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相對於對手,只知道比較CPU/像素/畫素 的數值 Apple Care是整體的體驗


u5321007 wrote:
詳請看快出來的電影就知道了

那部電影Stephen Wozniak說虛構與偏離事實太多了,把它當成商業娛樂片看看就好了
沒那麼誇張吧,在發表會向世界宣布的訊息,算不算是強調啊?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11152

dual core processor up to 2x faster cpu

一樣講雙核啊,然後那個2倍難道就清楚易懂?

up to 7x faster graphics 這更誇張,2倍我還可以想像一下,這邊有大大可以感受所謂7倍嗎?

相機畫素、感光元件大小,通通都沒有漏講啊?



本身也有買4/4s,確實是好用,但apple真的沒有那麼清純、文青
本來也想發一篇類似主題的文章
最近真的太多人狂砲螢幕Size與規格
令人看不下去 QwQ

我沒在蘋果公司上過班
以下只是純推測
一般手機廠商的設計、規格是依照對手定價與規格去做制定
但蘋果卻是倒過來
先描繪出一個使用者最佳體驗的雛型
再去設計軟體
最後是搭載的平台需要什麼樣的硬體

真正的蘋果使用者,在乎的是iOS的演進
以及更方便、更貼近生活的解決方案
而非專注於硬體上的比較(規格勝iPhone的手機太多了)

倘若哪一天蘋果設計出不影響使用者體驗
卻能加大螢幕尺寸的話,肯定能受到消費者的肯定與認同
目前的設計無法在大螢幕上讓使用者得到相等的滿意度
也是蘋果需要改進的地方

我很慶幸有賈伯斯率領蘋果這樣特立獨行的公司
否則今日手機早已淪為一片規格機海的大海
機皇三個月就被篡位,而手機也不是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設計開發...


身為一個 ipod touch 一代就入手的 Apple 使用者,
我想,也夠資格來淌這灘口水吧?

蘋果眾常用的言論就是:Apple 不比硬體,比使用體驗、比軟體功力。
的確,一開始我也很支持這個論點。
但現在反過來想,這個口號到現在我也看了五、六年了,
那些所謂硬要比帳面數字的「邪魔外道」,不僅沒死透,卻還餅越吃越大。

而堅持如同福特 model T 般潔癖美學的 Apple ,竟然推出個 5C....



PC 沒有多屌、比數據也沒有多屌。
但使用體驗也只不過是另一個可以「比」的東西.... 沒錯,也沒有多屌。

而 Apple,早就不是當初那個對 IBM 丟椅子的美女。


最後,也不過就是手機罷了。
-= 散仙 =-
我是覺得沒有必要這樣神話apple
他也只是一家商業化的公司

好像別家有的...就是抄襲apple的

只不過是一支手機...要不apple何必提升自己的硬體
何必強調自己是64位元
何必強調自己的相機

明年如果apple出了大螢幕手機...
那些說四吋剛好的...還不是瘋狂搶購

我用iphone4 1年
4s 半年
iphone5目前使用中
這篇我還是不要講好了~小弟懂的太少了
Ethan Liang https://www.facebook.com/ashin.liang

要努力向下 wrote:
我是覺得沒有必要這樣...(恕刪)


當然要客觀、就事論事!

有人說IOS7的控制中心跟安卓的很像,我就覺得抄的很好,從我1年10個月前使用iPhone4S,就好希望iPhone有個控制中心,真的很方便!

IOS7抄這點就對了嘛!為什麼? 當然要越改越方便越好用阿,不然幹麻改?

