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本文已刪)-勿點- iPhone 11 Pro Max 相機對比 三星S10E / SONY RX100M7開箱評測

文章刪除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一吋根本不過彌補演算法啊……拿A6400+18-105G好了
eason890904 wrote:
一吋根本不過彌補演算法啊……拿A6400+18-105G好了


APS-C
我只有SONY NEX 5R
跟富士X-T30
鏡頭kit以外有10-24 F4
35 F2

鏡頭的話比較好的在M43
12-32 F2.8
45 F2.8 Macro

不過我頂多拿X-T30+kit比,
片幅差太多,鏡頭就不要太扯的來比了。
手機的鏡頭組這麼小又擠,
等於比相機的kit更爛了,
所以單眼拿Kit比也不算什麼讓步就是了。
頂多讓讓光圈吧 XD
順便看看如果不投資鏡頭光是機身+Kit的差距。


而且大白天的話,其實大光圈並不吃香。
可以縮光圈的DC/DSLR反而會減少大光圈所造成的光學折損。
這也是為什麼我用kit來試了。

另外拿35 F2除了我拍測試照會出現焦段的麻煩外,淺景深更極致也不會吃香到哪裡去。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eason890904 wrote:
一吋根本彌補不過演算法啊……拿A6400+18-105G好了

???
18-105G恆定光圈F4
連1"DC的24mm F1.8都打不太贏

因為F2.0、F2.8、F4.0每一級進光量都翻倍,拍出來亮度翻倍

也就是說1"DC的24mm F1.8會比A6400+18-105G亮4倍
A6400+18-105G需要ISO拉高2級才能有相同亮度

所以1"DC如果ISO 800,A6400就需要用ISO 3200去打
1"DC如果ISO 1600,A6400就需要用ISO 6400去打
1"DC如果ISO 3200,A6400就需要用ISO 12800去打

APS-C片幅雖然比1"大,但也不是跳2級ISO還保證贏
想要壓倒1"DC,A6400只能配新出的那顆16-55G,恆定F2.8

不過手機還是受限體積,感光元件太小
又要維持單畫素面積,1/2.55"這幾年一直停留在12MP
要是把手機的演算法套到1" 20MP或是APS-C 24MP上面
那可就非常恐怖了,尤其現在Sony的感光元件也都能高速連拍
1秒連拍20張個人覺得平常用途不大
但如果拿來疊圖加強畫質就完全不是同一個等級
SKAP wrote:

???
18-10...(恕刪)

所以講真的,在先進演算法出來以前,
相機的升級慾望實在很低。

寧可投資鏡頭,等先進演算法的機身出現
20202020
Devin1927 wrote:
哇,看起來 deep...(恕刪)

不是假的

是連拍得到的不同偏移畫面取得更多資訊

然後組成更高解析度的圖像

這個你去研究相機拜耳陣列就知道了

跟1080P超解像成4K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13.2 beta2有個新功能很好玩,
應該說新的設置~
還是我後知後覺?

譬如當使用主鏡頭26mm時會順便擴展畫面以13mm取景,
此時13mm的取景會想辦法對齊26mm畫面,
這是過去就有的功能。

現在發現如果13mm對不齊的狀況
(可能離物品過近導致視差太多)
這時候超出畫面的取景就會慢慢黑掉,
然後變成全黑。只留下26mm的視野取景。

當13mm又再度可以對齊26mm畫面時,
13mm超出取景的畫面會慢慢由黑呈現出對齊的超廣取景效果。



實測好像是靠距離判定,靠太近會直接黑掉13mm的超廣取景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13.2 beta2...(恕刪)

如果是近距離的話
麻煩看看13mm跟26mm的最近對焦距離是否有差很多
因為不少3鏡手機的超廣角(低於20mm)因為體積限制
導致超廣角的最近對焦距離都非常遠(幾乎都是拿來拍景,沒用在近拍)
所以可能當手機發覺已經不在超廣角的對焦範圍時,就自動關閉

這就好比iPhone雙鏡剛出來時,很多時候遠攝52mm也無法啟用
例如低光or距離太近,都只能用主鏡頭數位變焦
文章刪除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