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sula wrote:
不是這樣算的 21...(恕刪)
我知道,
所有無線電波信號的所有頻道,無論軍用、民用、廣播用、電信用、衛星用、計程車用的...
電磁信號都是交疊混在空中的,信號衰減再濾波後實際可用的數量有限,
為減少錯誤率,甚至需要用到多個不同電磁波來表達一個數位資料,作為容錯檢查。
雖然每秒發射的電波次數是固定的,但不與資料的數量相等,用在資料上的有效信號可能不到50%。
由於可用率是浮動的,所以基本上無法換算出實際的量,只能概略估算理想值,不可能直接換算。
但與其把所有的因素都算進去,令人聽得霧傻傻,
不如量化假設所有的電波都是有效的,假設來解釋電波分配情形,
比較容易理解為何4G吃到飽不能取代光纖。
我只是想解釋,
電磁波頻率是如何分配的。
因為常有人抗議電信業者不擴充基地台,不開放4G,導致上網龜速。
但他們不知道,增加基地台只是讓你信號滿格,不會造成資料量增加。
如果不把這個頻寬分配方式解釋清楚,
多數人都仍以為架設4G LTE基地台,可解決3G吃不飽的問題。
事實上,有了 4G 後,只是短暫解決 3G 吃不飽的問題,
當 4G 用戶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同樣的問題仍然會出現。
所以寧可使用頻率可自由調整的光纖,
自己透過路由器轉成小範圍的Wi-Fi頻道,
也不要相信 3G 4G 能讓你吃到飽。
alexhuang0317_3 wrote:
增加基地台,可以增加使用者,只要把信號減弱即可...(恕刪)
現在願意讓人架設基地台的地點少得可憐,一增加就遭抗議拆除。
想讓3G或4G基地台減弱信號縮小範圍,增加架設密度,
其實就有點像是另類的Wi-Fi了。
有點像是把101大樓分割,每20層樓就共用一個基地台,以達到增加用戶數量的目的。
而且每家電信業者都要架,才不會像板橋大遠百那樣,剛開幕時只有遠傳有信號。
住宅的話,就免肖想了...,只有抗議要求拆除的聲音而已,好像沒在要求增加的。
我家附近的基地台,全都是架在高速公路上。住宅區居然沒半根
1231813 wrote:
請問上NCC要去哪查...(恕刪)
NCC行動通信電台服務資訊系統
網址是 http://freqgis.ncc.gov.tw/pub_new/PublicMap.aspx
可查各電信業者覆蓋率以及周圍基地台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