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為樓主拍拍手你的義舉真是令人感動但下面我要說的可能就有點刺耳了我是在去年第一批拿到中華預購的3GS從觀望, 爬文, 問2G/3G的使用者等等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才下定決心預購從不了解iPhone到身邊至少10位以上的朋友因為從我這邊瞭解iPhone而陸續敗入的有增無減我想說的是iPhone4上市以來不少台灣敗入的人只是一窩瘋加上媒體渲染的結果很多人根本就不瞭解也不做功課, 純粹虛榮心作祟講個不好聽的上述各位大大說的那些功能只要在01, iPhone4.tw等大站上幾乎都找的到解答圖文教學一步一步教的也有, 不然google一下也找的到所謂沒那個屁股就不要吃那個瀉藥既然那些人不做功課就亂敗是他們家的事我是沒辦法像樓主佛心來的這麼好來發起義診啦純粹說說自己的看法而已要砲的就砲吧I don't care
1.我想.立意不同.有些人不想花時間在特定的事之上.所以透過直接學習是最快的方法.我們需要看醫生.但我自己生死有關的事.我們都不見得每天會去汲取這些知識..我們需要老師.因為有人指引方法可以避免我們學習上視為畏途的領域.我們需要將自己的時間關注每個人認為有價值的領域..而應該有人覺得人生有其他值得更需努力的地方.2.人生是互助.因緣做為基礎在運行.即使您不願意.您也是這個不願意的結果之一...誠如您所閱讀的文字..使用的資訊工具.能有一點點自以為是的獨立思維.事實上都是很多因素的結合..並且讓自己以為那是短暫的自我.沒有獨立.永存.不變的主體..一切都在交互影響..例如我們看到一顆樹..那是很多因果造成.當初播種的條件.適時的空氣.陽光.水.而被形成的樹.他如果訴說是自己形成.不假外力.應然而生.殊不知自己也一直在被外物影響.例如自己的氧氣就生養萬物.但同時被被萬物扶植..這一點有小朋友的父母最能體會..看到三歲的小朋友說.所有東西都是我的..我自己來.我自己學會的..做父母的心中就覺得好笑.3.在01的朋友.有不少是有能力.主動找尋自己有興趣.並願意投注時間的工具...但有不少人買了如i4並是不因為流行或對apple的喜愛..相反的他可能只是在一個因緣之下買了這個工具.例如店員的推薦.朋友的轉讓.有買到便宜i4的機會.或是看到facetime的廣告.覺得可以在上班時還可以看到家中小朋友稚嫩的臉龐..所以如果以.購買前都應做足功課..部份立論是對的..但如果這觀點能成立..我們社會就不需要分工.互助了..我們之所以需要別人.就是希望在自己能力.條件的情形下投注更多時間在自己感興趣或覺得能發揮更多影響力的部份.4.您可以想像自己的父母有可能買了一台i4(店員推薦也好.受廣告影響也行).或許只想看看異鄉求學的學子..在異地工作的小孩..如果一來.能因不會這工具就說他不主動不積極嗎...5.面對面分享.如同您自己上網去找資訊.或買相關說明手冊.在我的觀點也是另一種形式的主動與積極..以上
mrgadava wrote:1.我想.立意不同....(恕刪) 贊同以上的論述.我們很積極的上mobile01,也是因為有很積極無私分享的網友把解答po在網路上,我們才學會的.那些花時間上網幫人家解決難題的網友,和出門花時間教學的大大,無私的分享是一樣的,沒有分別的.唯一的分別是所用的平台的不同.一個是用電腦這個平台.一個是面對面的速食店的平台罷了.如果沒有別人無私的分享,再怎麼會上網,找的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嗎? 我們所學到的任何東西都是來自他人,再把這些東西再分享給別人,讓別人可以簡單些,每個人都這麼做,我們自己的生活也會因為別人的幫助而更容易.如果我也不分享,你也不分享,那internet上還能留下什麼?不會有那麼多免費的資源的....再讓我向你致敬一次,M大!
一銘記不敢為天下先..二銘記..切記不可好為人師..三銘記.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惱亦多不敢..只是彼此共學..例高雄朋友可以見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83&t=1781474&p=1#22737543一個小小的分享會..不用擔心自己程度.到時應會有二個可以共學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