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想想,如果沒有MFi,第三方周邊百花齊放,你要怎樣找一條"安全、好用、品質保證"的iOS周邊呢?可能消費者買了幾條便宜的破線之後反而比一條原廠的線還貴,屆時幾乎反而原廠的線、耳機還會賣得更好勒~,那這樣豈不是不推MFi反而更賺錢嗎

還有實際上USB-C也是蘋果主導出來的標準,如果真的要“完全”為了錢,應該是直接主導改成 Lightning頭才對(蘋果在USB標準制定委員會(除了歐盟自己的之外)的話語權很大,像聯合國裡面的中國、俄羅斯)
這樣連USB、Thunderboft都能吃掉啦

這我知道、大家都知道、蘋果當然也知道,但他為何沒有這樣做??
1.不成熟:USB-C雖然理論上很完美,但實際使用上還是有著諸多問題,可靠性、普及性等等都是問題,而蘋果的接孔往往是跟著"全新"的產品出現的,iPod 帶來30Pin、iPhone5帶來 Lightning、MacBook帶來 USB-C等等,如果要改變現有產品的生態圈,蘋果不敢拿命脈產品iPhone來做第一個嘗試,沒弄好會造成iOS周邊的混亂,30Pin to Lightning已經亂一次了,蘋果現在很小心,除非是USB-C全面成為市場主流了,蘋果才會換,目前蘋果只敢拿Mac來做,之後如果要進入iOS也會是iPad先做
2.需求性:實際上"目前"對蘋果的iOS系統來說,傳輸的速度基本上並沒有立即性的需求,不像Android會常常需要傳輸檔案,iOS很多東西也都無線化了,即便是iTunes的離線影片也都能串流播放,反而升級更快的無線網路才是真的有對到需求,所以把線換成更快接頭對iOS來說並沒有直接的意義
但也不是永久的,將來可以能iOS 11 正式上線之後,可能這情況也會慢慢的改變,因為iOS帶來如同Android的檔案管理系統,不過不排除也可能蘋果會完全走無線的啦,所以至少目前來看,那條線只有“充電”跟“備份重灌”的功能, Lightning也有升速空間,根本沒有必要一定得上支持3.1標準的USB-C
3.快充的實際面:很多手機都有快充,快充的原理物理上是讓離子快速離開正極嵌入負極,加大充電的強度會傷害石墨上的模,雖然微乎其微,但日積月累會有可感受的衰退,溫度也會直接影響,畢竟電池終究就是一個化學反應罷了,我知道、大家都知道,當然蘋果也知道,所有廠商也都知道
但是,為什麼其他廠商都在快充?因為手機的生命週期有別,大多數Android的手機便宜,汰換性也高,半年不到可能就會有新機可買,通常你電池還沒有衰退到有感,就已經先買新手機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在乎快充對電池的影響,蘋果不一樣,首先它品牌的包袱太大、產品週期長、售價也高,每代都換也是最短一年一隻,平均都用兩年以上,所以電池方面蘋果不敢開玩笑,蘋果也是偏好使用較為安全的小容量電池,所以任何會造成電池衰退的技術,蘋果都會再三猶豫,這就是到今天蘋果才推出"半殘"快充的原因,要是電池GG就是像Note7一樣陪幾百億,賠錢事小但商譽更是無法挽回的,而且蘋果這規模還會賠更多、很多協力廠也會跟著GG,對電池蘋果都是小心再小心的
Jimmy_Sung wrote:
不改也好,這麼些年買...(恕刪)
你是玩測試嗎?50條?
買過非原廠但是很難用,最後只好非常小心用,只好再買原廠的來替換。
其實尤其線頭最容易損壞,女生用更快,直接拔線。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