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iPhone 12的設計證明 iPhone 11的設計失敗

mike18 wrote:
大家注意去比較一下這...(恕刪)


外觀還好最大問題是收訊,希望這代有解決
DADA7788 wrote:
外觀還好最大問題是收...(恕刪)


什麼收訊?
收訊有什麼問題?
惡魔推銷員 wrote:
 在手機產...(恕刪)



蘋果新品只有高級品
沒有所謂的平價產品
蘋果市佔就是十幾趴
沒有要吃另外八十幾趴

主力產品XR的設計
最重要的是
第一功能要到位 這點XR是有做到
第二使用者體驗 這點不太及格 因為厚重跟粗黑邊
又因為蘋果用戶基本要使用者體驗的人較多些
所以大多直上pro 所以XR 變成少了很多人買+少了很多人願意升級換機
所以蘋果XR賣到一半就促銷+調降 救買氣

所以 有了前車之鑑
12應該如何才不會一樣買氣低呢?
就是除了功能到位的設計以外
「使用者體驗也要到位
跟12 pro也要做出顏色以外的區別」
我覺得這次12體驗要比12pro出色的是重量的區別 
迫使人換機的使用者體驗上有6.1大螢幕+輕薄好握感(前年買11的都想換機了)
功能上也更到位 好螢幕 拍杜比影片 mage safe 除了一些暗環境的拍照輸pro  還有望遠鏡 以外 其他都有了

所以12不只可以賣高價
也應該不用再降價與促銷了

簡單說12的定位客群不能被12ro拉走太多
又要能有更多好的使用者體驗迫使人換機
mike18 wrote:
蘋果新品只有高級品
沒有所謂的平價產品
蘋果市佔就是十幾趴
沒有要吃另外八十幾趴

主力產品XR的設計
最重要的是
第一功能要到位 這點XR是有做到
第二使用者體驗 這點不太及格 因為厚重跟粗黑邊
又因為蘋果用戶基本要使用者體驗的人較多些
所以大多直上pro 所以XR 變成少了很多人買+少了很多人願意升級換機
所以蘋果XR賣到一半就促銷+調降 救買氣
 
官方定價賣到一半調降,是一年內嗎?還是新品上市舊品調降呢?
如果是後者,那Apple每年都在做,很正常。
 
你說蘋果沒有所謂的平價產品,可是實際上蘋果一直都有在推。
從早年的5C,用了舊CPU的方式,到後來的SE系列,當代CPU但是慢半年,這些都是。
iPad也是,即使忽略掉小尺寸需求的mini不談,大尺寸iPad仍有三種價格級距,官網還有10500元「全新iPad」還未開賣呢!這當然是平價產品。
其他像是手表也出了全新的SE,喇叭全新的mini,這些都是走平價路線。
 
XR和11,你覺得厚重所以體驗不好,但如果跟價格相當的Plus系列比較呢?差不多的價格,差不多的大小與重量,但是把螢幕從5.5吋升級到6.1吋滿版了,在OLED很貴的年代用LCD給Plus用戶新體驗,兩萬多元能買到全新手機,而不是那個4、5年歷史的i6 Plus相同體驗。
 
8 Plus首發799美金,5.5吋螢幕,202克。
隔年,XR首發749美金,6.1吋螢幕,194克。
至於OLED機種,都是999美金起跳....
 
如果都能接受更重螢幕卻較小的Plus系列了,我覺得要說XR體驗不好,說不過去。
頂多是說更貴的pro系列體驗會更好沒錯,但是價格也很嚇人。
尤其是對Plus系列用戶來說,如果是5.8吋的pro,其實螢幕寬度有點窄,很多plus用戶會覺得螢幕反而更小,如果買max那又更是貴上加貴,起價多了300美金。
惡魔推銷員 wrote:
 官方定價賣到一半調(恕刪)


當然是一年內啊
賣沒幾個月
官網就在首頁的頭喔
大大的降價促銷 各種換機方案
而且促銷很久喔
我想說蘋果什麼時候變得那麼俗氣
請問這樣不是設計失敗 什麼是設計失敗?

如果蘋果真的有平價產品
不會市佔那麼低喔
我之前有說過
在行銷裡面
SE MINI都是高級的定位跟設計
而且這些沒有多少人買
如果蘋果真的要出平價產品搶客
他不會出小螢幕
他會出大螢幕的手機
蘋果他不該也不會去出平價產品
庫克說的
『蘋果不出垃圾』就是這個意思
簡單說蘋果的定位很清楚
沒有要搶紅海市場
雖然蘋果有能力去搶下很多低端市場
但蘋果不會去搶低端的市場
這是一種定位 一種格調
這件事情很重要

XR設計失敗
第一
XR開始有X 一大堆人都被X吸走
X貴氣高檔又新鮮

『頂端客戶對蘋果很重要 但不是主力
他們要的就是新的 最強的 最大的 最有質感的 其他不重要』

第二
『其他普通人呢 比較重視規格與使用者體驗
但是 也猶疑要不要直衝頂規』
XR沒有PLUS寬 而且比較厚
總體設計沒有什麼亮點
FaceID的魅力沒有指紋辨識的強吧
而且吵得很久的瀏海 跟 3D touch 被拿掉了
所以6 6s 7 8PLUS的換機意願不高(不是沒有)
所幸
後來11的超廣角跟人像 應該有吸了一些人

