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11/24) MLC/TLC 技術性釋疑

一些都自稱專家的言論
結果都沒有拿出實際論點來
果然紙上談兵比較容易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ssschkuo wrote:
小弟不才,僅就自己知...(恕刪)
11. TLC 效能真的比較差? 當然。
不論是讀、還是寫,效能就是差差差。反覆檢查驗證,要花很多時間。修正碼要修正回來,也是要花時間。



不是喔,請看看香港專業測試結果,TLC經過測試可以達到 200MB/s以上,
MLC 只有 80MB/s 不到喔!

http://h0.hkepc.com/11911/page/3

不過肯定的是,MLC 比較穩定是真的!

ianwang1 wrote:
淺水的路過...食品...(恕刪)


我覺得一直拿HTC出來批真的不太公平

客觀看一下兩年前的ONE S事件

1.國際發表會是公布S4 CPU規格

2.後因TSMC良率跟不上,除了歐洲少數地區的LTE機種維持S4規格,其餘國家全部降為S3 CPU

3.規格表全都有清楚標示細項規格

但看看網路至今仍拿HTC出來鞭的理由是什麼?

1."偷"換心? A:規格寫得清清楚楚
2.給台灣人用次等貨? A:這是只揭露部分事實的講法,大部分地區都跟著換,只留少數LTE開台地區一定要用S4才支援LTE沒換


我真心覺得ONE S換心事件是當時的三星寫手渲染出的抹黑議題

很多人會拿來跟這次IP6比較,代表很多人腦中對那次事件的印象還是"偷"換心

但明明HTC規格表就有標明CPU型號
Ken213 wrote:
不是喔,請看看香港專...(恕刪)


你貼的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樓主是說TLC因原理關係比MLC慢很多

你裡面貼的也是說TLC比MLC慢很多,但APPLE有給TLC機種用記憶體去做快取

所以小檔案傳輸速度的實際表現反而因有快取而大幅領先,但又因拿記憶體去作快取,

變成容易記憶體不足閃退,傳輸大檔案讓記憶體不夠作快取時,速度又會變成極慢

GaryROC wrote:
你貼的跟你說的不一樣...(恕刪)


那個網站評論的很好

只是每次都被曲解解釋,我看到都不想回了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寫的有點出入,省略蠻多

TLC 本身的需要控制器進行資料校正。
現在最新的作法TLC

校正法

最新QLC 就是用硬碟常與資料校正處理來進行資料品質管理
舉例寫入三個區塊, A B 兩個4KB資料區, C為4KB 校正碼區。

A B C 如果任何一個產生錯誤, 可用 任何兩個去補回正確資料內容。
但是這些都需要控制器與去配合演算。 QLC時代快來的
ssschkuo wrote:
4. 所謂的記憶體寫入,就是對記憶單位的"充、放電"。
記憶體讀取,就是依據記憶體電位,判斷是0或是1。
5. 0、1兩種電位,很單純,充飽了就是"1",放電放光了,就是"0"。
01234567 八種電位,就很麻煩,怎麼控制這八種電位,讓人頭大。
6. NAND FLASH 的設計概念是,所有的記憶單位,都先充電到飽,通通都變成"1"。要寫"1"的就不動,維持在"1",要寫"0"的,就放電到"0"。
7. 不管是0、1兩種電位,或是01234567 八種電位,怎麼知道它寫完了? 很簡單,就是不斷讀回來,跟你預期的資料比對檢查。比不對就再放電、再比、再放電、再比、再放電、再比......
8. 很蠢,對不對? 沒辦法,你要大容量,又要便宜,就是要多浪費一些時間。
所以 NAND FLASH 設計來,就期望你寫一次就好,可以讀好幾次沒關係,就算要寫,我也找別的空的地方讓你寫。
9. 讀就沒問題嗎? 01234567 八種電位還真難判斷。製程又一直縮小,隔壁的資料互相影響。怎麼辦? 反正容量很大,就放入更多更多的修正碼,錯得多沒關係,修正得回來就好。


