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遲遲不開放4G的原因是否跟我想的一樣?

supersula wrote:
不是這樣算的 21...(恕刪)


我知道,
所有無線電波信號的所有頻道,無論軍用、民用、廣播用、電信用、衛星用、計程車用的...
電磁信號都是交疊混在空中的,信號衰減再濾波後實際可用的數量有限,
為減少錯誤率,甚至需要用到多個不同電磁波來表達一個數位資料,作為容錯檢查。
雖然每秒發射的電波次數是固定的,但不與資料的數量相等,用在資料上的有效信號可能不到50%。
由於可用率是浮動的,所以基本上無法換算出實際的量,只能概略估算理想值,不可能直接換算。

但與其把所有的因素都算進去,令人聽得霧傻傻,
不如量化假設所有的電波都是有效的,假設來解釋電波分配情形,
比較容易理解為何4G吃到飽不能取代光纖。

我只是想解釋,
電磁波頻率是如何分配的。

因為常有人抗議電信業者不擴充基地台,不開放4G,導致上網龜速。
但他們不知道,增加基地台只是讓你信號滿格,不會造成資料量增加。

如果不把這個頻寬分配方式解釋清楚,
多數人都仍以為架設4G LTE基地台,可解決3G吃不飽的問題。

事實上,有了 4G 後,只是短暫解決 3G 吃不飽的問題,
當 4G 用戶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同樣的問題仍然會出現。

所以寧可使用頻率可自由調整的光纖,
自己透過路由器轉成小範圍的Wi-Fi頻道,
也不要相信 3G 4G 能讓你吃到飽。


alexhuang0317_3 wrote:
增加基地台,可以增加使用者,只要把信號減弱即可...(恕刪)


現在願意讓人架設基地台的地點少得可憐,一增加就遭抗議拆除。
想讓3G或4G基地台減弱信號縮小範圍,增加架設密度,
其實就有點像是另類的Wi-Fi了。

有點像是把101大樓分割,每20層樓就共用一個基地台,以達到增加用戶數量的目的。
而且每家電信業者都要架,才不會像板橋大遠百那樣,剛開幕時只有遠傳有信號。

住宅的話,就免肖想了...,只有抗議要求拆除的聲音而已,好像沒在要求增加的。

我家附近的基地台,全都是架在高速公路上。住宅區居然沒半根


1231813 wrote:
請問上NCC要去哪查...(恕刪)

NCC行動通信電台服務資訊系統
網址是 http://freqgis.ncc.gov.tw/pub_new/PublicMap.aspx
可查各電信業者覆蓋率以及周圍基地台頻率
簡單說當時所謂的4G有兩種
台灣壓錯寶,選擇intel推廣的WiMAX
結果intel收手、現在wimax是孤兒…

那頻段也還在wimax業者手上
要看之後怎橋了…
記得之前有聽說要收回2G頻段

有錯請鞭小力


ucs700925 wrote:
我現在家裡用中華的5...(恕刪)


就算4G開放,也非所有區域。
況且,只要有NCC這個大恐龍在,台灣的網路還是原地踏步。
450D+10-22+17-55+18-55+55-250+430EXII

ucs700925 wrote:
我現在家裡用中華的5...(恕刪)





我還是要把我整理過的東西重新貼一次給你看,
有很多國家都是VDSL與LTE同時運作,如現在已經有LTE的菲律賓

WiMAX 不在 3GPP 規範的第四代移動網際網路,故不可稱之為 4G。

LTE 是無線數據通訊技術標準,是 GSM/UMTS 標準的升級。LTE 中的很多標準接手於 3G UMTS 的更新並最後成為 4G 行動通訊技術。其中簡化網路結構成為其中的工作重點。需要將原有的 UMTS 下電路交換 + 封包交換結合網路簡化為全 IP 扁平化基礎網路架構。(簡單來說LTE沒訊號可平順切到3G不斷線)
可以交互操作已有通訊標準(如 GSM/EDGE, UMTS 和 CDMA2000)並可與他們共存。用戶可以在擁有 LTE 訊號的地區進行通話和數據傳輸,在 LTE 未覆蓋區域可直接切換至 GSM/EDGE 或基於 W-CDMA 的 UMTS 甚至是 3GPP2 下的 cdmaOne 和 CDMA2000 網路。
以上 WiMax 都做不到。

