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可以很複雜也可以很簡單.如果由政府出來主導, 應該很快就能達成, 偏偏政府無心.以至於 一卡通想要拚手機條碼付款, 悠遊卡仗著自己持卡數最多所以根本無心去弄這些.加上台灣的法規本身就多頭馬車了,這牽涉到交通票證, 電子錢包, 小額付費...所以除了兩個卡片的最大股東 台北與高雄市政府之外,中央交通部, 經濟部, 科技部, 財政部... 都有關,還有得拖.
去看一下悠遊卡公司跟一卡通公司的股東架構吧連一卡通要進北捷悠遊卡要進高捷都喬了好久才喬好另外就是iphone的NFC是走HCE,且只開放自家apple pay使用再回頭看看一卡通跟悠遊卡的股東架構...要開放機會應該為0
Aluminum wrote:連不同系統的一卡...(恕刪) 一卡通當時就被批評為不對等合約北捷太吃虧,如果不是當時是柯文哲跟民進黨的蜜月期,我看是生不出來的。而且當時也拖了很久。apple pay這個 硬體層面沒有問題,軟體層面要做的話也很快。但是人的問題太大了,要成事還有得磨呢。台灣能夠真正為了讓民眾方便而做事的太少了
我記得是不是NFC的原生系統本來就不支援啊?Suica是Sony的FeliCa悠遊卡/一卡通是Philips的MIFARE Classic (iPhone不支援)八達通雖然也是Felica但是當地不打算支援.至於上海的公交卡雖然也是MIFARE, 不過是iPhone支援的新版. (不確定是否叫MIFARE Type A還是MIFARE Ultralight)之前iPhone 7的時候有稍微看了一下如何加Suica. 結果最後僅能日版Watch+台版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