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NE wrote:
我記得9月左右IPH...(恕刪)
其實分享的重點.不是針對i4.而是如何知悉一件物件如果送回國內.之間會產生的關鍵..
例如您有可能想買個GF1或GH1(這是我啦.半年前買國內找14-45找不到.只好同日本人買)或者相機.
或者E-BAY的某個收藏品.而台灣不容易買到(以前我老婆.現在我女友.偶然間看到日本一個有趣的裝飾品.他看了半
他說很可愛.我不動聲色.完成了從和日本創作家接洽.到把他買回來.不動聲色讓此飾品出現在家中.所以..他變成我
女兒的媽.)..像我有一陣子還買日本奇摩上的佛像..至於水貨和公司貨的差異.那是另一位話題囉..有些物件台灣的
保固不若國外..個人也提到..如果您用價格來衡量..那當然很容計算..水貨和公司貨價差約四千..而這四千就是您是
否願意冒険的貼水...但如果用"效用"那就是主觀的判斷..您覺得沒價值的事情.另一個人不一定會覺得沒價值.
學過經濟學的人一定會發現.價格是最不重要的.那是一個結果.源頭是效用及模式.個人的重點是如何透過每一次的
機會.讓自己辛苦的過程學到東西..例如您買了一次..下次您會另外.學到如何寄原廠維修...如果報價.如何議價..這都
是有趣的過程...剛看到新聞..看到還有人可以進口登陸火箭..真想學學..這不知道怎麼進口的..中間有什麼環節
可以送5分了
雖然自己也幫人代購,但是hand carry部分其實經驗不算太多
匯差損失建議拉高1000元,因為金額大,一點小波動就差了好幾百
另外目前拍賣已經降到約25000,如果第一波23號之後的機子到台灣
價格還會在降,一旦降到24000左右,我個人是不想賺這1千多元,只要出個小問題,時間成本就划不來了
郵寄部分,不用賭了,這陣子90%都會被課稅
另外一人、一帳號、一張信用卡、兩機子,這部份限制,我個人比較保留。因為自己7/23訂的還沒被砍單
但是也確定有人被砍。
詢問客服,一整個不確定......
ipad價格已經不漂亮了,不適合*順便*補一點飛機錢,體積又大佔空間。香港版跟其他國家版沒有差異。脫手不易
ps.晚上沒那麼恐怖啦除非你想找特別的,才會去到*特別的*地方
香港人很晚睡,晚上9點跟台灣7點差不多,一堆人才準備下班或是回家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