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d wrote:你這句話放在每一支手機上都一樣,等於沒講 當然不一樣, 台灣已經有3家電信公司買下毫米波的頻段, 頻率是多少Hz都查的到, 現在上市的5G手機, 支援哪一種毫米波也查得到。當然能100%的確定。
反正三年後我會記得回來看這篇的根據歷史經驗,不會有什麼缺陷,也不會有人覺得網路有何變慢跟影響都一堆人連 2ca 3ca 等等的都感覺不出來差別在哪了還會對毫米波有感?ProphetOne wrote:當然不一樣, 台灣已(恕刪)
ProphetOne wrote:沒有人能100%肯定...(恕刪) 5G不管sub-6或毫米波的雛型已經不會再變化了,再發展也與一般使用者無關(基地台製成的精進、cost down、加強主機散熱等)現在連台北、桃園、台中等大城的sub-6都還沒建置完善,明年就算這些大城的覆蓋率達到70%,縣市等二線城市呢?後年就算全台灣50%都涵蓋了.....偏遠地區呢?或許3年後覆蓋率能達到80%,毫米波能支援的地區有多少?要知道同樣大小的區域sub-6所需的主機數是4G的數倍,毫米波又是sub-6的數倍,不是每個人都住在信義區旁,更何況毫米波有用手就能夠遮蔽這個致命缺點最後⋯⋯現在最貴的iPhone 12在3年後還會不會賣?3年後依然最貴?不就是消費性電子產品,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我只知道3年後又到了我換機週期,那時應該會買當年發表的iPhone ?吧雖然很多人都說iPhone越賣越貴,但我是越買越便宜,6 256G 3萬4千多,8 256G 3萬2左右,12 mini 256G 2萬9,蘋果目前的好處是每年新機的基本硬體都一樣,pro多的功能對我無感(不會因為買pro就讓我變攝影大師)
因為管它三年後、還是五年後的理由都幫大家想好劇本與台詞了理由1:因為舊硬體追不上新系統更新,加上5G變得更快、更便宜、更普及了,所以我只好不小心又換了新的IPHONE,而且剛好有支援毫米波了,當然就會無縫接軌+無感啊理由2:因為全世界的窮人都找不到工作、到處都是自動化取代勞動階級的人機協作職缺,加上以前老師沒有教這個、家庭破碎、妻離子散,然後政府發放的無條件基本收入的預算花費很有限,所以我們只好改從貴森森的iPhone轉戰到安卓陣營了。一起來驗證未來的藉口會不會是如此
ProphetOne wrote:此時之後上市的5G手機,有那些是沒有支援毫米波? 或許都可能支援了吧!反正我是對毫米波的進度沒信心,而且行動網路首要還是得訊號要好,三年後iPhone12還是能撐著了,這種熱點限制流量的方案還想要幻想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