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iphone 3gs在台銷售量

上線中 wrote:
窩這隻手機還真是讓人...(恕刪)


因為這麼一家大公司,每年就只推出一台,
別家單支很難賣的比他好,(這麼好賺要他出別機種就在說吧),
但同一年的手機加起來卻比他多。

阿比透咖啡 wrote:
台灣人對於3C的熱血的確是非常的瘋狂

就像本來有人可以賣我27000 32G

可是後來有人出價到28000硬是搶了過去

雖然我沒有買到,但是我是不會遺憾


網路上還有人賣到 16G 27000 呢,反正都已經一個月沒用 iphone 了,也不差那幾天.

中華要就賣,買不到大不了就先用別的手機,反正日子也是一樣這樣在過.

急著要買的人,如果不缺那幾個錢,網路上賣天價的人很多.

3C 的新玩具通常只有拿到前幾天有爽度而已,其實也習慣了....
回到生意經
這是apple在操作市場
1.賣方獨占,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2.以訊息壟斷維持需求暢旺。你不知道apple有多少手機要賣;他卻用預購及延後出貨來刺激買氣。
3.當然,手機品質與在手機市場的獨特性,叫許多人為他傾心。
skybright2135 wrote:
回到生意經這是app...(恕刪)

沒錯

其實這都市策略

人家鴻海現在的生產線都已經在走明年的新機種了
mikewang121 wrote:
沒錯其實這都市策略人...(恕刪)


鴻海的生產線目前還在生產3GS/3G
只不過目前生產的是中國聯通客製版...而非新版
松鼠 松鼠 搖一搖尾巴 兔兔 兔兔 拉一拉尾巴
老實說 其實 不貴

一之 一萬多而已



雖然 你要 繳 兩萬多 但是 其中 一萬 多 是可以 抵 通話費的


換算下來 其實 手機也才買 一萬多

skybright2135 wrote:
回到生意經這是app...(恕刪)



大大說的 太棒了


一定是 企業家 來的
isamu7d0111 wrote:
因為這麼一家大公司,...(恕刪)


別家公司如果一年只出一個型號,別說賺錢,公司早收攤了。

如果別家公司敢保證兩年半前出的手機,現在還可以升級到跟目前新型號相同功能軔體,公司也早掛點了。

目前用智慧型手機的人,買手機後平均每個月花多少錢在軟體、或音樂上,我想iPhone user 的平均花費一定超過他牌手機。

1 用過iphone 短期內很難再換其他手機,因為已購買累積投資的龐大軟體量大大超過手機硬價值,換手機的障礙會越來越深,
就像已經使用多年W系統的電腦要換Mac也是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軟體投資障礙可能少一些(對多數人來說)。

2 使用習慣更難改變,一旦有了極高的愉悅使用iPhone經驗後,短期內很難有對手讓iPhone user 願意放棄手上的iPhone退而求其次。

3 鮮度保持No1,這說法很新鮮吧,
你平均一年換幾隻手機?或一支新手機上手候,讓你慶幸擁有他的滿足感能維持多久?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一週?
這點iPhone無機能出其右,多數第一代iPhone 擁有者到目前都還滿足新鮮之中,這跟軔體可以同步升級和App Store的吸引力有極大關係,

小弟用iPhone之前一年至少換四隻手機,只要三大廠新鮮品一出必拜,iPhone 出現後只敗過一隻N82(綁約免費只好拿了),到目前為止
Palm Pre出現也去試過看能不能提起興趣購買,試過後算了吧,還是乖乖換3Gs。

iPhone用久了最大心得就是

進了iPhone使用領域就像到了拉斯維加斯,一切的錢財價值變成簡單的數字,
無限的滿足愉悅的感受使價值觀錯亂了,
別計較甚麼約可省幾十塊錢或幾塊錢,
或哪裡買會比較便宜?
小弟光皮套的不知不覺花費超過五百多快美金了
軟體結算下來付費超過六百塊美金(持續快速成長中)
音樂、電影嚴格來說與電腦共用就不算了。
ATT當然一個月繳約90美金,兩年半下來也不少吧,但是就算不用iPhone我還是重度網路用戶也只能省個20美金/月 吧。


口袋不夠深用iPhone會很辛苦,
就算口袋不夠深,也很可能買了iPhone後讓他慢慢黥吞蠶食你的小朋友,哪天回頭一望才知道付出的代價有多少,
但是快樂有多少呢?絕對滿足的啦!
我8/16號登記第二波預購,9/4才拿到機子,我想應該很多人在排隊拿機子,建議可以去各家中華電信留下姓名電話預訂排隊,不過可能又要排上個半個月以上吧!!
cklee wrote:
目前用智慧型手機的人,買手機後平均每個月花多少錢在軟體、或音樂上,我想iPhone user 的平均花費一定超過他牌手機。

1 用過iphone 短期內很難再換其他手機,因為已購買累積投資的龐大軟體量大大超過手機硬價值,換手機的障礙會越來越深,
就像已經使用多年W系統的電腦要換Mac也是會有很大的心理障礙,軟體投資障礙可能少一些(對多數人來說)。


同意 +1

這就有點像DSLR的玩家 一旦手上的鏡頭群越來越多 要跳槽就越來越困難

個人認為 apple 從來不是以硬體規格取勝 而是以軟體和介面為強項 (雖然phonedog拿3GS與Hero比 開網頁的效能3GS是比較快)
MACBOOK拿來打電動 會被大部分的其他NB慘電 卻有許多人為了使用OSX而努力開發OSX86

iphone挾著ipod<-->itune線上付費音樂模式,硬是在mp3的血海中闖出了一片天(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的唱片公司還不敢跟進)
appstore應該是iphone最大的基石-->
1。大量廉價/免費(品質卻又不錯)的app 讓使用者感覺上沒什麼負擔的購買 (ex:不過就是一杯飲料錢 不過就是一張國父)
2。再加上通常都是信用卡付款 付款更容易阿莎力(按下去就對了 輕鬆如意)
3。商場統一窗口,不像WM的軟體分散在各討論區、各家廠商自家網站,使用者沒爬文,沒google還不知道有出這個軟體
4。沒JB,迷版軟體使用不易 (WM幾乎所有的軟體都像windows pc軟體一樣 不難找到);又承1便宜,自然容易支持正版
5。itune也讓換手機時重灌這些軟體變得較容易
正版軟體積沙成塔買久了 讓人踏入之後很難再脫身

再加上不像許多WM的程式都會鎖機碼 家中只要一個人購買app 多半另一個人也可以合法使用 分攤之下app的費用更低廉
也更容易拉家人使用iphone(手機買了不用再買軟體) 一個家庭(包括男女朋友)的iphone數量 自然就容易增加

不論3GS的銷售會如何,個人認為iphone的佔有率應該會越來越高(畢竟不是每個買3G的使用者都會換3GS)

ps:如果itune跟台灣唱片業合作,一首歌NT10~30/一首MV NT30-100, 應該對kkbox是個衝擊,對android market就更不利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