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黑 wrote:
小弟發現在iPhone X內建的這張桌布下低亮度時左上角一塊會有黑色的小區塊變色,但是高亮度或者換張桌布就沒有了,但如果是真的烙印應該在不同桌布亮度下都會有,所以或許不該稱做烙印?
發現網上幾乎大家七八成都有這問題?你也有嗎?大家一起討論下吧
如果一出廠的手機就有烙印這情形, 那表示工廠生產時候控管根本有很大問題, 外加螢幕在生產時候竟然還可以出貨到代工廠且一直到手機完成出貨後, 在使用者身上才發現.
你這不叫烙印, 那叫圖片的光影變化導致你的色覺變化錯亂.
換張桌布就沒了, 那還能稱作螢幕烙印嗎 ???
幫你教學一下如何叫做烙印.
何謂烙印:
螢幕烙印指的是在螢幕上的特定區域出現不會消失的殘影或是鬼影,屬於永久的退化性耗損,這種情況在傳統映像管螢幕就常出現,其發生的主因是螢幕的顯示原理有關。
映像管螢幕的運作原理,是利用陰極射線管(Cathode Ray Tube,CRT)將電子射向螢幕,當電子接觸到螢幕表面的螢光粉(磷化物)時,會使螢光粉發光並顯示顏色,螢幕的畫面就是由無數個發光的亮點所組成。
不過螢光粉的發光效率會隨著不斷被電子打擊而衰退,所以當映像管螢幕使用一段時間之後,整體畫面的亮度與色澤就會開始下降。如果螢幕時常顯示固定的文字或圖像的話(如電視台的標誌等),該區域螢光粉就容易產生特定模式的衰退,當衰退到達一定程度之後,該文字或圖像的範圍就會特別暗淡,進而形成烙印。
OLED面板運作原理與映像管不同,它的結構由銦錫氧化物(ITO)上下包覆正、負電極而成三明治狀的結構,當正、負極間達到適當工作電壓時,電洞與電子便會在中央結合,發出光線。
根據《OLED: 有機電激發光材料與元件》一書中所提及,OLED面板會因為有機薄膜穩定性、陽極與有機層的接觸面、激發態的穩定性、可移動的離子雜質、銦的遷移機制、Alq3陽離子不穩定性、正電荷的累計機制等因素,造成發光效率衰退,進而與映像管螢幕一樣產生烙印的問題。
手機螢幕烙印範例:


PHP Web Proxy GO!GO!GO!
http://eip.minibox.tw/Proxy_Web/index.php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