手機是用來方便的,當然控制中心就抄的很棒
Ethan Liang https://www.facebook.com/ashin.liang

夏餅 wrote:
本身也有買4/4s,確實是好用,但apple真的沒有那麼清純、文青...(恕刪)


其實我只是要表達的是 成本/利潤 的關係,
最近的小米現像,好像讓大家覺得其它廠很黑,小米才是CP值、值得買

我是很看不下去這樣的觀念,大家要想想看,要是每個人都是只買copy 貨
只比便宜、不比品質,以為像小米一樣,比CPU 核心數,面板大小一樣,就代表一樣的東西
然後推崇這種殺價偷料的結果,就是在像現在的PC界一樣

舉例來說
多少年了,每個人都覺得notebook的觸控板很爛,卻沒人改進
直到Apple demo 給大家看,什麼叫好的觸控板,該怎麼做
Macbook air 出來後,各家就抄,什麼新意都沒有


為什麼PC界會這樣? 就是這種只知殺價、不知創新改進使用者體驗的結果
使用者只的被intel 的CPU規格是不是最新的,Memory 有多少G,面板有多大這些虛的數字呼攏

然後猛說Apple 賣得多貴 (實際上Air 一點也不貴,比比看你就知道),不值得什麼的
這樣真的好嗎? 如果大家都只推像小米機這樣,便宜就好,誰要來創新,誰要追求品質?
只要比誰的core多、誰的ram多,品質看不見的地方,消費者不會比,還會被騙,以為這樣技術規格
只要看數字就好,其它東西都用公板就好

都是這樣的想法,所以比不上Apple這樣另類思考的公司,先追求對使用者好的,而不是追求性價比的規格

不是說Apple 不比技術規格, 而是說,Apple 不比那些虛的規格
如果你多幾個核心,沒有比較強,為什麼要去搞什麼4核8核? 不要再騙消費者,多核多效能?
結果搞了個8核大怪獸卻沒有比較好

u5321007 wrote:
相對於對手,只知道比...(恕刪)


很不幸的
我覺得庫克反而比較是跟著Android的角度在跑
所以最近使用的者的體驗沒有那麼好了,

在加大Iphone螢幕後,
很多以前Iphone1.2.3.4 可以隨身的功能,
用起來並沒有那麼舒服, 像是跑步 (雖然5只有比4大一點點)

接著改變了螢幕的比例,這點也對App的開發者影響很大,
沒有好的 App , 連帶的就會影響使用者的感覺.

現今 Google 收購了 Moto ,
因為它知道規格太亂無法控制品質
而 Apple 卻開始放寬了規格.
蘋果的設計理念
我覺得在讀過賈柏斯傳後會更清楚
因為書裏頭
一而再的強調
Jobs在面對一項產品的開發上
有多麼的執著
執著到接近瘋狂的地步
所以他可以把團隊努力了大半時日的開發產品
眨的一文不值
甚至要求重做
即便是在發表會將來到之即
他不只一次的用現實扭曲力場
讓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他還讓使用者體驗成了蘋果開發的最高指導原則
因為他的不輕意妥協
所以他的產品其實帶著很濃厚的個人色彩
而這也造就了蘋果和其他產品的不同
假若不是他的堅持
mac的封閉系統不會走到今天
而且因為周遭產品的多元
反而讓人能重新的審視mac的價值
而這卻不是一般pc所能給予的
所謂的開放系統和封閉系統的戰爭
至1977年開始就不曾停止過
其間因為開放系統可以提供及利用更多的軟體開發商
而在初期很快的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當人們逐漸的以軟體為考量時
無論是那家出品的似乎就變的不是那麼的重要了
是故當pc開始百家爭鳴的時候
也就是他開始沒落的時候
而此時mac所能給予的體驗的價值就突顯出來了
所以雖然mac只佔個人電腦供應鍊的5%-10%
卻仍然能為蘋果帶來極高的效益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android、wp及ios的爭戰
雖然ios初露鋒角
但是市佔率很快的被開放式的android給取代
然而就像pc產業一樣
手機製造商有賺錢的了了可數
而蘋果則是靠手機創造了公司超過一半的利潤
這中間真正的差異
我想就是蘋果的使用者相當習慣了
蘋果所欲帶給人的那種便利性
進而強化了使用的忠誠度及回籠率
而這卻是其他手機業者很難達到的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