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IPhoneXR的螢幕令人失望(cost down太多)

順便將品牌價值列入表格比較如何?

就像LV和一般購物袋一樣~實質CP上應該差不了多少吧~哈哈

Yaoyu Wu wrote:
不是只討論螢幕嗎?...(恕刪)
果粉想換新機都會給自己找很多理由。買得起跟買不起而已
Howdy Mate wrote:
其實oled烙不烙印
除了看廠商的技術外
使用者習慣也有很大因素
我手上唯一的一個三星手機s7
當初就是想嘗鮮oled而買
到目前為止.... 沒有烙印
(背景用純黑 + always on display)
只要OLED衰退期出現在使用期間 就無可避免的會出現色偏與機率的烙印
因為兩者成因一樣
好運的全面色衰 用久必然的色偏(變暗 泛黃)
壞運的局部色衰 在螢幕上形成印記就是烙印


最好是廠商這邊就能解決這問題 延長衰退期在手機使用週期之後
使手機正常壽命的使用期間不會出現色衰或烙印 可以像LCD螢幕一樣使用
完全不用擔心什麼長時間固定畫面 導致某像素過度衰退成為烙印

這樣使用者在手機使用期間 才不用擔心害怕色偏烙印 還要為此去做保養
                              彈幕濃!
樓主的比較很客觀理性
iphoneXR:小米8
1:5
小米大勝
所以樓主其實沒什麼好考慮了
買小米8就沒錯
skiiks wrote:
很多人對PPI是什麼還不了解
PPI就是一英吋中有幾個間隔
1 PPI = 1英吋中 1個間隔
每個間隔1英吋 一個像素面積1英吋x1英吋
2 PPI = 1英吋中 2個間隔
每個間隔0.5英吋 一個像素面積0.5英吋x0.5英吋
300 PPI = 1英吋中 300個間隔
每個間隔0.0033英吋 一個像素面積 0.0033英吋x0.0033英吋
i8 1334 x 750 4.7" = 326 PPI
i8+ FHD 5.5" = 401 PPI
Xr 1792 x 828 6.1" = 326 PPI
Xs 2436x1125 5.8"= 458 PPI
Xsm 2688x1242 6.5" = 458 PPI
--------------------
蘋果視網膜螢幕公式
在30公分處觀看的螢幕 視網膜解析是286 PPI(或更高)
上述機種皆有達到視網膜螢幕標準
--------------------
蘋果要的是能否達到視網膜解析 並不跟風標準解析
Xr那解析低標 但是夠用


這樣直接去算是不考慮Oled的各類Pentile排列
舉例來說這是一類Pentile排列



每一點像素都包含一個G,1/2各R跟1/2各B
所以只有完整的兩各色點,而非三個完整的RGB
這是為什麼有人主張Pentile Oled的解析度應該 x 2/3的原因
所以也是為何很多1080P Oled仍然被詬病PPI根本不夠
會有毛邊的感覺

第二個問題就是彩邊效應
共用的紅藍點並不可能局部發色
所以如果要一條白線一條黑線時
勢必會有共用點不該發色卻應為相鄰點要顯示白線而發色
這就產生的彩邊效應

1080P Pentile vs 1080P RGB IPS
Pentile飽和度比較差圈起來就是彩邊效應


XS或者XS Max的458PPI就算 x 2/3 仍然超過300PPI
所以仍然符合了Retina的定義

夠高的PPI可以解決這兩個狀況。其實她們依然發生只是人眼已經無法看出
所以你會發1440P的Oled機種很少很少
可能是三星不賣,或者是賣的很貴很貴。都只留給自己/蘋果來用
Howdy Mate wrote:
其實oled烙不烙...(恕刪)


的確如果以黑色為背景,減少OLED發光的時數,可以延後烙印、色衰產生的時間
晚間時段把色調調暗能理解,白天也如此?高光的地方也如此?
OLED的優點不就是高亮度、高對比、高飽和度和色彩鮮豔嗎?

科技來自於人性,還是人性來自於科技?我有點搞糊塗了

就當今正常人使用手機的習慣,追劇、Line、IG、FB、拍照錄影、gaming、看盤、上網、導航⋯
螢幕點亮的時數快多過待機的時間,OLED老化是遲早的問題

手機買來就是要使用的,買一隻符合使用需求的,而非買一隻需要去適應的。除非是能帶來便利的適應!

kkcity59 wrote:
這樣直接去算是不考...(恕刪)
其實三星的P排列 真實像素只有1/2
P排列的像素大小 單一原色像素只有RGB排列的一半大

紅色只有RGB排列的紅色一半面積
藍色只有RGB排列的藍色一半面積
綠色說是有完整原色像素 但是兩個綠色面積相加也是RGB排列的綠色一半面積

彩邊效應也因為混色原因 不可能組成像素對應畫素的單一完整顏色
所以邊緣必定會出現混色 而非指定像素色彩
只是這個彩邊效應在進入視網膜螢幕後 問題規模被縮小到不易辨識

