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大家記憶猶新,i6及i6 plus剛發佈沒多久,「掰彎門」事件就造成不小轟動,另外現在手機越來越追求輕薄,所以手機那個電子零件也就被設計得越加靠近,一個原本就外殼先天設計不良再加上擠壓變形之後壓迫到內部電子零件(觸控ic).
2.有些朋友藉著在觸控ic墊一張紙片,這個方法或許短時間可行,暫時使得被壓迫到的觸控ic應力得以些許分散,但要了解,多了一張紙片的厚度,手機內部空間會相形變小,只要手機再遭受外力擠壓輕微變形(有可能經常放褲子後口袋或輕微碰撞等),可能又會回復觸控螢幕失靈的情況或比之前情況更嚴重.
3.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我的情況用了一年保固到期了,故障情形現在才開始出現,難道這是阿婆的陰謀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因為ios版本都會不定期更新,沒有人會想越更新程式,手機的軟體操作速度越慢甚至lag吧!但依據物質不滅定律,軟體程式更新後使cpu及圖畫運算等相關單元運算速度越快,產生的熱量相對增加,手機內部溫度相對升高,內部電子零件受熱膨脹造成擠壓到的機率增高,再回到之前的原因第一項,造成更新到現在的ios 10.1.1後,有可能觸控失靈的機率會增加.
現在美國一些州已經有針對i6及i6 plus系列手機所發生的觸控螢幕失靈事件,對阿婆公司提出集體訴訟並由法院審理中,讓我們耐心地繼續看下去吧!
DiorHomme wrote:
我的 iPhone6...(恕刪)
navy95002 wrote:
最近自己也因為觸控螢幕失靈的問題大受困擾,上網看了一些文章及媒體相關報導,https://kknews.cc/digital/2lp529.html及https://kknews.cc/digital/pa8xrz.html,另外還有更多相關報導,從八月底有這種狀況的情形大增,主要原因不外乎下列幾項:
1.如果大家記憶猶新,i6及i6 plus剛發佈沒多久,「掰彎門」事件就造成不小轟動,另外現在手機越來越追求輕薄,所以手機那個電子零件也就被設計得越加靠近,一個原本就外殼先天設計不良再加上擠壓變形之後壓迫到內部電子零件(觸控ic).
2.有些朋友藉著在觸控ic墊一張紙片,這個方法或許短時間可行,暫時使得被壓迫到的觸控ic應力得以些許分散,但要了解,多了一張紙片的厚度,手機內部空間會相形變小,只要手機再遭受外力擠壓輕微變形(有可能經常放褲子後口袋或輕微碰撞等),可能又會回復觸控螢幕失靈的情況或比之前情況更嚴重.
3.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我的情況用了一年保固到期了,故障情形現在才開始出現,難道這是阿婆的陰謀嗎?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
因為ios版本都會不定期更新,沒有人會想越更新程式,手機的軟體操作速度越慢甚至lag吧!但依據物質不滅定律,軟體程式更新後使cpu及圖畫運算等相關單元運算速度越快,產生的熱量相對增加,手機內部溫度相對升高,內部電子零件受熱膨脹造成擠壓到的機率增高,再回到之前的原因第一項,造成更新到現在的ios 10.1.1後,有可能觸控失靈的機率會增加.
現在美國一些州已經有針對i6及i6 plus系列手機所發生的觸控螢幕失靈事件,對阿婆公司提出集體訴訟並由法院審理中,讓我們耐心地繼續看下去吧!
