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kon wrote:當apple 不賣時, 台灣還是可以跟其他廠合的來.... 這個論點我是蠻認同的. 各有所長, 分工合作. 台灣老闆也是可以請國際知名設計師來做設計, 看公司要不要花這個錢罷了.
這位樓主您的看法我真的很不認同臺灣長期以來的競爭力比人家在哪裡您知道嗎?!過去PC產業長期都以代工為主 品牌意識抬頭真的太慢導致大家都只知道OEM 強這幾年品牌逐漸起步 例如ASUS Acer 都在世界上開始嶄露頭角但是這樣的開始是在Cost down的立基下產生的您告訴我 同等級的配備 Sony Vaio 6萬和ASUS 6萬您要選誰?? 我當然選Vaio但是ASUS沒有這樣做吧 都是給消費者最大的優惠 那這價格的差異跑哪裡去??當然出在廣告 設計 用料的差異 ~~您說是吧一個公司要培養出一個團隊 能夠顧及外觀設計 散熱 材料力學 質感 耐用度 還要把很多配備丟進去是很難的你知道嗎?? 各別看當然簡單 各領域的人才到處都是但是"整合"是很難的 需要經驗的累積以及研發經費的~~大家常說要國產的東西便宜 又要他有國際水準 何其困難阿!!!!Dell之前出的依台PC 雙核心CPU PD-820 賣7990我算了依下 裡面的配備要是給消費者自己買零件組裝 隨便都破萬但是Dell為什麼能押的這麼低?!Dell下單給華碩 一萬張市值2000的MB 單價給我1000 華碩要不要作??不做以後都拒絕往來戶 華碩敢不做嗎?? (我是舉例 不一定是給華碩啦)華碩不做 後面一堆廠商在搶我強調的是 Dell是PC的世界大廠 華碩只是主機板大廠(搞不好很多人沒聽過)所以多數廠商都是不惜血本 壓低價格給這些品牌廠商所以我一直堅持品牌的重要性就在這裡了一個國際級的品牌 您有權力大聲講話IPOD的MP3 Player 萬把塊的Player 還很多人也是愛的要死您說他囂不囂張?! 裡面的零組件搞不好都不是原產地製造只不過牌子搞大 界面搞炫 廣告長打 就可以這樣賣?!不要說他的東西都沒有毛病 之前有講過電池壽命很短就是IPOD下的產物
sam_sfchiu wrote:想想我們自己, 這個...(恕刪) 關於宏達電領先同業至少二年的研發技術,如我沒記錯的話,二年前時常出現在報章雜誌及電視媒體的報導唷~我看了很多相關的報導,相信我。而那時也正時宏達電的Dopod受到業異推崇表揚,那時我也認為宏達電的智慧型手機很了不起,像我本人就曾用過了Dopod585 、Dopod699、Dopod585 828及Dopod900。離題了~我只是可快達那時我對宏達電是多麼的有信心~但後來各剮也開始陸續超上智慧型手機這熱潮,而宏達電近期倒是沒有什麼大動作,不曉得是沒查覺敵手已經慢慢的趕上技術了,還是非得等到受到威脅才肯再放出手中握有的王牌或但智慧型手機現在處於各廠爭霸的戰國時代,誰也不敢斷言過早。不過至少到目前為止宏達電的智慧型手機在軟硬體上穩定性高於其它同業,這點很重要,看看先前鍛羽而歸的金仁寶集團的S600 及S601,還有Moto那時趕搭風潮的Mpx220,Moto因此放棄了微軟智慧型手機這塊。那時大家都剛起步,技術都還有待加強,但宏達電那時可是老神在在呢?但不可否認的,其實大家都有bug不穩定情形存在,但宏達電因為起步早,所以早早甩開了同業~另外大大的公司EPS有2塊...美金不知大大目前在間大企業高就呢?-----------------------------------------------------------------------而另一位大大提到Apple的技術~而其它都交給給別做~沒錯~就是技術及原創性這點台灣學不了,我們光是這兩樣其實就趕不上人家了~人家賺的可是智財錢,know how錢,這樣想想我們是不是更該努力呢難不成一直幫別人代工,我們好得也要做出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代表作才行呀~不要外國人只覺得我們代工及研發很利害,做品牌還有的學的樣子~而Apple還有一點讓我比較讚賞的是,他們不把東西做到自己覺得完美決不把產品拿出來獻醜,所以往往Apple的產品一推出時都會讓人為之驚豔。