台灣壓錯寶不是理由!WiMax 與 LTE 雙軌同時運行的國家有:

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哥倫比亞、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意大利、科威特、立陶宛、墨西哥、阿曼、波蘭、菲律賓、葡萄牙、俄國、沙烏地阿拉伯、瑞典、南非。

LTE Advanced,早就有了!

長期演進技術升級版(英語:LTE Advanced),簡稱 LTE 升級版,是基於長期演進技術(LTE)的版本,也是 4G 規格的國際高速無線通訊標準。它是一個移動通訊標準,於 2009 年末正式作為 4G 系統遞交至 ITU-T,並先後通過國際電信聯盟、IMT-Advanced,最終於 2011 年 3 月為 3GPP 完成。它被 3GPP 標準化成為主要的 LTE 增強標準。

NCC 表示台灣最快 2015 年商轉


4G LTE 世界地圖




非洲































電信業者 國家 頻率 (MHz) 商轉日期
Orange Mauritius 模里西斯 1800 2012 年 6 月
Movicel 安哥拉 1800 2012 年 4 月
MTC Namibia 納米比亞 1800 2012 年 4 月
Vodacom 南非 1800 2012 年 10 月





美洲

































































































電信業者 國家 頻率 (MHz) 商轉日期
MetroPCS 美國 1700/1900/2100 2010 年 12 月
Verizon Wireless 美國 700 2010 年 12 月
Bell 加拿大 1700/2100/2600 2011 年 11 月
AT&T Mobility 波多黎各 700/1700/2100 2011 年 11 月
Leap Wireless (Cricket Wireless) 美國 1700/2100 2011 年 12 月
Rogers Wireless 加拿大 1700/2100/2600 2011 年 7 月
AT&T Mobility 波多黎各 700/1700/2100 2011 年 9 月
Telcel 墨西哥 1700/2100 2012 年 11 月
Claro Puerto Rico 波多黎各 700 2012 年 11 月
Telus 加拿大 1700/2100 2012 年 2 月
Open Mobile 波多黎各 700 2012 年 4 月
UNE-EPM Telecommunications 哥倫比亞 2600 2012 年 6 月
Sprint Nextel 美國 1900 2012 年 7 月
MTS 加拿大 1700/2100 2012 年 8 月
C Spire 美國 1900 2012 年 9 月





亞洲




































































































































































電信業者 國家 頻率 (MHz) 商轉日期
au 日本 850/1500/2100 2012 年 9 月
Globe Telecom 菲律賓 1800 2012 年 9 月
M1 新加坡 1800/2600 2012 年 9 月
Smartone 香港 1800 2012 年 9 月
SoftBank Mobile 日本 2100 2012 年 9 月
StarHub 新加坡 1800/2600 2012 年 9 月
Smart Communications 菲律賓 850/1800/2100 2012 年 8 月
3 HK 香港 1800/2300/2600 2012 年 5 月
PCCW 香港 2600 2012 年 5 月
Airtel 印度 2300 2012 年 4 月
China Mobile 香港 香港 2300/2600 2012 年 4 月
EMOBILE 日本 1800 2012 年 3 月
KT Corporation 韓國 900/1800 2012 年 1 月
Wireless City Planning 日本 2500 2011 年 9 月
(SoftBank Group)
LG UPlus 韓國 850/2100 2011 年 7 月
SK Telecom 韓國 850/1800 2011 年 7 月
Saima-Telecom 吉爾吉斯斯坦 2600 2011 年 12 月
新加坡 Telecommunications/SingTel 新加坡 1800/2600 2011 年 12 月
UCell/TeliaSonera 烏茲別克斯坦 700/2600 2010 年 8 月
MTS 烏茲別克斯坦 700/2700 2010 年 7 月
NTT DOCOMO 日本 850/1500/2100 2010 年 12 月
CSL 香港 1800/2600 2010 年 11 月





