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本文已刪)-勿點- iPhone 11 Pro Max 相機對比 三星S10E / SONY RX100M7開箱評測

yuxian wrote:
至於Deep Fusion夜景純淨度跟RX100M7一吋相機來比
其實我覺得各有優點跟勝出的地方~

感謝分享實測

有少數幾張M7確實是手震糊了
但我認為這是Sony錯估自家OIS能力,Auto給出過低快門導致
又或者說M7的OIS還是太弱,O家M4/3旗艦的5軸早就能手持好幾秒

然後RX100M7的Auto就算有多框
拉不開跟1/2.55"的差距,其實就已經算是輸了

一部分原因就在於20MP實在過高
最早RX100剛面市時,當時市廠高階DC還在1/1.7"
但高ISO的部分1" 20MP就已經拉不開跟1/1.7" 12MP的差距
那時我就抱怨過1"放上20MP太多,應該降成12~16MP
畢竟Sony APS-C微單也還在16MP而已
但更讓我沒想到的是,歷經7代的1" 20MP高ISO幾乎毫無成長

20MP在光線充足時有解析度優勢,低光時則成為短版
原本RX100系列有F1.8大光圈彌補,但來到M6、M7光圈縮小
所以變得非常難拍出高畫質,雖然功能給的非常多
但要找出畫質最佳的組合還是很困難,已經不適合一般用戶
SKAP wrote: ... 但高ISO的部分1" 20MP就已經拉不開跟1/1.7" 12MP的差距
那時我就抱怨過1"放上20MP太多,應該降成12~16MP
畢竟Sony APS-C微單也還在16MP而已
但更讓我沒想到的是,歷經7代的1" 20MP高ISO幾乎毫無成長...

...所以才會肖想相機是否有可能向手機大廠”取經”啊,片幅不用大到1吋,1/1.7也可以,

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至少有20MP(裁切或縮圖空間永遠不嫌少),ISO表現能有
多好不敢指望,目前表現已經很偷笑,倒是用途更平常廣泛的HDR的校調與處理速度,
也像目前延遲可接受的狀態就好;現在iPhone 11以及Pixel 4都已經上市了,或許對純
手機族而言算是有感昇級,但在我看來花個幾萬”就這樣子喔”實在是誘因不足,同樣的
錢無論是去入機身丶鏡頭或DC...都已經不是入門等級了!

假如現在的手機Ai可以和相機的光學結合有多好,我當然知道這是”痴心妄想”,但產品
的創新與躍進往往不就是這麼來的?假如以前很多被手機淘汰的DC,可以打著水果或
辜狗招牌重生...我應該會樂於入手這台相機(而非手機).
Hermitissimo wrote:
...所以才會肖想相...(恕刪)


手機目前已經取代我的筆電除了office外已經可以完全處理上班的資料了 XD

以每天使用十小時以上 XD
手機上班處理事務、娛樂、通訊、社交、導航、查詢、拍賣、外送、交通

甚至連我分享文有寫錯改正資料都可以用手機修改。

現在還附帶好用的全天候拍照

很值
是我寧可拋棄DC也要買一隻好一點的手機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都是幻想進行曲啦,單論手機功能我現用的iPhone X已經夠用有餘,所以不會

因為手機的照相功能去換掉手機(合約還沒到期咧...),這筆預算還是會優先投資攝影
器材,一台全新的90D機身已經入手也是3W多,就個人立場而言會比較合理罷了;

至於之前跟你聊到的Note 11+...,要我和女王都放空專心去看還要再等等,沒意外的話
應該就是它了!
Hermitissimo wrote:
假如現在的手機Ai可以和相機的光學結合有多好

這不算癡心妄想,而是要給相機廠時間整合

好比RX100M6的多框high已經可以連拍12張20MP照片
並短時間內合成出無鬼影的照片,這運算量可不輸目前旗艦手機
只要導入HDR概念就能大幅提升寬容跟手機PK

