• 3

iPhone如果用軟性可撓曲螢幕,就可以在放大螢幕的同時保持握持寬度了.

可以Bend:已經有了. 但是沒什麼意義.
可以Fold:還沒有. 發展出來的會大獲全勝.



LG. Samsung研發進度最快. 如果成功可以做出像筆記本一樣可摺疊面板,LG. Samsung一定優先自己先用,推出旗艦機一舉擊敗iPhone.(但是要真的研發出來可以量產的不是那麼容易)

如果是日商面板廠先做出,就會賣給所有廠商.(初期可能會是利潤佳,量大的iPhone).

可摺疊面板遲早會發展出來的,但是是3年,5年,10年,還是20年誰也不知道.
如果20年後才發展出來,市場上的player即可能已經物換星移了.
我比較喜歡投射觸控或是隔空觸控比較酷

xxxooow wrote:
LG就有賣了...(恕刪)


LG的彎曲方向不同,差了90度,無法達成縮小握寬的目標.但基本上是第一台可彎曲有彈性的手機.技術算是有在創新.
感謝各位分享韓廠OLED可折螢幕的相關資訊,但據我所知,這類螢幕的最大問題是可折疊最小圓角有其限制.想像它就是透明軟熱一樣,對折時不能太過死彎,否則折壞或者變型無復原.
還有可撓性螢幕的觸控解決方案也必須跟著彎曲,這又是一大挑戰.
就算上述折彎及側邊觸控解決方案也都有了,我們還是要回歸產品的一個根本問題:任何技術都是假的,帶給消費者什麼意義才是真的?使用者體驗及可用性到底有沒有被加強?

上面幾支概念手機我都覺得有待商榷,總覺得有誤觸問題,方便性似乎也沒被增強.
純就螢幕本身來說, 目前只有bendable(可彎)量產, 而且彎的程度還有限制,
flexible(可撓)甚至foldable(可折)目前都還沒辦法, 因會造成裡面各層線路的損壞,
還有為了因應較嚴苛的彎折需求, 封裝的技術對於要長時間阻止水氧的滲漏也是很大的挑戰,

不過除了螢幕以外, 要做到超越大角度的彎折還要解決其他模組的問題,
電池、機構、主機板、晶片等等, 每個要搞起來都是大工程,
所以, 還早勒~~

可撓曲的未來應用, 就目前的觀點主要是在於增加顯示裝置的可攜性與空間利用,
譬如說輕薄可摺疊的較大尺寸螢幕、甚至是像投影布幕般可捲起的超大尺寸TV等,

僅僅只為了可單手觸控, 這似乎不是一個很理想&具未來想像的應用
因為人的手掌大小有一定的限制, 只為了這個目的反倒犧牲掉更大的螢幕可攜尺寸,
(而且前面都還沒探討到電容式觸控使用在可撓式螢幕上的問題)
總之如果未來這類可彎折的螢幕技術大躍進, 自然會有更新的操控概念與技術應運而生吧

亮哥+ wrote:
如果平常是全平面,只...(恕刪)


握感!操控!携帶舒適度!防反光!
人體工學加分無價.

iPhone引以為傲幾項功能都需要良好握感才能相得益彰
如iTune音樂選曲/調音量/照相按快門/玩遊戲...等甚至是現在推的APPLE PAY,總不能刷個iPhone嗶嗶一下,就因為太寬而手滑吧?

這你這上述的內容
就可以知道你似乎不知道iphone的設計原則在那

apple並不會因為單一的用途而去特別做一個設計

現階段你說的那些,除了防反光之外,我相信iphone 6及iphone 6 plus已經做的滿不錯了

多去看看商業的成本等考量吧...

亮哥+ wrote:
想像把一片可撓曲軟板...(恕刪)


可撓式螢幕基本上是flexible AMOLED
與一般的AMOLED的差別是在封裝
一般是玻璃基板封
玻璃是amorphous無晶界
抗水氣能力佳

但可撓式AMOLED不能用玻璃
只好用高分子polyimide
但高分子阻水氣差
AMOLED是有機高分子
最怕水汽
否則會氧化
這樣壽命就會差了
目前地球上所有的高分子都無法達到標準
所以要用有機無機鍍模
***買VITEX專利
LG, 工研院自己開發
台灣那兩隻虎是與工研院合作

其實台灣在可撓式AMOLED發展了十幾年
灑了無數的錢
不會輸***太多
在這點台灣政府還算有遠見
十幾年前就懂的灑錢在這上
不像是短視進利的態度算是特例

其實***/LG/工研院早有樣品出來
但可撓式用途真有那麼重要?
目前螢幕可撓
觸控還沒做到可撓
LG去年有展示可撓手機
但觸控還是用另一塊硬板...

對了
不要以為玻璃不可撓
康寧在幾年前就做到超薄可撓式玻璃
但加工性不好
與工研院一直在研究加工性
大廠在沒有total solution的情形下不會用

可撓這種東西
會不會被死小孩亂折還說不定
量產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

對了
工研院那批人已spin off出去開公司了
舊email不能用了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lovebean wrote:
純就螢幕本身來說, ...
不過除了螢幕以外, 要做到超越大角度的彎折還要解決其他模組的問題,
電池、機構、主機板、晶片等等, 每個要搞起來都是大工程,
所以, 還早勒~~
(恕刪)


晶片,主機板要可撓實在算簡單
在國外都可以塞進人眼了
fully flexible implantable device
晶片可以打薄至5um

電池也有人在研究
不過有沒有成品我不知道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rogerkuo2001.tw wrote:
可撓式螢幕基本上是f...(恕刪)


原來R大轉PO到這裡來.我以為又有什麼限時機密!
謝謝資訊分享啦!

那時開這主題純粹是因為IP6上市在即,大家為IP6尺寸爭論不休,為了嘴炮而炮,突發奇想好玩而已.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