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llow71 wrote:
喜歡這樣不同角度的分...(恕刪)
個人認為所謂的"粉絲"比較需要調整思維
稍微被說一下就好像老媽被人打了一樣...
yellow71 wrote:
最近apple的血汗工廠的舊聞又變新聞了...(恕刪)
某些產業上的削價競爭看在台灣各處真的非常有"競爭力"
但這薄利上,製程外包依賴市販零件沒變之下肯定是偷了什麼
可惜的是台灣業主多半很愛偷"人情"這塊
另外在對於勞工力的眼光角度
不論是精神上或物質上皆是被"定義"過的
政府只把持住了一點點(沒辦法!有錢的是老大)
如果樓主有權限能深入了解蘋果和富士康的合作關係
我相信您一定會發現為什麼富士康在某些部分成本是被綁死的
蘋果確實只有守住基本利潤原則並沒有多賺
卻在自己的製程研發上要求超高水準壓縮了對方的製程彈性
這樣的高標規範確實能製造出品質穩定水準極高的量產品沒錯
但也確實不把這樣的水準成本承認並分擔在自己頭上
所以我也換個角度看事情
>媒體的角度就像是
蘋果歐巴桑在殺到不行的夜市買衣服還一直跟人家殺價,利潤都薄成這樣了還在金錢上強人所難.
>但就我的角度而言只是
蘋果歐吉桑預算固定2萬買筆電還硬凹人家包膜記憶體升8G,感覺包膜和記憶體因為在筆電內看不到好像不用錢一樣,最後還要人家幫灌軟體,暖電池,擦乾淨他才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蘋果確實沒有故意要讓富士康成為血汗工廠,是不小心的

大家試想,台灣的一級大廠,有哪些真正符合台灣勞工工時法規的。大家說大陸政府專制,但是用政府法令強制企業大幅加薪,台灣政府敢嘛?調3%有何屁用,而且只有軍公教人員確保可以調3%,私人企業也不見得每間都調薪,給勞工實質加班費要多10%薪水都不難。
軍教人員恢復課稅,但為何又要調薪補回所需繳交的所得稅,那需要繳稅的你,政府或是企業老闆是否也應該一視同仁?
賺的錢勞工無法實質得到應有的回饋,幾乎都是高階主管、老闆賺走,稍微景氣不好,就要放無薪假、裁員,我們的法令,對勞工的保障真的不足,所以在私人企業上班的勞工,也是血汗工廠的一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