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料和製程一定會改,RD開發測試和投產多少都會有差別的,iphone這種狀況絕對是會拉回去review,而且量產料明明就是按批次給,還有second source混合用,幾萬台就算了,關鍵組件最好是一次幾百萬台做好啦,現在廠商都嘛邊做邊調了
iPhone一次訂單就是百萬隻在走,才有這麼高的零件利潤,真正下一批可能就是明年了。過往也沒有更改過的紀錄,爛就是爛到底,知名的的天線門事件,也不改過設計,還直接叫你不要用,退錢給你。近期的iPad Pro彎曲也是如此。真的這麼龜毛,等11s可能還比較實際點。
crade wrote:第二批料和製程一定會...(恕刪) 而且最重要的是,很多協力廠商都是先多做,等訂單下來。而除了首批要做的量之外,其餘的材料還是能變做變修改。所以為何去年某背板(背蓋)公司庫存一大堆,最後認列賠虧。一片沒賺多少,多做還賠更多。話說回來了,製造業本來就是邊做邊修改,這是正常的常態。只是能變動的程度有限。如果真的要等批次,例如第二批次,在賣得完的前提之下,我覺得三個月差不多吧。
crade wrote:第二批料和製程一定會...(恕刪) 如果不是什麼電池爆炸或是不能開機等的重大問題不可能換料的,換料要重新測試的時間根本不可能來的及而且成本比停賣或是退錢還高,例如NOTE 7事件就是,直接不賣了。現在頂多請韌體工程師東補西補了,畢竟第一次做三攝鏡頭難免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