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富士康量產中國版iPhone

Calphan wrote:
大陸提供家庭上網的運營商最近好像拼的比較厲害,我市前幾個月開始,中國電信大規模免費把原來的2M ADSL升級為4M,一個月好像98人民幣,家裏電話可以免費撥打幾百分鐘,免來電顯示費用,免座機費..(恕刪)


敢問大大所在的地方是?

小弟因為在上海
所以那些有的沒有的方案..
4M都是2XX起..吐了

不過是有看到升速方案

至於移動所推的家庭包
是有看到
但是它能裝的地方有限
因為有點像中華把地方資源綁走了一樣
必需要那個社區有資源
才能申請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用久了移动 又不想为了3g转联通门号 而且信号又差

目前三星 lg都有出td手机 不过还是非主流机种 都是特制的

只能期待这些大厂

多出几支高档的td手机 把 iphone , nokia的N系列都出td版本

中国市场够大 还是有些可能性的

hihi im mos
承蒙各位大大賜教,
小弟對內地3G業者狀況又更進一步瞭解了。

整體說來內地3G上網的需求應該不小,
只不過苦於終端設備相容性和訊號穩定性問題無法有效普及,
後者倒跟台灣有點類似....
尤其眾多使用者同時連線造成的塞機,
更需要大量基礎建設的投資。
在台灣來說,中華的訊號問題比其他幾家來得小,
但離尖峰的速度落差還是存在著,
不知道對於地小人稠的台灣,這要怎麼解決才好。
何況多數住戶都不願意自己家樓上蓋基地台.....

內地住戶也會抗議基地台嗎?

回版大

以小弟的觀察
即使是在公司裡年薪近35000台幣的本地員工
對3G的接受度雖高
但不會去用
除非公司派發

對他們來說.
寧可把錢省下來買房買車
這跟文化有關
可以吃省,用省
但房子一定要有
(男人的悲哀)
所以基本上在中國的現應該是要很高層的

再來是其實各家都還在初期
大家都訊號強度還有保留

再來終端除了聯通的WCDMA爆多
剩下的電信.移動都很少
電信的部份
之前傳出因訂了3G手機
但廠商都藉故DELAY..
因為他們手上有不少2G CDMA1X要出清
但能出售的通路也只能靠電信
因為電信CDMA用戶只在4-6千萬間
用戶換機量本來就不大
(聯通移轉到電信間有不少流失)
所以很難銷貨

至於移動
因為TD的部份大多是本地廠
目前國際廠只有LG/三星
看到的產品量很少
可能比電信的還少
而且其實不要說台灣人討厭大陸貨
他們本地人對於本地產的東西的質量也是保留態度
這也是為什麼路上看到的還是以各大家手機為大宗
而山在機是少數
只要有錢有預算
他們不選擇本地的小廠的
所以以這方面來思考
3G初期打的絕對是高階用戶
這些人對於大唐.華為...或其它小間廠的手機會信任嗎
大多數這些人是炒他們的股票吧(笑)

至於反對基地台
目前還沒有看到
而且在這裡
物業是商業性質
這中間就會有利益糾紛
基本上感覺是除了你住的地方外
公共區域都是物業的
這裡很常有物業把網路接入權只簽給電信或網通
所以那裡的住戶只有單一選擇權
像小弟公司搬家時,
就因為這裡物業只綁定了網通
跟他們吵了很久
最後才牽進來
當然物業的管理人很不爽
(題外話,後來才知道因為這些人薪水不高
只能用這種方式
跟電信/網通的人抽傭)

之前也有一個..
上海八號線電話除了移動外全都不通
因為進地鐵要收錢
一個基地台1XX萬
加上大家系統又都不同..
不能共建
最後是市政府出來協調..
才搞定

所以基地台抗爭..小弟還沒看過
(也許已經有了)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yiyan wrote:
回版大以小弟的觀察即...(恕刪)