而這些技術只要就是為了保護藍色像素壽命過短所衍伸的問題
RGB排列下 藍色色衰 會讓面板顏色泛黃的很嚴重 P排列可以減輕泛黃程度 也減少藍色像素的使用
以及初期技術上 可以省掉太多RGB排列的色顯控制的電路與節省高解析控制晶片的成本
但是因為藍色壽命一直沒有提升太多 只好P排列一直沿用

不然RGB排列的OLED早就有了 為什麼不用
藍色像素壽命沒提升起來
一色衰就黃得很嚴重 誰敢用啊
                              彈幕濃!
圖解 iPhone 尺寸比例

秒懂這次解析度調教的手法
iPhone 的螢幕還有隨環境燈光調整色溫
小米8真的不用拿出來說嘴了



倒是四年前這個網站就推測說 iPhone 6 Plus 的解析度是一個螢幕點 (point) 對應到 3 個像素,
即 1242x2208 再縮小填滿 1080x1920 的螢幕

這次的 iPhone XS Max 就直接實現 iPhone 6 Plus 免取樣前 的虛擬解析度了

舉證
1. 寬度一樣 1242 px
2. iPhone 6/7/8 Plus 實際 PPI 為 401
3. iPhone X PPI 為 458

* 2208x1242 縮小到 1920x1080 的比例為 87.5% (不能再高了)
* 401 PPI / 458 PPI = 87.5%


skiiks wrote:
其實三星的P排列 真實像素只有1/2
P排列的像素大小 單一原色像素只有RGB排列的一半大
紅色只有RGB排列的紅色一半面積
藍色只有RGB排列的藍色一半面積


三星的Pentile出現過非常多種排列方式
我只是隨便列舉其中一種
Dot的大小問題都有他不同設計的考量

skiiks wrote:
彩邊效應也因為混色原因 不可能組成像素對應畫素的單一完整顏色
所以邊緣必定會出現混色 而非指定像素色彩


我不是很懂您上面這段話
混色?我不太懂你指的是Dithering還是那種混法?
因為我放的是一個靜態畫面所以我不懂您的"混"是說什麼

每個像素當然可以顯示單一完整的顏色啊
完整的RGB或用Pentile也是一樣的
問題只出現在色彩交界的邊緣而已

skiiks wrote:
而這些技術只要就是為了保護藍色像素壽命過短所衍伸的問題
RGB排列下 藍色色衰 會讓面板顏色泛黃的很嚴重 P排列可以減輕泛黃程度 也減少藍色像素的使用
以及初期技術上 可以省掉太多RGB排列的色顯控制的電路與節省高解析控制晶片的成本
但是因為藍色壽命一直沒有提升太多 只好P排列一直沿用
不然RGB排列的OLED早就有了 為什麼不用
藍色像素壽命沒提升起來
一色衰就黃得很嚴重 誰敢用啊


初期的RGB Oled因為壽命直接放大藍色的Dot
當然就是畫面偏藍得很嚴重
後來三星去買了設計Pentile排列的公司
Pentile排列可以增加電晶體間空隙,間接可以降低驅動電流
讓藍色壽命得以提升,所以Pentile的藍色點跟紅色一樣
只有綠色的 一半,照理說如果他會最容易衰退
是不是應該做的更多或者更大呢?但三星其實沒這樣做
是因為其實藍色的衰退在目前來講已經改善很多了
另一個原因是人眼本來就是對藍色變化最不敏感的
一個面板上本來就不需要這麼多的藍色

RGB Oled現在三星可以產,至於為什麼不產
很可能是因為同樣成本下產出的PPI一定會比較低
例如1080P RGB成本可能跟1440P Pentile一樣甚至更高
但給消費者的規格上看起來就不好看了
所以也才有人覺得Pentile本來就應該把PPI x 2/3
這樣去比對RGB排列的IPS面板才比較客觀公正
skiiks wrote:
最好是廠商這邊就能解決這問題 延長衰退期在手機使用週期之後
使手機正常壽命的使用期間不會出現色衰或烙印 可以像LCD螢幕一樣使用
完全不用擔心什麼長時間固定畫面 導致某像素過度衰退成為烙印

這樣使用者在手機使用期間 才不用擔心害怕色偏烙印 還要為此去做保養...(恕刪)


Dannyfang wrote:
科技來自於人性,還是人性來自於科技?我有點搞糊塗了...(恕刪)


應該說,我買之前就知道oled的優點及缺點

而盡量延遲它衰敗或烙印的時間點

科技這東西,同生活中很多事情,很難做到全面

通常都是有一好沒兩好

自己有先做功課比較重要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