我不知道你是真的有做過非揮發性記憶體還是自己憑空想像,我不能說你的概念錯,但是這些讀寫的物理機制錯得一蹋糊塗...
就SLC Flash而言,注入電子到floating gate我們稱為program,形成電場將通道截止讀不到電流稱為"0",反之把電子抽出稱為Erase,讀到電流稱為"1",跟你講得相反,這些在大學電子學課本裡都有.
就MLC/TLC而言,當Program無法一次到達想要的threshold,會用trim(小量注入)來修正.速度比較慢是真的,每個cell的讀寫次數也不如SLC,但不是你所講得那樣. 而控制晶片會有一些機制來修正或延長記憶體壽命,例如Error correction code 或者 wear leveling等演算法.
製程微縮下Cell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leakage,這個我在2006年英飛凌發表22nm cell時,問過當時在交大演講的TSMC研發處長,相信今天flash的瓶頸還是一樣.

目前看來,在國外媒體跟蘋果官網有看到部分用戶反映,

在安裝大約百個apps下有重開機或不明當機的情形,還有 delete app 會有延遲或暫時無反應;

但還不清楚實際使用上遇到問題的用戶比例多寡:

http://9to5mac.com/2014/11/04/debunk-128gb-iphone-6-plus-recall-false-crashing-bug-rare/

https://discussions.apple.com/thread/6550902?start=0&tstart=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vzA-lHWHTo

http://www.technobuffalo.com/2014/11/04/apple-may-have-a-huge-iphone-6-plus-recall-on-its-hands/

http://www.phonearena.com/news/The-cheaper-problematic-TLC-flash-in-some-new-iPhones-is-also-a-worse-performer-benchmarks-show_id62991

GaryROC wrote:
TLC因原理關係比MLC慢...(恕刪)
+1

不知道蘋果採取用 RAM , CPU 或控制晶片以快取或運算來提升 TLC 效能與壽命﹝降低損耗﹞的方式,能不能逐漸解決 TLC 的 issues;

這種 TLC 記憶體處理方式有可能源自于蘋果在2011年收購的記憶體公司 :

http://news.phonesltd.co.uk/phones/apple/apple-reportedly-to-stop-using-tlc-nand-flash-on-iphone-6-64gb-and-iphone-6-plus-128gb-due-to-high-reports-of-crash/

Arthur106 wrote:
就SLC Flash而言,注入電子到floating gate我們稱為program,形成電場將通道截止讀不到電流稱為"0",反之把電子抽出稱為Erase,讀到電流稱為"1",跟你講得相反,這些在大學電子學課本裡都有.



這裡有一份圖給大家研究一下
NAND這是基本電子學電晶體改良變成存資料邏輯閘
利用電子與電洞 當電子下金屬氧化物上下成形成一個電場、讓電流通過或不通過。變成0與1的概念


樓主講的夠專業
MLC TLC就是有壽命速度價格差別
很多人就是不太能接受花2萬多也Cost Down的事實
TLC壽命只有2年好了...保固期也過了,原廠只負責保固內維修就好了
這下連iPhone也Cost Down用TLC...會不會帶動其他廠商跟進,機會很高

反正我只買3千多的Android機子,就算給我Cost Down也用TLC,用1年多過保後掛掉
我也認了...才3千多不太痛...
iPhone 2萬多就非常痛了...

至於SSD部份...早期SSD貴大多用MLC,後來SLC的SSD能見度越來越低,大部份都是MLC的SSD
現在很多SSD價格降下來了,會不會出現用TLC的SSD,跟傳統HD來拼價格
1TB SSD也賣2000元,但是是用TLC...有可能,因為要便宜...
比照iPhone一樣1年保固內維修就好了,過保你家的事...
那這樣的SSD有市場嗎..Yes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