您好,辛苦您在大半夜打了這麼多字,但是小弟必須提醒一下,有很多訊息應該不是您想的這樣。您提到看了文章及媒體報導,但「顯然還不夠多」。而且這「觸控異常」的問題,國內外的討論也不是從八月才開始,是在今年年初就陸續出現(看這棟樓什麼時候開始蓋就知道了)。您在文章首段提到「主要原因不外乎下列幾項」,卻只提到觸控IC及軟體ios10,其實原因不只如此。
1. 彎曲門事件早在iphone6/6+剛上市就開始吵的話題,這一點您說對了。但是不一定是觸控IC,也有不少人換螢幕成功的案例,要修復觸控異常,這兩者方向不同。
這一篇是國外在教導如何修復Ghost-touching(鬼觸摸)的文章,是2016/5/30的文章。文章中提到的是有關排線的問題,在後續他還提到要用耐熱膠帶固定排線。
http://www.hcqs.us/blog/fix-iphone6-ghost-touching/
「There is an area designated for the flex cable in the rear housing or frame of the Apple device. Make sure that the flex cable sits firmly in this area to prevent damage. If the flex cable is damaged, it may have to be replaced.」
這一篇是國外在教導如何修復Touch Screen Not Working(觸控失靈)的文章,是2016/5/10的文章。這個方法是教導,先換螢幕,若無效就該換掉"觸控IC"了。
http://www.hcqs.us/blog/solve-iphone6-6plus-touch-screen-not-working/
「Sometimes iPhone 6 screen problems like flickering, frozen or unresponsive touchscreens can be due to a defective LCD. If the problems exists after iPhone 6/6 plus screen replacement , then it is time to swap out the Touch IC by disassembling and assembling the phone.」
2.小弟我是墊紙法的作者,但我提到的墊紙法並不是墊在觸控IC上,所以您提到的「觸控IC墊紙」可能是別篇,能不能引個連結?
小弟我在2014/9剛上市時就下訂的官網首批手機,平時90%的時間也一直都是放在褲子口袋中,但我也是今年2016/4月左右開始出現觸控異常。在2016/8自己拆機自救後,也一直維持同樣的習慣。我想請問您真的拆機看過內部嗎?其實裡面的空間並不會窄到容不下紙張。
我在提出墊紙法時,都是經過至少3~5天的測試無虞才發表文章,也一再強調過這方法不是修復,而是有機會減輕觸控異常的症狀。事後證明,有人試了墊紙有效,也有人無效。
其實每位分享經驗的人(手壓法、排線重接法、端子泡綿重裝法、膠帶包覆法、換觸控IC法、換螢幕法、噴端子防鏽劑法......),都是分享他們的修復經驗,有效無效都是相對的。世上沒有天下第一好藥,只有對症下藥。
3. 您提到軟體造熱(靭體造熱)問題,我之前也懷疑過這可能性,不過我真的沒想過什麼物質不滅。但別的不說,光這篇文章的前面已就有好幾位還停在ios8的時代且都是在2016/5之前就出現的觸控異常案例,故,我這個靭體造熱推論早就自己查過相關文章來打我自己的臉了。
最後,對於美方或是任何其它國家的集訴案,大多數人都是抱持支持,因為手機的「非人為異常、又非個案」不該由消費者承擔。因為我已經自拆過機身又過保,若真的有召回案Apple不一定會承認私拆過的機身,這一點我心知肚明。(會自拆是因為我就是要"現在"要能夠正常使用啊)
現在解決的方式是將主板拆下後,將絕緣膠帶疊6次,置放於2個觸控ic上方的方式,參考網址如下https://youtu.be/yUUfTzagkpo?t=2
觀察一下2個觸控ic的背面幾乎是之前墊紙2.0的相對位置
使用絕緣膠帶疊6次的方式到現在沒有再發作了,研判可能是因為i6 plus先前的彎曲門事件,造成觸控ic的焊點長時拉扯致斷損或接觸不良
造成不定時螢幕會觸控不良,所以現在將絕緣膠帶疊6次,置放於2個觸控ic上方,以避免觸控ic因為彎曲門的原因而焊點移位
主板拆下的程序有點複雜,看過上述網址的教學後若沒有十足把握的話請勿自行拆卸,避免零件裝不回去,另自行拆機亦會造成保固失效,請自行考量
navy95002 wrote:
墊紙2.0的方式雖然...(恕刪)
您好,謝謝分享,我看了一下您附上的連結,是這個月才上傳的,難怪之前沒看過。
這位仁兄是有apple原廠維修認證的技師,所以應該對這個touch disease的維修方法是相當正確的。
不過在看完您附上的影片連結後,我好奇的是這位仁兄他所談述的touch disease是「哪一種」?
所以我又考古一下這位仁兄的歷史影片,確認他說的touch diease是有gray bar(灰條)的型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b2itJlxZ0
灰條的觸控異常型式,在他的認知下是touch ic的異常,所以才會將膠帶疊6次墊在ic上,這處方對於ic焊腳異常問題來解,是蠻有理的。
MysterioX wrote:
小弟我在2014年10...(恕刪)
您好,您的手機症狀是有「閃白條」=gray bar,所以承上段所言,這是touch ic異常,所以是用touch ic的更換方式來解,我很佩服您有自行更換觸控ic的決心,而且是一個成功案例,很厲害,恭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