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2009 wrote:
真是奇怪,明明大家都...但Apple好,壞,關大家什麼事?(恕刪)
真是吃飽太閒
iphone做幾吋螢幕關你什麼事?
我還蠻想問
你A6買了沒?
你F30買了沒?
你C CLASS買了沒?
比較那麼多
還不如有錢買一支手機來試試
試過再發文吧
[前面省略...] 大家參考看看...很有意思的文章...
談到設定新產品的目標時,Ive提到,蘋果的目標很簡單,就是要設計並作出更好的產品,若沒辦法作出更好的,就不做了。蘋果競爭對手很喜歡做出與眾不同的東西,或者要讓東西看起來是全新不同的,但這樣的目標是錯的。產品必須更好才行,這裡面有一些紀律要遵守,這也是驅動蘋果前進的主因。
蘋果過去的確會避開無法加值的產品類別,比如該公司從來沒作過遊戲機,甚至遊戲PC。該公司先前也沒跳入Netbook小筆電市場,而是直接走向平板路線。平板不是蘋果發明的,但由於設計得太好用,很多消費者都以為這個硬體市場是蘋果開創出來的。
iPod音樂播放器與MacBook Air超輕薄筆電也是如此,這些產品在蘋果推出之前都早已存在,蘋果只是加以改善而已。
關於產品的市場需求,Ive提到,蘋果不作焦點小組(focus group),這是設計師的工作,若要求一個無法看到明日機會的人來作設計,這就不對了。
這段話凸顯蘋果一直以來在產品設計的信心,換言之,消費者不夠資格來協助設計我們的產品,也因此我們並不需要消費者的協助。而省略了焦點小組這個步驟,也讓蘋果得以創造出史上最成功的智慧手機與平板。
關於如何知道做對了,Ive提到,蘋果的目標是簡單的物件,簡單到你想不出其他方式。但簡單不是指說乾淨整齊而已。若是作對了,用戶便可對該物件更親密專注,比如針對iPad剛推出的iPhoto應用,用戶可完全置身其中,忘了自己是在使用iPad。
[後面省略...]
另外大家有沒有看到 Siri, 除了英文, 現在越來支援越多語言, 一個普通的東西, 到了蘋果手裡, 可以把它改善的到其他競爭對手做不到的地步...
gunslingerh wrote:
簡單的說就是Apple有搔到大多數人的樣處吧。
玩過朋友的HTC後,我的感覺是,25歲以前會考慮買Android系統來玩玩看,因為讀理工的對這種刷韌體,改東改西東西比較有興趣。
超過25歲之後,我只希望找一隻穩定可靠,簡單好用,該有都有的手機,別給我找麻煩就好了。
每天坐捷運上下班,都會稍微觀察一下低頭族拿的手機,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分別有兩位拿Samsung 好像是S2的人,我見識到他們拔電池的流暢度如行雲流水,畫面一當,不到幾秒鐘就完成拔電池重開機的動作,有位男士還重做了好幾次,因為一職沒辦法恢復。
我心裡想,連SAMSUNG這種Android陣營第一名的品牌,做出來的都只有這種水準,對Andorid大大的失去信心。手機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讓人服侍。
說的對!說得好!有道理!給個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