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is wrote:鞥先猜果粉不在意...(恕刪) 很顯然你根本沒看懂這個新聞到底在寫什麼!!你看過Apple公司實地採訪的的訪問後,你就會知道裡面是怎麼做保密的!(很神經質的作法,但是我喜歡...XD)另外,不管Apple可不可以擷取手機內部資訊,他的審核流程我覺得已經比大多數公司都要嚴了!之前板上有一篇,要為死去的親人的iPhone解iCloud ID密碼,被Apple要求購買證明,因為提不出購買證明被拒絕的案例~我自己也曾經因為安全詢問的問題答案亂填而忘記,跟客服電話幫忙解開自己的Apple ID,解鎖過程中,本人確認流程我覺得已經夠煩了!XD那麼,Apple有設立解Apple ID , iCloud ID的客服專線,你覺得這代表什麼意思?廢話,Apple當然可以解開自家iPhone的深層密碼!重點是「本人確認」的同意流程是否有確實做到!(客服專線通通是全程錄音的!)目前還沒有其他家手機廠商有辦法提供類似iCloud防盜鎖的服務,光這一點Apple產品的優勢就打死其他廠商了!(Google未來應該會在Android加入類似功能,不過很難讓「所有的Android系統」通通加入這功能就是了,畢竟開放系統的反面就是你不能強制統一軟硬體規格!另外這也牽扯到各家廠商資料庫難以共享...)重新思考一下樓主文章「來源」,與發文「時機」吧!最後,任何安全保護措施,在「國家機器」面前,全都是一文不值!!不論是哪個國家!!
continuum wrote:不用太在意 .......(恕刪) 現在哪一家不作客戶分析,你以為三星、小米就不會???讀讀史諾登的新聞吧,就算不用這些公司幫忙,美國國安局照樣可以從最底層的光纖複製一份資料下來,中國大陸同樣也有金盾防火牆可以過濾,所以這就是身為現代人的悲哀。
這就跟...美國絕不會監聽友邦是一樣的道理!!監聽監看這種事情在今天這種資訊時代!!你不要想說不可能...資訊化本來就有其風險性!!只能說...怕就別用!!如果有哪家廠商自稱自己的系統絕對沒有監看監聽或任意取用用戶資料....你相信那就是你自己天真了!!
ddrchang wrote:騰訊科技報導+上2011路透社報導=我笑了.... 要笑之前先確定一下如何?這是 2014/07/25 的報導沒錯,2011 估計是網頁的 copyright 說明沒改年代。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014/07/26/us-apple-security-spying-idUSKBN0FV01D20140726Hackers On Planet Earth 官網也有這次議程的簡介。http://www.hope.net/schedule.html#identifyinIdentifying Back Doors, Attack Points, and Surveillance Mechanisms in iOS De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