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商言商,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 台灣的交通卡市場已經錯過了最好的金融與支付時間切入點,現在連用手機支付都已經是紅海時代了,不會有廠商願意回頭去作前一個世代的實體卡片技術
- 台灣政府的行政體制問題多到言之不盡,光是支付這件事,就至少有交通部、NCC、財政部、經濟部與金管會等部會各自有一大堆有的沒的意見,每個部會下面每個單位的意見都不一樣,甚至完全彼此矛盾,把所有法規列出來之後,你會發現想做事的人根本無法在不犯任何一種規定的情況下把事情作出來,就算千辛萬苦找到了這條路,隨便一個主管卡住你的公文,不批YES也不批NO,就單純按一個退回,你就死在路邊。
iCash為何不做?
因為連HappyGo都在退場,你就知道其實這中間的實際利潤根本無法達到廠商們希望的程度,甚至連單純的「維持系統運作的成本」可能都賺不到。
----
我在某個單位工作時,曾經因為某個案子必須與悠遊卡公司打交道......
那種經驗,我只能說,別說Apple這種強勢的國際公司,就連一般台灣的民間單位都會無所適從。
我通常的形容法,就跟我批評中華電信與中華郵政一樣:
「自稱已經不是公家單位,已經是股市上市上櫃的民營公司了,但裡面幾乎所有非約聘的人員從官員到職員全部都還把自己當公務人員。
沒有公家單位的優點,也沒有私人單位的優點。
但卻綜合了公家單位所有缺點,還加上私人公司所有的缺點。」
什麼事情都要跟你講公文、講法令。
結果真的要合作時,別說合約好不好好簽與遵守,
甚至還有已經招標完畢,雙方都已經用上單位大印,案子都已經執行四分之一(幾個月)的甘梯圖了,才突然派一個中階公務人員拿了一份他說上面高層改的合約,加了整整一章的各種要求,要你拿回去重新蓋章。
這種事情,在真正的公家單位或真正的私人公司有可能發生嗎?
Apple這種國際公司會接受合作方突然改合約嗎?
悠遊卡公司裡,很多人以為自己是「官」,合作廠商的你只是草民,他是來管你的。
他不給你的,你不能搶,你提出任何要求,不管合法與否,你就是造反。
但,一模一樣的事情,他悠遊卡公司可以做,且做得比你合作廠商本來的提案還過份都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