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終究是急功近利,一時風只能駛一時船無誤。看看西元2023年,日本的iPhone市占率直接掉五成了欸...我們看看未來十年內的台灣,會不會跟進效仿日本的腳步。因為iPhone在過去的日本市占率可是不低的。兩年來頭一遭!iPhone今夏在日市占跌破5成 分析師曝1關鍵原因因為講句白話,只要電信商不願意補貼未來只會越賣越昂貴的IPHONE,相信很快就會知道消費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Buff效果就跟九成的民眾買房子,卻遇到政府沒有祭出貸款補貼方案一樣殘忍...屆時,就能知道,品牌忠誠度是不是單純虛張聲勢、是否又會敵不過通膨的無情摧枯拉朽之態勢了,而且要先認清一件事,就算有看到人潮在逛,也不等於保證全部的人潮都會掏錢買單,恐怕更多的只是單純好奇來走馬看花、拿起來摸一摸便作罷而已(在菜市場上有很多婆婆媽媽遇到菜價太貴、買不下手時也會這樣),這就跟看到一堆人在排隊爭相買預售屋,又怎麼能100%確定這些人都不是準備轉手販賣、大撈特撈的投資客一樣。偏偏我們台灣,就天生很喜歡「只看到一個畫面就開始大做文章」,例如說:「光是看見人潮回來商圈了,就能代表台灣的景氣真的開始好轉了!」這背後的理解程度就跟不用實事求是的生成式Ai有得比。也難怪多數人只會覺得,明明最有感的地方就是「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已經民不了生、薪水追不過物價,眼看店家一間一間收掉、有的公司還在裁員」,卻還要被硬拗說成是「欣欣向榮、台灣經濟又要再度起飛了」一樣,這年頭,想自欺欺人也該有個限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