但現階段嘛...方法就很有限
1.開HDR拍攝,但我知道為何HDR Auto效果那麼小了
因為我有一天全程開HDR 6ev外拍,結果只要有路人幾乎都鬼影...
原來HDR Auto效果那麼弱就是怕合成失敗

2.降0.7ev,然後DRO開最大lv5
這樣可以稍稍加強亮部細節,然後暗部也不會太暗
不過還是完全不能跟手機HDR比討喜程度

3.老方法拍RAW回家後製,單張就能有不錯HDR效果
更甚者可以連拍不同曝光RAW合成更高寬容的HDR,但就是很花時間
不過目前LR已經可以支援用手持連拍的RAW合成出無鬼影的照片
不用上腳架已經算是大進步了

yuxian wrote:
很值
是我寧可拋棄DC也要買一隻好一點的手機

手機當然是現代人必備工具
不過性能開始過剩之後,其實便宜的機種也足以勝任所有工作
好比我的U11+不過是S835前前代高階處理器,但目前也都夠順
更不用說一堆S855機種賣到1萬元左右

至於拍照,我一直都是多機互補的概念,沒有誰取代誰的問題
例如目前就是打算入手有超廣角的手機彌補這焦段缺塊
畢竟單眼好的定焦超廣角鏡隨便也都破萬元,還很大一顆不方便隨身攜帶
所以花個1萬多買支有超廣角的手機,就算畫質稍差也還是勝在方便性

而高倍變焦則還是交給小DC就好
至少RX100M6望遠不輸M4/3或APS-C微單搭配KIT望遠鏡
光這點我就覺得物有所值
這是以前花不少學費玩過一輪微單搭望遠鏡的心得
不比不知道,SONY RX100 M7也算是DC界佼佼者了,要價也不斐
在現在手機拍照強大的演算法面前,居然在很多地方都被比了下去
真的顛覆我對相機跟手機拍照的印象
感謝樓主細心的比較分享
20202020
fox0724 wrote: ... 不比不知道,SONY RX100 M7也算是DC界佼佼者了,要價也不斐
在現在手機拍照強大的演算法面前,居然在很多地方都被比了下去....

這方面可能需要稍微澄清一下...Yuxian兄的Agenda很清楚也很直白,主要
就是比較”無腦全自動“模式下的表現,不過高階DC買來是不是每個人都這麼用的...
那就見仁見智了;因為有了超級方便又無腦的手機,通常還會額外再帶高階DC的,
或許互補的拍攝需求才是重點,只是後者的知識與技術門檻都蠻高的,跟手機比的
也不是”乍看之下OK”的基本要求,而是為了符合自己特定的拍攝目的(尤其實體光學
的焦段特性),自動模式不過是DC的一部分而已(如同拍照也只是手機的功能之一).
Hermitissimo wrote:

這方...(恕刪)

高階DC演算法不行,
也就是直出不行,
不管多會操作,
複雜光線光線爆掉的還是會爆掉、
不足的還是會不足,臉黑的還是臉黑。

是不是還要再加上,
自備高階閃燈補光、
自備電腦修圖..........

這門檻不只是技術培養,
還有機身以外的硬體需求,
後製作也是另一門學問與時間。

這門檻,真的不是普通的高,
然後有沒有發現,
連相機版都有寒冬的感覺了,
新機討論也熱不起來了,
剩下老屁股不是不發聲,就是混戰。
跟日常生活用品比人氣...這基數差太多不用比了!

就連幾年前可以很有把握地講1吋機“畫質碾壓手機”,現在支支吾吾地得條件列一堆;

目前實體光學的焦段優勢還算是在,但沒那麼”保險”,否則Sony不會明知高倍變焦畫質
衰退光圈又小,不見得適合1吋機,但為了突顯相對於手機的優勢硬著頭皮還是上了!它
最大的敵人不是相機對手而是手機;我覺得Yuxian拿來這樣比並非歷史上的偶然,有其
長期的合理性!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