歐洲




























































































































































































































































































電信業者 國家 頻率 (MHz) 商轉日期
Hutchison 3 丹麥 1800/2600 2012 年 9 月
MTS 俄羅斯 2600 2012 年 9 月
Telefónica Europe 斯洛伐克 1800 2012 年 8 月
Telenor 匈牙利 1800 2012 年 7 月
Si.mobil 斯洛維尼亞 1800 2012 年 7 月
Mobistar 比利時 1800 2012 年 6 月
O2/Telefónica 捷克共和國 1800 2012 年 6 月
Azercell 亞塞拜然 1800 2012 年 5 月
Megafon 俄羅斯 2600 2012 年 5 月
T-Mobile 克羅埃西亞 1800 2012 年 4 月
Vipnet 克羅埃西亞 1800/2600 2012 年 3 月
Optimus 葡萄牙 1800 2012 年 3 月
TMN 葡萄牙 800/2600 2012 年 3 月
Vodafone 葡萄牙 2600 2012 年 3 月
TIM 義大利 1800 2012 年 11 月
Vodafone 義大利 1800 2012 年 10 月
Telenor 挪威 2600 2012 年 10 月
EE 聯合王國 1800 2012 年 10 月
M-Tel 保加利亞 1800 2012 年 1 月
T-Mobile 匈牙利 1800 2012 年 1 月
T-Mobile 奧地利 2600 2011 年 7 月
Teliasonera/LMT 拉脫維亞 1800 2011 年 7 月
Proximus 比利時 1800 2011 年 6 月
Teliasonera/Omnitel 立陶宛 1800/2600 2011 年 5 月
Aero2 波蘭 2600 2011 年 5 月
Telekom Deutschland 德國 800/1800 2011 年 4 月  (800)
2011 年 7 月 (1800)
K-Telecom/VivaCell-MTS 亞美尼亞 2600 2011 年 12 月
Yota 俄羅斯 2600 2011 年 12 月
Hutchison 3 奧地利 2600 2011 年 11 月
Swisscom 瑞士 1800 2011 年 11 月
TDC 丹麥 2600 2011 年 10 月
DNA 芬蘭 1800/2600 2011 年 1 月
O2/Telefonica 德國 800/2600 2010 年 9 月  (2600)
2011 年 7 月 (800)
CenterNet/Mobyland 波蘭 1800 2010 年 9 月
Teliasonera 丹麥 1800/2600 2010 年 12 月
EMT 愛沙尼亞 1800/2600 2010 年 12 月
Elisa 芬蘭 1800/2600 2010 年 12 月
Teliasonera 芬蘭 1800/2600 2010 年 11 月
Vodafone 德國 800 2010 年 11 月
Telenor/Tele2/Net4Mobility 瑞典 900/2600 2010 年 11 月
A1 奧地利 2600 2010 年 10 月
Teliasonera/Netcom 挪威 1800/2600 2009 年 12 月  (2600)
2012 年 1 月 (1800)
TeliaSonera 瑞典 800/1800/2600 2009 年 12 月





非洲


















































電信業者 國家 頻率 (MHz) 商轉日期
Mobily 沙烏地阿拉伯 2600 2011 年 9 月
Zain 科威特 1800 2012 年 11 月
Etisalat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800 2012 年 2 月
du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1800 2012 年 6 月
Omantel 阿曼 1800 2012 年 7 月
Nawras 阿曼 1800 2012 年 8 月
Saudi Telecom Company (STC) 沙烏地阿拉伯 2300 2012 年 9 月





大洋洲




















電信業者 國家 頻率 (MHz) 商轉日期
Telstra 澳洲 1800 2011 年 8 月
Optus 澳洲 1800 2012 年 4 月
TypeZero.PTT wrote:







我還是要把我整理過的東西重新貼一次給你看,
有很多國家都是VDSL與LTE同時運作,如現在已經有LTE的菲律賓

WiMAX 不在 3GPP 規範的第四代移動網際網路,故不可稱之為 4G。
LTE 是無線數據通訊技術標準,是 GSM/UMTS 標準的升級。LTE 中的很多標準接手於 3G UMTS 的更新並最後成為 4G 行動通訊技術。其中簡化網路結構成為其中的工作重點。需要將原有的 UMTS 下電路交換 + 封包交換結合網路簡化為全 IP 扁平化基礎網路架構。(簡單來說LTE沒訊號可平順切到3G不斷線)
可以交互操作已有通訊標準(如 GSM/EDGE, UMTS 和 CDMA2000)並可與他們共存。用戶可以在擁有 LTE 訊號的地區進行通話和數據傳輸,在 LTE 未覆蓋區域可直接切換至 GSM/EDGE 或基於 W-CDMA 的 UMTS 甚至是 3GPP2 下的 cdmaOne 和 CDMA2000 網路。
以上 WiMax 都做不到。

台灣壓錯寶不是理由!WiMax 與 LTE 雙軌同時運行的國家有:
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哥倫比亞、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意大利、科威特、立陶宛、墨西哥、阿曼、波蘭、菲律賓、葡萄牙、俄國、沙烏地阿拉伯、瑞典、南非。

LTE Advanced,早就有了!
長期演進技術升級版(英語:LTE Advanced),簡稱 LTE 升級版,是基於長期演進技術(LTE)的版本,也是 4G 規格的國際高速無線通訊標準。它是一個移動通訊標準,於 2009 年末正式作為 4G 系統遞交至 ITU-T,並先後通過國際電信聯盟、IMT-Advanced,最終於 2011 年 3 月為 3GPP 完成。它被 3GPP 標準化成為主要的 LTE 增強標準。

NCC 表示台灣最快 2015 年商轉

4G LTE 世界地圖



...(恕刪)

問題是壓錯寶後
業者發展牛步,甚至可以說是擺爛

我個人覺得發展不起來就收掉好了
我已經用了兩年的威邁思
各地下樓層會收不到訊號就算了

連在市區的涵蓋率也差
還不是通通有、甚至網速也有慢到1M
也鎖在4M

另家北區業者營運狀況不知道有沒比較好
只看涵蓋範圍,外縣市都比威邁思多很多

我寧願用3G、4G慢慢塞都比不能用好
說白點,台灣的wimax就是在擺爛
至少威邁絲擺爛無誤
(紓解怨氣)
最好不要把有線網路退掉....
無線跟有線網路頻寬跟本不能比,現在打的7.2M是指單一基地台總頻寬,會share給50甚至百人用。
4g只是頻寬變5~10倍,人多一樣會塞。
如果是上上網查個資料還ok.不然到時只是會用的很痛苦
無線網路頻寬永遠沒法跟有線比。
一般基地台 是2~10m速度

但因為人很多會被瓜分掉



電信想蓋基地台 NCC阻止...

台灣人嫌速度慢 又不願意基地台蓋家裡附近

知道就說要拆 才再抱怨手機沒訊號

我覺得 都有要檢討@@'''
lukwama wrote:
不一樣。目前4G L...(恕刪)


多謝提供資訊~長知識了

lukwama wrote:
不是,真的是因為頻道...(恕刪)


玩遊戲真的很痛苦 延遲不穩定 雖然下載檔案速度很快(500KB/s)

lukwama wrote:
我知道,所有無線電波...(恕刪)

LTE的涵蓋範圍與可容納人數都是hspa+的四倍!
樓主說的應該不是主要原因,

這可能跟當初整個國家的政策壓錯寶有關吧(WiMax)
(前幾樓已經有人說明了)
目前台灣LTE已經落後附近的國家滿多

去年去日本有租個行動上網來給手機用
雖然是行動上網,但用的網路也是LTE的
重點是用起來的速度跟我家目前的光世代50M一樣快,一樣順…

(錯誤的政策,可能比貪污還可怕…)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