光一個網通還要綁物業抽成...
讓我想到交易成本理論,仲介機構的存在原因
是要交易人跟交易頻次都相當高的情況

台灣雖然也有智慧宅管的案子,
但至少是開放各家公平競標。
仔細想想,不管哪家標到案子,
以後要在樓頂加裝基地台似乎也不是難事。

至於系統差異的問題,
內地主推TD真的有點窘...
至少現在要談兩岸電信合作就出現問題,
中華的WCDMA跟移動的TD怎麼整合呢?
跟電信也沒辦法....
只有聯通可以接軌,但用戶base又不夠大,
說起來真是困難重重。

話說現在台灣3G上網的風氣,
也慢慢進入校園裡面,
主要是中華這樣的指標業者起了帶頭作用,
再加上終端設備進步得快,才有機會向年輕人推廣手機上網。
我覺得這會是移動的TD最難克服的問題。
整合的部份
其實就像現在多數媒體及調研機構對台灣的價值評估一樣
台灣強大的部份只剩下創意.內容跟人材(某些)
他們要的應該不是系統整合
而是內容
還有推廣經驗
(像招行找台灣人推信用卡一樣)

移動推動了一個叫OPHONE的平台
是要推廣內容產業的
內容為王這句話在互聯網上被發揮的透徹
手機上應該也會如此

但是重點還是終端
大家不願意買你的手機
才是重點
在中國感覺買手機就是選邊站了

我覺得WCDMA在台灣推時
感覺是很平滑的
因為大家的手機不自覺就買到有3G功能了
要推銷一點3G上的附加價值
大家就願意換3G門號了
卻也花了不少時間

GSM上TD..
感覺也是這樣
現階段只有偏向有需求的人才會升級
對於消費斤斤計較的中國人來說
如果沒有很強大的應用或是費用較低
那也只能像台灣一樣
等到2.3年
手機都普級上去了
才有機會吧

又是一個淺見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yiyan wrote:
整合的部份其實就像現...(恕刪)

您說的平台是指軟體商店「Mobile Market」吧,
移動計畫八月要上市,
正在募集Ophone和Widget系統的應用程式開發商。
此外也跟軟銀、Vodafone、Verizon進行技術合作,
把應用程式從單機推向線上,才能發揮3G的特長。

正如您提到的,
台灣強在創意、人才和內容,
所以台灣的電信商在推動加值服務時,
只要能跟本地內容業者保持良好關係,
推出的服務就會有人買帳,
例如最近中華廣告打很大的手機電視就是一種。
所以說,台灣3G能平滑推動,
的確跟內容產業的結合有很大關係。

從這點來看,
Mobile Market就處於比較不利的位置。
你看iPhone的App Store之所以成功,
是因為有一部良好的終端器具作搭配。
Android Market可以聲望直上,
是因為移轉Linux陣營的自由開發者。
但Mobile Market只能瞄準內需市場,
即使作得成功,也不能走出國際,
外商的內容和創意只能流入不能流出,
到時候的問題就會跟日本2G手機發展的斷層一樣。

站在台灣比較普遍接受3G上網的立場,
小弟認為台灣還比較適合作為手機上網和加值服務的發展重心。

一點淺見~

istyle27 wrote:
您說的平台是指軟體商...(恕刪)


這個平台似乎也是以Android 為主
但開發的是以中移動上的應用為主
上次看的文章好像分四類(不知道有沒有記錯)

其實台灣有內容
是因為這十多年來台灣已經成為華人文化中心了
但我並不覺得這個優勢還能有多久
因為中國本地很多模仿的節目小說都已經慢慢出頭了
雖然背後團隊有不少台灣人
再加上其實這幾年來的觀察
兩岸雖同文同種
但實際上的文化想法是很不同的
(可以觀察中國很紅的電影"非誠勿擾"在大陸有十億票房,台北好像不破200萬,小弟有看,內容的確不是台灣人的味)
在大者恆大的情況下
台灣的內容產業被取代只能說是早晚的事

剛才才在別篇跟人筆戰完
個人覺得
未來應該也是利用完了
台灣人材就被丟了吧

台灣應該要努力保持自己在文化上的優勢
才有機會一直在世界上有所影響
才有機會一直是個獨立個體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