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爭議每幾年就會發生一次,只要Apple出了新功能,就會有一堆其他陣營跑來酸說其他人早就做了.
Jobs之前也講過,他只是把已經存在的點用線把它聯起來,從發明的角度來說她並沒有創出新的東西,但是他把已經存在的東西辦得更好用.
據個已經爛到不行的例子,宏碁在將近20年前就做出了平板,但是改變世界的還是Apple.就因為Apple做得比較好用.
台灣那些既有的行動支付都各有各的好處,但是限制跟方便性還是差很多.重點是在台灣跟世界他們的普及率跟使用率實在是推不起來.這就跟我前面舉的例子一樣Acer先做了平板,但是沒能力普及全世界.
還有既然其他技術這麼棒,Google跟Samsung幹嘛還要東施效顰的去做Google pay跟Samsung pay?
除了創造出好用的技術與使用方式外,更重要的事商業模式的成功.介入金流這種事一定會侵犯的既得利益者,以Apple在消費性手機產品的地位推了這麼多年也才十來個國家導入,就可以知道這有多困難了.講難聽一點,Google跟Samsung也只能搭Apple的順風車,吃吃豆腐.叫他們帶頭自己幹這種事就別想了.
舉中國大陸的例子就更好笑了,他們的國情有其時空背景,加上法令開放的速度,所以發展出了其獨有的付款模式.其他國家哪推得起來啊?因為侵犯既得利益者,在一般資本主義國家,光是銀行就反對到底了.Pchome在台灣十年前就講做了,卡在政府的法規遲遲不鬆綁,看得到吃不到也沒用,除非妳搬去中國大陸.
小小分析一下
假設我今天拿A銀行的實體信用卡出來刷,A銀行就能跟商家抽個2.5%的手續費(假設)
假設我刷Apple Pay,一樣是A銀行的信用卡,A銀行還是一樣跟商家抽2.5%
但卻要讓Apple再抽個0.5%(假設),A銀行不就少賺了???!!!!!!
銀行有那麼笨嗎?那為什麼要跟Apple合作???
為什麼銀行還會大力的推Apple Pay? 銀行傻了嗎?
銀行是怎麼盤算的?
銀行看的就是一些話題性、方便性
銀行雖然少賺了0.5%(假設),但如果刷卡量可以衝高,銀行還是可以多賺
Apple就是有這種話題性!用起來也是方便
能讓原本拿現金或是儲值卡消費的人,改用Apple Pay
銀行看上的就是這點
其他家的Pay是不是有同樣的誘因? 可以讓銀行甘願讓利?
也許大家覺得Apple Pay不潮,但銀行卻覺得有商機啊!
你覺得銀行笨嗎!銀行的眼光有比你差嗎?
更不用說現在七大銀行都在強力促銷,每一家都100元、200元的大力送,
如果這些錢不能賺回來,你當銀行是做慈善事業?
另外滿多人提到的nfc悠遊卡,那是不一樣的東西
哪裡不一樣?
信用卡消費後,再拖一段時間,再付錢
儲值卡是消費前,先儲值一筆錢,讓儲值卡公司去生利息,還沒消費就先付錢
相比之下,哪一個比較好? 一目瞭然
(當然目前在台灣還是有儲值卡的市場,捷運、超商,但我相信,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不會有人願意先付錢)
T wallet也是不錯啦,模仿的速度也很快,又是台灣本土公司,大家也要多支持一下,
(不過好像iPhone目前是不能用)
雖然比較早切入市場,但用戶數、話題性,應該遠不如Apple Pay上線一天
這就是Apple Pay厲害的地方吧
T wallet雖然炒不起來,但為什麼配合的銀行那麼多? 看一下他的股東就知道了,都是自己人啦
cg5106 wrote:
另外滿多人提到的nfc悠遊卡,那是不一樣的東西
哪裡不一樣?
信用卡消費後,再拖一段時間,再付錢
儲值卡是消費前,先儲值一筆錢,讓儲值卡公司去生利息,還沒消費就先付錢
...(恕刪)
現在在講的悠遊卡是指聯名卡,
一卡通聯名卡或icash聯名卡這些,
平常不用儲值,
當消費餘額不足的時候,
信用卡會自動加值500元,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