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入手iPhone X - 期望它牌都不要用臉部辨識

yuxian wrote:
阿我另外一隻手機就是iPhone8 plus
我開箱簡評文應該還活著吧 XD

況且我是用厚紙板遮住紅外線的
你紅外線是多會穿透啊 XD


是不是我講的太技術了您沒看懂?

依照目前有的資訊,Animoji 同時運用了影像處理(FaceTime camera)+ 深度辨識(TrueDepth module),基本動作可由影像處理提供(FaceTime camera),而深度辨識(TrueDepth module)則是增加細節及即時性。

麻煩您臉部要入鏡啊,這樣才能辨識使用 TrueDepth 與不使用 TrueDepth 的延遲差異,感謝。

這就像是 GPS module 已經能提供高程資訊(海拔),為什麼高階手機還要加一顆相對氣壓感測 IC。或是像 G-sensor 已經可以做到加速度以及重力方位運算,為何還要加陀螺儀透過加入角速度來增加 inertial measurement 的流暢與精準?
Edwin wrote:
基本動作可由影像處理提供(FaceTime camera),而深度辨識(TrueDepth module)則是增加細節及即時性。

麻煩您臉部要入鏡啊,這樣才能辨識使用 TrueDepth 與不使用 TrueDepth 的延遲差異,感謝。


臉部沒入鏡怎麼看的出來Animogi還有效果?
微笑等細微動作都還有

對了你怎麼不去買一隻iPhoneX自己試試看?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jourrain wrote:
這不是蘋果版嗎?怎麼一直跑來推銷自己用的手機很順,很先進,什麼都是第一,一直強調蘋果iPX的FACE ID很不方便?
你們都愛跑到隔壁鄰居家,然後對著他說,你這個椅子擺這樣不好看,你這樣裝潢動線很不好,你們家天花板好醜?
實在是很無言的一群,你們對他牌的愛到底跟蘋果版的使用者有什麼關係,真的很無言耶!

我也不懂
可能有些人會曲解別人的語意
或是心思比較細膩
覺得字句都在被嗆
為了要爭個輸贏
會把邏輯打亂一直在那邊繞圈圈
臉部辨識跟螢幕下指紋辨識如果同時有 成本因該會比較高當然手機價格就會比較貴 如果哪天都技術成熟 我會選擇指紋辨識 因為臉部辨識就是要跟手機面對面這點我就覺得麻煩!
yuxian wrote:
你要不要回頭看開版的文章?

臉部辨識解鎖就是臉部辨識解鎖

今天你鍵盤薄膜的跟機械的都還是鍵盤
功用是一樣的

3D感測還是只能臉部解鎖還能幹嘛?
最後也是臉部解鎖
這樣就可以公然選戰安卓不要用喔?


這您就需要加強一下相關技術知識了。
1. 單純影像處理的解鎖,用簡單技術即可騙過手機。
2. 暗處無法使用。
3. 特徵點不足因此無法運用於安全性要求較高的金流處理。
4. TrueDepth 還運用到其他部分,包含拍照時的淺景深演算處理、Apple Clips app 也拿來運用做即時背景取代等等。

https://www.theverge.com/2017/11/9/16628774/apple-clips-2-app-update-iphone-x-selfie-scenes-icloud

以我一個業餘程式開發者個角度,這個模組可以完成很多有趣的應用。

如果您覺得 3D 感測一點都不重要,那我們來打個賭,看未來其他家旗艦是不是也會追這個功能,好不好?賭一支 iPhone X 好嗎?

yuxian wrote:
臉部沒入鏡怎麼看的出來Animogi還有效果?
微笑等細微動作都還有

對了你怎麼不去買一隻iPhoneX自己試試看?


以一個電子業工作了幾年的小工程師角度,頭三個月生產還沒到完全穩定的時期,所以我都不會趕第一,等到生產穩定再買,組裝瑕疵比較不會遇到。等我開箱了請多來捧場啊。

另外我指的入鏡是說,影片要包含您的臉跟手機畫面,才看得出即時性的影響。感恩。
Edwin wrote:
這您就需要加強一下相關技術知識了。
1. 單純影像處理的解鎖,用簡單技術即可騙過手機。
2. 暗處無法使用。
3. 特徵點不足因此無法運用於安全性要求較高的金流處理。
4. TrueDepth 還運用到其他部分,包含拍照時的淺景深演算處理、Apple Clip app 也拿來運用做即時背景取代等等。


第一二點你要不要翻翻看我前面都有提到過了
別一直忽略別人說過的缺點好嗎?

我強調不只一篇文章了
怎麼你們打牆到一直覺得我不知道

第3點不就Face ID優勢

第4點單鏡頭AR就能判斷人在哪裡
當初hTC m8也能夠置換背景
不然一堆單鏡頭手機的景深置換怎麼來的?
純單鏡頭就能置換背景跟演算淺景深
別以為別人都沒用過好麻 0 0
安卓一堆手機淺景深都是單鏡頭演算的
根本也不需要深度感應器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Edwin wrote:
以一個電子業工作了幾年的小工程師角度,頭三個月生產還沒到完全穩定的時期,所以我都不會趕第一,等到生產穩定再買,組裝瑕疵比較不會遇到。等我開箱了請多來捧場啊。

另外我指的入鏡是說,影片要包含您的臉跟手機畫面,才看得出即時性的影響。感恩。


那你慢慢等生產穩定吧
我也是覺得明年才會穩定

我拿很多人對我說過的話送給你
沒有買就不要來酸

抱歉人醜不入鏡
等你買來實測看看吧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晨曦遇曉 wrote:

在說Face ID...(恕刪)

很多都沒實際去了解
然後就把Face id說的好像很不方便一樣
yuxian wrote:
第一二點你要不要翻翻看我前面都有提到過了
別一直忽略別人說過的缺點好嗎?
我強調不只一篇文章了
怎麼你們打牆到一直覺得我不知道
第3點不就Face ID優勢
第4點單鏡頭AR就能判斷人在哪裡
當初hTC m8也能夠置換背景
不然一堆單鏡頭手機的景深置換怎麼來的?
純單鏡頭就能置換背景跟演算淺景深
別以為別人都沒用過好麻 0 0
安卓一堆手機淺景深都是單鏡頭演算的
根本也不需要深度感應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KxyWWWMvxo

要一直找影片幫助您了解您不了解的部分,有點累呢...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