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10 wrote:
這不就是掌握規模經濟...(恕刪)
抱歉,失言了。
蘋果利潤高是事實啦,從財報可以看出。
蘋果的成本很高,也是事實,因為要獨立研發一條龍系統,可想而知要養多少工程師,而且還是美國高貴的工程師。
蘋果如果不賣低階機,市佔率還是不會上來,加上安卓已經成熟了,生態系佔85%,這真的是不容小覷。達到這種數字後,App生態圈會發生變化,選邊站的情況會發生在開發者身上,導致iOS的使用者缺乏應用而離開,最後跟MAC一樣剩下鐵果粉在撐。
遊戲是很複雜的app, 不是想移植就移植。如果iOS剩5%, 很可能會優先開發安卓,再考慮iOS,甚至無限期延後。
蘋果風光的表面其實危機四伏,大家可以慢慢觀察未來走向,蠻有趣的,比我們去評比手機性能有趣多了。
eurasia wrote:
寫軟體的工程師不用付...(恕刪)
您說的沒錯,蘋果的成本比安卓高很多,且又要滿足股東高毛利的期待,只好繼續抬高售價來賣。
BOM讓消費者看清真相也不錯啊,只是需要有智慧去判斷該花不該花。
iOS走向MAC這條路不遠了。
其實我門應該要慶幸免費的安卓起飛,讓普羅大眾用千元就能享受最新科技的成果。
不管你是果粉或卓粉,都應該高興才是。
當然Apple還是賺很多,但其他各家的手機好用的恐怕也沒比較便宜吧?我最近也常在看Android的手機,但拿在手上亂滑一通,我是覺得好用的機型,真的沒有便宜多少。更不用說,Apple的產品比較不會一兩年就立刻成為孤兒。
如果只是講電話,那當然就不要買iPhone啊。
講到暴利,我覺得台灣的代理商更暴利吧。不管是丹普、Dyson,這些產品只是代理進來,卻至少是以兩倍的價錢再販售。我還看過日本貨的銅壺,在台灣百貨公司以日幣數字當台幣賣,這種才是令人圈圈叉叉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