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1980年代另一個崛起的作業系統異數是Mac OS,此作業系統緊緊與麥金塔電腦綑綁在一起。此時一位全錄伯拉圖實驗室的員工Dominik Hagen訪問了蘋果電腦的史提夫·賈伯斯,並且向他展示了此時全錄發展的圖形化使用者介面。蘋果電腦驚為天人,並打算向全錄購買此技術,但因伯拉圖實驗室並非商業單位而是研究單位,因此全錄回絕了這項買賣。在此之後蘋果一致認為個人電腦的未來必定屬於圖形使用者介面,因此也開始發展自己的圖形化作業系統。現今許多我們認為是基本要件的圖形化介面技術與規則,都是由蘋果電腦打下的基礎(例如下拉式選單、桌面圖示、拖曳式操作與雙點擊等)。但正確來說,圖形化使用者介面的確是全錄創始的。
原文網址: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6%93%8D%E4%BD%9C%E7%B3%BB%E7%BB%9F
zmarth wrote:
如果不是Jobs我大概還在用這些鬼東西(恕刪)
老實說...不可能lol
如果沒有愛迪生,難道現在大家都還在點蠟燭嗎?
當然你會說,當然還是會有燈泡,只是會晚一點.
但是是晚多久呢?沒記錯的話,愛迪生那個時代就有另一個類似比爾的人在跟他較勁.
名字我記不得了,他們一個玩直流電,一個玩交流電.
所以沒有愛迪生,另外那個偉人照樣可以點亮世界.
在古代,每個大陸無法交流,但還是出現了各種相似的東西.
樂器是最明顯的例子,由此可知,沒有誰就會沒有什麼東西,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的假設"
而且不要以為偉人出現推動某些東西就代表時代進步.
歷史這種東西是沒人說的準的,搞不好沒有燈泡,會直接跳某種技術.
有了燈泡,市場需求被佔走,自然某種技術就不會發展出來.
現在滿街燒石油的車在跑,要是沒有石油汽車工業,
人類的交通需求還是在,會直接發展甚麼?
搞不好另一個研究飛行的偉人,就這麼一路發展出平民飛行,交通規劃也以飛行為主導
時代到底是進步還是受牽制?
沒有汽車搞不好直接變飛行器
沒有CRT搞不好可以更早可以用LCD
沒有電話搞不好更早會有網路
沒有數據機搞不好更早有ADSL
沒有ipad,iphone,ipod,會有什麼鬼東西出來?誰知道!
另外,像東西方繪畫,差異就很大,東方講究意境,西方講究理性.
東方繪畫根本都是錯的,但就是有它的意境.
西方繪畫都講肌肉講透視,整體看起來很屌.
發展到近代都還是一樣,你看西方的ACG,都很寫實技術性很高.
東方的ACG,就是鼎鼎有名的二次元文化,一大堆"錯誤",但就是讓某些人愛的要死.
如果東方有某個偉人,勇猛的就是在古代給東方帶入了理性的創作法.
讓那些畫錯的人都畫對了,那水墨畫,甚至東方漫畫搞不好就根本不會發展起來.
然後你難到要說,沒有這個偉人,搞不好到現在東方繪畫還在畫那些不符合人體構造的鬼東西嗎?
以Apple公司來說,當時如果Apple電腦打贏IBM,會怎樣?
搞不好Mac就跟PC一樣醜,因為他沒有必要變美來在市場上生存.
危機就是轉機,所以相對的,成功相對的也就失去了轉機.
轉機會是什麼?沒有人知道.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