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去取件時要付款之前我就問了櫃台小姐
我:請問你們的刷卡機是感應式的嗎?
櫃台小姐:是啊
我:那我可以使用Apple Pay嗎?
櫃台小姐:不清楚欸,可以試試看
我:好,那試試看
結果走過去刷卡機前面之後
櫃台小姐突然問他的同事說:「刷卡可以用Apple Pay嗎?」
櫃台小姐同事:「目前我們還沒開放喔」
前提是樓下門上貼著samsung pay
也意謂著他們可以接受用手機刷卡
三星的手機可以用磁條也可以用感應
而且我也先問是感應式刷卡機嗎
換句話說今天我如果是拿三星的手機要用感應刷卡一定可以成功
Apple Pay、Samsung Pay甚至是將來要開放的Android Pay都只是一個支付「工具」
實際上跟實體信用卡一樣
真想不通為什麼台灣店家限制那麼多
政府又不整合
唉
遇到的另外一個不友善的事是要滿XXX元以上才接受刷卡
我想可能是受限於刷卡銀行要抽成
像樓上說的一樣
如果店家在意被銀行抽成
那就不要開放刷卡就好了啊
總之台灣會落後不是沒有原因的
1.店家因為自己的營利(接受刷卡就代表已經有被抽成的心理準備)
2.政府不積極整合(因應各種Pay,應該強制店家將刷卡機擺放在明顯位置,如果不是用各種Pay,我也可以自己拿著信用卡感應付款)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