總結一二
多了X頂規的產品 就要做雙亮點設計 不能只有X亮
如果沒有新技術功能規格成為亮點
更要利用設計的功力把產品的整體使用體驗拉上來
這樣才會有好的賣點

接下來講一個重點
基本上蘋果跟任天堂一樣
有著舉世最強的『創新設計能力』
把現今平凡無奇的科技
『XXXXXXXXXXXXXXX』!!
以上最後一句自己想
mike18 wrote:
當然是一年內啊賣沒幾(恕刪)

當時的舊機換新機促銷方案,不限XR吧!
高貴的XS系列也適用一起促銷說。

mike18 wrote:
如果蘋果真的有平價產品
不會市佔那麼低喔
我之前有說過
在行銷裡面
SE MINI都是高級的定位跟設計
而且這些沒有多少人買
如果蘋果真的要出平價產品搶客
他不會出小螢幕
他會出大螢幕的手機
蘋果他不該也不會去出平價產品
庫克說的
『蘋果不出垃圾』就是這個意思

呵....我們只是用了不同的形容詞罷了。
蘋果不出垃圾是指不出低價手機,大概就像是Android有一大票萬元不到的手機在搶市占吧!
三萬多起跳,XS MAX甚至達39,900,可以說是四萬起跳了,這些是高價手機,那以往兩萬多元的(只好用平價形容)難道就整個放棄掉嗎?顯然不是,Apple一直想辦法讓這個區間仍有最新的產品,所以在那個OLED很貴的年代,需要XR,需要11。

想想看,用習慣Plus大螢幕手機的用戶要換機,只能從XS MAX或XR挑一隻了。
XS MAX 64GB:NT$ 39,900
XR 64GB:NT$ 26,900
這價差高達50%....
mike18 wrote:
大家注意去比較一下這(恕刪)


XR買兩隻的我沒後悔呀 LCD螢幕保護我的眼睛,邊框粗一點扯設計怎樣怎樣 想引戰的戰力也太弱

結果XR跟11都是當年度賣最好的手機,果然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喜歡設計這麼差的手機
Jamlu39178 wrote:
XR買兩隻的我沒後悔(恕刪)


不過是果酸想引戰的一篇文
認真你就輸了
惡魔推銷員 wrote:
的XS系列也適用一起促銷說。


XS如我也有促銷的話
代表那一代整體都缺買氣
畢竟每年要出一款 不是每年都有黑科技
話說回來 『設計功力』就更重要了
就是因為設計失敗
所以要退到使用『行銷功力』
只是說蘋果的行銷功力超強的
各種科技的命名跟廣告 超有質感跟說服力
但這次行銷功力也破功了
整個退到降價求售
這真的是慘
所以這不是設計失敗是什麼?

在當時大家以為手機飽和
大家都不換手機

但為什麼蘋果還要降價大拍賣
因為要鞏固市場 要消化庫存

經過一番大拍賣後
果然賣得很好
也就證明不是大家沒錢買
而是你蘋果設計失敗
沒有辦法讓人有換機的慾望

OLED 的使用不是什麼大亮點
反而很多人不喜歡OLED螢幕
所以我說XR 11設計失敗跟使用OLED沒有關係

我覺得XR 11的設計亮點是大螢幕
可以讓像你一樣習慣大螢幕的人使用
也可以讓原本用小螢幕的人可以有亮點可以換機
本來有兩個尺寸 變成只有一個大尺寸
這樣也讓產品線更簡潔
但XR 11光有大螢幕還不夠!

很多人就像你說的 Pro大螢幕太貴了
所以主力本來就應該在XR這邊
XR的設計就更加的重要
XR除了螢幕大的優點 其他優點很少
所以換機的人少很多 所以賣不好

最後總結/

XR 11是主力產品
設計主力也必須在這邊
要設計得夠亮
也才能因應彌補黑科技的支應不足
讓產品能有很好的銷售

就像一般人常在唸的
『蘋果已經很久沒有創新了』

畢竟
蘋果最重要的是 『她是一家新創公司』
新創公司除了黑科技的研發
最重要的是產品的創新設計

『創新設計看起來簡單 可是有很深的底蘊』
它要能把使用者體驗做最深入的探討
它要能全面的把各種要素做最完美的融合
它要能在策略上分析輕重緩急最細最清楚
它要能大膽的在新科技上做預測與研發
.............

賣得好還只是基本的
大家想要看到的是
發表會上讓人驚奇的讚嘆
開賣的時候大家大排長龍的景象

所以
有沒有讓人驚艷
有沒有大排長龍
都沒有
所以這樣的設計有成功嗎?
mike18 wrote:
XR 11是主力產品
設計主力也必須在這邊
要設計得夠亮
也才能因應彌補黑科技的支應不足
讓產品能有很好的銷售
 
LCD還能怎麼有亮點?就是也跟進全面屏+FaceID。
12是拜OLED成本降低之姿,才有辦法在加價100鎂的情況下跟進12 pro。
 
當初在XR設計之前,庫克一道指令,中階產品設計師應該也很煩惱,怎麼在大家都全面屏的世代,幫700美元左右的產品跟進1000美元的產品特性,想了老半天就用LCD做,成功在700美元中階填上了產品。
 
到12時,庫克的指令仍是中階產品要做,設計師看了看各零組件成本,發現一點也不用煩惱,等12 pro設計師設計完成,拿來把外殼材質換掉,拿掉一鏡頭,RAM少一點,完成了!
 
所以你題目的「iPhone 12的設計......」
但實際上,iPhone 12根本沒有任何設計,純粹只是把Pro的材料換低成本貨而已啊!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