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aiwan wrote:
成大校長
現職
...(恕刪)
大哥....甚麼叫作資格??
馬先生 跟蔡小姐 他們的資歷都很差就是了嗎??
全台灣人想罵就罵 你是能怎樣呢? 還講到資格?
你有辦法就跳出來 跟全台灣人說他們都沒資格婊他嗎?
罵勒..我看打都會喔!
而且 台灣是有言論自由的...
那個校長可以跳出來說 APPLE 不環保
你可以跳出來說那個校長很屌.這邊的人有沒有資格罵他.
我為什麼不能跳出來說 你們兩個會不會都有問題阿?
所以如果從相對的觀念來看環保的話,賈柏斯不見得因為沒有發明可用一輩子的手機就不環保喔.我們可以從蘋果最熱賣的兩樣商品談起:
iPhone:大家應該還記得,沒有iPhone之前,其他手機大廠是怎樣看待這個市場的,多一個功能就出一支手機,當時常聽到的是這台手機可以聽音樂,這台手機可以看影片,這台手機可以有什麼特殊遊戲等等,新造型一支,新功能再一支,沒完沒了,搞死消費者也不環保,直到 iPhone這樣軟硬體結合的概念推出,抽屜裡面沒用的手機少了,因為iphone本身就是一個變形金剛,他給你一個完整如電腦般的硬體,搭配各式各樣創意的軟體app.讓這手機擁有無限創意的多功能,當時iPhone陶笛版推出時連蘋果都不知道原來她的iPhone可以這樣搞,所以啦,裝了吉他軟體變成吉他,裝了電子書軟體看電子書,裝了調音軟體變調音器,裝了調號查詢軟體就不用再用一本書了,裝了影片軟體看影片等等等無數的功能,只在一個平台上執行,只要這平台硬體夠完善,軟體創意全球開發者提供,就變成了一個生態系統.如果一定需要用手機,如果一定要用手機完成身邊周遭的一般事務,這樣的邏輯相對於原本Nokia SE 的概念環保多了.當然啦製造手機的過程不見得環保.但如果一定要的話當然選擇較環保的方式啊,重點是iPhone這生態體系也間接影響這些手機大廠學習模仿,因此整體來說,Apple至少對手機如此不環保的生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進而走向較為環保的生態.你總不能說連尿布都不用吧.這絕對是貢獻.
iPad:這個裝置目前當然賣的沒有比iPhone多,不過大家一樣可以想想,你有了iPad了以後,你印出來的紙張少了多少,如果你心中有個粗略的答案,再乘於全球iPad的銷量以後,你就可以知道iPad這樣的裝置出現後,地球少砍了多少樹,這世界上有什麼設備出來以後一次性影響砍伐樹木數量如此巨大,據我所知,好像歷史上還沒有真的出現過什麼東西可以有這樣的影響,光這一點就是無比的貢獻了.更不要說他的出現影響了其他廠商也做出類似相同的設備,當然有人說微軟早期的平板也一樣可以讀電子檔啊,一樣不用砍樹啊,但是切記:微軟並沒有成功的將這項送到消費者手上,影響當然有限啦.
更不要講像iPad這樣的設備出現後,其實市場上很多需要操控的設備某種程度的被取代,舉個例,製作電腦音樂常需要實體的Mixer推軌,ipad加上軟體控制就可以搞定了,以前廠商一代一代推出的節奏器,現在也透過軟體跟ipad多點觸控的介面結合起來了,工廠某些控制的設備也可以透過ipad與軟體結合來製作,漫畫可以線上出版,電子書可減少紙張印刷,等等諸多應用,舉凡你原來需要看的,需要操控的,都可以部分被取代(絕非全部),但光這樣的結果相對原來的環境就比較環保了.我猜黃校長應該有一台iPad吧,但是不知道他的辦公室是否還有印表機,影印機這樣的設備,也不知道當他有了ipad以後有沒有少印了一些東西.
黃校長也許對環保心急,也許對環保有期許,但是因為他是校長,他學問比我們一般人來高的高,賈柏斯這樣的人他對人類社會地球的貢獻也許並非如現在媒體如此偉大,但絕對沒有黃校長所言:沒有發明可用一輩子的手機或太陽能手機就沒貢獻的如此不堪.
就是因為黃校長的言論與事實誤差以及他個人的學術地位,三者交互的過程就引發現在的爭議.所以我前面有說,如果黃校長說蘋果製作工序相當不環保,賈柏斯沒有好好監督,這樣對環保沒貢獻,也許還比較符合實際(不過關於這點我也不是專業,無法分辨他是否工續不環保).
因此我還是必須強調,環保是相對的概念,不是絕對的.
以上內容純以媒體及網路所記載黃校長談話為依據評論,敝人無法查證黃校長是否真有該項言論,若黃校長言論並非如此,我對該評論的評論當然就是錯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