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iphone 電源線的秘密 (更正版)

我有三條原廠線材
1.原本附的
2.店家買拆機版的線材
3.apple官網買的

三條用到現在1年
最常用的還是原本附贈的(每天都會用)
一條是放在車上(使用頻率開車才會)
一條放在包包接行動電源(最少用)

到目前都正常

我使用過的3GS,iPad2,4S,與外面買99元的

傳輸線現在都好好的,應該沒那麼不堪

有的已經用了三年多了現在還在服役!

amork5441 wrote:
小弟我使用IPHON...(恕刪)


這種貼文 我不信拉
哈哈哈
剛從蘋果直營店回來,一開始的小姐一直說這是人為外力造成不在保固內,後來她叫來店經理。 店經理拿起來一看就說「啊,這很正常的缺陷,馬上給你換。」
我iPhone5兩條原廠線用快一年了都沒問題
樓主運氣或使用方式不好吧

不過蘋果的線材為求節省成本稍有簡化也是真的
2007年iPod搭配的線材
接頭處兩側可按壓
比較穩固 好用不易壞 現在還服役中

2010年的iPhone4
接頭就是單純彈簧結構了
省掉些零件 整體廉價感大增 雖還沒壞 但也不太愛用

真的是越做越爛
根本和使用習慣無關。

我接dock的線,從不插拔,照裂不誤。

線皮材質爛才是原因。
說實在的~

NT : 690 相較於其它廠商的線材得確算的上是「高貴」

摸著良心說,雖說是環保材質,但以APPLE的產量要壓低成本應該也是可以預期的!

合理的認知APPLE這條線的成本控制在100元以下應該是合理的估算。

或許有人會說專利、研發...成本難道都不用算進去嗎?

那我們再來評估一下他的功能性、相較於前一代除了體積變小似乎也沒有多其它令驚奇的功能,不是嗎?

一樣都是傳輸資料、充電的功能而己,雖說了體積變小對電子產品來說一直都算是重大的突破!

但相較於市佔率也很高的MICRO USB來說也並也有小到多少不是嗎?

再加上,相較於前一代的傳輸線比較來的確是「看起來」有弱一點,

插拔的順手度上來就又差更多了,新一代的傳輸線對一些手指比較大的男人來說的確是「滿不順手」的。

主因是又小、表面又太光滑沒有一個明確的「著力點」。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有些時候為了視覺上的設計美觀會犧牲掉一些實用性。

如果今天這條線的售在是在290~350之間的話,我會覺的大家請閉嘴吧!

一般副牌跟正廠差3倍的價差也算是合理可以理解的程度,也就沒什麼好戰的了。

但今天一條正、副牌的線幾乎一樣的功能,價格已經是有 「6~7倍」以上的價差了!

那麼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也是可以合理預期這進7價的差額,

如果因為設計上的需要少了一點的實用性那麼我想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接受,

那再相對的來說犧牲掉了實用性、至少可以合理的去要求產品的「結構強度」吧!

一般人會買原廠不就是會期待原廠的卡耐操、擋卡久。

今天我多花了6倍的錢、為了設計犧牲掉了實用性、回來還要像人家台語說的「那列顧阿嬤列!」在使用。

我想這也是樓主為什麼會戰這條線的原因了。

就是老子多花一堆錢、既沒有很好抽拔的手感、沒有耐操好擋的產品結構...

對於APPLE來說我個人覺的這條線只是剛好及格而己。

APPLE今天如果追求的市場定位如果是「及格就好」,那它還是蘋果嗎?

而會選擇APPLE的人我想價格的因素大多不會是在考量的第一順位,我想大多主因就是他的設計就是值這個價錢,在使用新一代產品的時候心裡就會想說「幹,這實在是太屌了!」值,太值了。

差別是在於拿到新一代的傳輸線時心裡想的是「幹,這實在是...還有進步的空間」。聽出來了嗎?

--------------------------------

以上總結 : 不爽不要買。

但是實在是又衷心的希望他可以更好,所以不得不出來說一下一些不同的聲音,以上。
harleypoka wrote:
說實在的~

NT : 690 相較於其它廠商的線材得確算的上是「高貴」

摸著良心說,雖說是環保材質,但以APPLE的產量要壓低成本應該也是可以預期的!

合理的認知APPLE這條線的成本控制在100元以下應該是合理的估算。

或許有人會說專利、研發...成本難道都不用算進去嗎?

那我們再來評估一下他的功能性、相較於前一代除了體積變小似乎也沒有多其它令驚奇的功能,不是嗎?

一樣都是傳輸資料、充電的功能而己,雖說了體積變小對電子產品來說一直都算是重大的突破!

但相較於市佔率也很高的MICRO USB來說也並也有小到多少不是嗎?

再加上,相較於前一代的傳輸線比較來的確是「看起來」有弱一點,

插拔的順手度上來就又差更多了,新一代的傳輸線對一些手指比較大的男人來說的確是「滿不順手」的。

主因是又小、表面又太光滑沒有一個明確的「著力點」。

當然我們可以理解有些時候為了視覺上的設計美觀會犧牲掉一些實用性。

如果今天這條線的售在是在290~350之間的話,我會覺的大家請閉嘴吧!

一般副牌跟正廠差3倍的價差也算是合理可以理解的程度,也就沒什麼好戰的了。

但今天一條正、副牌的線幾乎一樣的功能,價格已經是有 「6~7倍」以上的價差了!

那麼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應該也是可以合理預期這進7價的差額,

如果因為設計上的需要少了一點的實用性那麼我想大部份的人都可以接受,

那再相對的來說犧牲掉了實用性、至少可以合理的去要求產品的「結構強度」吧!

一般人會買原廠不就是會期待原廠的卡耐操、擋卡久。

今天我多花了6倍的錢、為了設計犧牲掉了實用性、回來還要像人家台語說的「那列顧阿嬤列!」在使用。

我想這也是樓主為什麼會戰這條線的原因了。

就是老子多花一堆錢、既沒有很好抽拔的手感、沒有耐操好擋的產品結構...

對於APPLE來說我個人覺的這條線只是剛好及格而己。

APPLE今天如果追求的市場定位如果是「及格就好」,那它還是蘋果嗎?

而會選擇APPLE的人我想價格的因素大多不會是在考量的第一順位,我想大多主因就是他的設計就是值這個價錢,在使用新一代產品的時候心裡就會想說「幹,這實在是太屌了!」值,太值了。

差別是在於拿到新一代的傳輸線時心裡想的是「幹,這實在是...還有進步的空間」。聽出來了嗎?

--------------------------------

以上總結 : 不爽不要買。

但是實在是又衷心的希望他可以更好,所以不得不出來說一下一些不同的聲音,以上。...(恕刪)


不過是一條線。
從三代nano上市至今,這條原廠線都沒換過
算一算也用了5、6年有了吧,外觀除了比較髒以外,一點破損也沒有
看到另一篇更讓人笑一下,好好的線把它扭成那樣再來說不耐用
根本使用者習慣問題

我覺得使用習慣有差耶!
拔的時候儘量抓這頭別扯線。
我會加工,平衡施力點、好拔,又美觀!
  • 1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