我想這就就人做事的態度,他們肯花時間在一個產品上做設計,也肯定在產品上做了很多項及多次的測試,無怪乎人家的產品會暢銷,不是沒道理的。相反的,我們有很多大廠級的推出產品跟雜誌一樣(這樣比喻不知有沒有錯),大家只搶著搶先對手早一步發表自己的產品,產品本身沒有做好全善的測試及品管就趕鴨子上陣,結果死得倒是一大堆,大家抓bug也抓不完,大家罵也也罵不完的討論區看看人家外國是如何造車及測試車子的安全性如何~其實我真的很希望目前台灣在世界上算有名的企業、品牌能在我們現在既有的基礎上加強提升進步,哪那一天我們也能擠進高科技強國之林
重要的是啥?是大老闆的腦袋跟膽識!!!你們認為APPLE有今天的成就是誰的緣故?敢衝,敢拼,有理想,有錢!!你認為台灣的大老闆們,又有幾個具備這些條件?尤其是創新的理想。但是台灣老闆們並沒有錯,企業經營的方向,本來就是以賺錢為考量。不要以為台灣做不出來,iphone,我相信夾不死也只是有概念而已,真正實作是台灣人。行銷的能力也不輸老外的。但是台灣廠商本來就是屬於比較務實的個性,不見得會去作一個"也許"會"大"賺錢的東西。有人說有阿,HTC就是阿~~但是當他變大以後,對不起,沒那麼容易了。很多新產品會推出,並非是有做過多少市場評估,初期就是大老闆的一個意念而已,而後才去做衍生以及分析。說穿了,就是在賭,概率大小而已。很多人總是說衛何台灣不行,或是台灣要加油等等。我只能說,這是個性問題。無法改變的。也許教育也有關係吧!!
gilbert_lin wrote:iphone,我相信夾不死也只是有概念而已,真正實作是台灣人。...(恕刪) 錯錯很大Apple的東西台廠只是完全的OEM而已整個設計是完全掌握在Apple手裡台廠別說改線路連建個被動元件的2nd source都得要Apple原廠同意才有可以
差別在於:對生活形態和價值觀創新的想像能力很多人說,台灣廠商技術一點都不輸人但是,對生活形態和價值觀創新的想像能力,難道不是一種技術能力?台灣廠商在這種技術力上差的人家太遠太遠所以...真的還有一段路要走,而且要比別人更努力這種類型的努力比較難,難在於你要放手去作那些以往傳統價值告訴你不需要甚至不可以去作的事
呵呵,誰說HTC做不出漂亮的機子,看看Lobster 700 TV (HTC Monet)吧有興趣可以到這裡看看測評,說真的偶還蠻懷疑dopod的機子外觀設計不怎麼樣素故意的,如果設計的太好肯定會跟代工客戶爭食市場進而影響接單機會,反正台廠要自創品牌如果先沒有穩定的收入或雄厚的資本憑啥麼跟那些國際大廠一較長短,就因為創立品牌的門檻實在太高代價太大,大家只好先認命作代工,至少還有得賺阿,看看笨Q付出的慘痛代價就足以讓各台廠借鏡。
sam_sfchiu wrote:宏達...... 的EPS有多少? 還不就那樣, 2005年是30多台幣, 敝公司不多, 就2005年就要2塊...... 美金(恕刪) 獲利不單是這樣看的吧? 宏達電EPS超過30NTD 的意義是一年可以賺回超過三個資本額(就是投資一塊賺三塊的意思), 貴公司EPS 2USD是否也具備相同的意義? 如果是的話, 那相當值得恭喜, 貴公司名列NASDAQ100 強自然不是叫假的。
Praetorian wrote:獲利不單是這樣看...(恕刪) 獲利確實不應該只看一兩點, 您說的有道理, 但不好意思, 我們賺更多我拿另外一個東西來比好了, 資本額約台幣14億, 營業額也可以拿來看, 2006年超過台幣350億這樣看來, 華爾街那些分析師把敝公司列在NASDAQ Tech 100, 不是亂列的我想關於我服務的公司就先打住, 因為敝公司是美商這篇文章重點比較偏近是美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我沒說宏達不好, 但我相信他會進步只是我不認同樓主拿宏達來跟Apple比, 所以我舉這例子只是也不希望宏達被拿來亂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