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雖然每次發表後反饋可能兩極,但預購總是不會讓人失望的 iPhone,這次 iPhone 17 系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搶到第一波?不管有沒有,這次我們在首批拿到機器後,自然是要來先做個基本且完善的體驗,希望讓有機器的人可以了解一下這次特色,還在觀望的話也能參考一下再做決定。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次 iPhone 17 系列算是歷代更迭中比較大的,除了某種程度取代 iPhone 17 Plus 的超薄 5.6mm 的 iPhone Air,像是 iPhone 17 Pro 系列外觀因應望遠相機、訊號散熱等因素,機身改為一體成型的鋁合金。同時相機模組也擴大至橫向設計,藉此因應焦距變為 4x,並可來到接近光學變焦品質的 8x 望遠。

當然,這次 iPhone 17 Pro 全系列的相機都是 Fusion 規格,在錄影上也有更專業級的ProRes RAW、Apple Log 2 與 Genlock 之餘,也有專業機型才有的 Open Gate 廣域錄影格式。

效能部分,iPhone 17 Pro 系列這次迎來新的 A19 Pro 晶片,加上散熱比鈦合金優 20x 的鋁合金機身之餘,也首度導入了 VC 散熱板來增強散熱需求之餘,這次電量也有提升。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這邊外型則是與前代類同,一樣是注色玻璃的多彩設計。不過螢幕這邊從 6.1 吋提升至 6.3 吋,峰值亮度也增加到 3,000nits 之餘,最大的亮點則是終於有 1-120Hz 的 ProMotion 可變更新率了。

相機部分,雖然 iPhone 17 廣角與前代相同,但超廣角終於也趕上旗艦的 48MP Fusion 相機規格,而且也下放了實體的相機控制按鍵。效能也是配置升級的 A19 處理器,而且 iPhone 17 在充電上也看齊旗艦的 40W 有線與 25W MagSafe,反而比 iPhone Air 還猛(?)
外型解析
效能
相機實拍
小結

▌外型解析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外盒正面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外盒背面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外盒側面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次 iPhone 17 全系列外盒設計跟以往差不多,但 Pro 款式或許是因應機背的新設計,把盒裝原本的螢幕圖片改為背面;至於側邊的字體與蘋果 Logo 也都會以對應的顏色呈現。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首次登場的 iPhone Air 外盒呈現也是頗為直白,直接就是讓你看這個側邊有多薄!!!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拿 iPhone Air 的外盒與 iPhone 17 Pro 對照一下,不僅機身比較薄,外盒也跟著瘦身成功(?)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盒裝內基本上也與上代差不多,除了手機本體之餘,有著就是編織的 USB-C 線,基本說明文件與退卡針(Air 沒有因為只有 eSIM)。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首先要介紹的就是外型變革相對多的 iPhone 17 Pro 系列了。這次因應升級的相機模組,加上將電池容量提升,諸多內部機構都往上移動的狀態之下,所以把原本的相機模組往右延伸,下方也用了超瓷晶盾鑲嵌在機背的大部分面積,加上為了散熱考量而打造的一體成型鋁金屬設計。

・iPhone 17 Pro:150 x 71.9 x 8.75mm
・iPhone 17 Pro Max:163.4 x 78 x 8.74mm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系列共有銀色、宇宙橙色、藏藍色三款顏色,並無先前都有的黑色,所以要深色的話,可能只有藏藍可選。至於銀色雖然是說銀,但整體色調加上那塊機背玻璃,其實也能當作白色就是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機身左右側佈局與前代相同,左側有動作按鍵與音量按鍵,右側則是電源和相機控制鍵。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機頂這邊因應新的天線位置設計,整體變得相當簡潔,機底則是一樣有揚聲孔、mic 以及 USB-C 連接埠。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邊也拿 iPhone 16 Pro Max 來做個對比,可以看到跟以往的造型相比,iPhone 17 Pro 系列真的蠻不一樣的。當然這樣的設計上,機背的蘋果 Logo 為了視覺平衡,就會比較下移一點,這點用在一些有 MagSafe 標籤的透明殼來說,可能就會有些奇怪。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兩機側面的按鍵佈局是相同的,差異在於 iPhone 16 Pro 系列用的是鈦合金邊框,持續了一代之後又改為鋁金屬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由於 iPhone 17 Pro 系列是採一體成型的鋁金屬打造,所以在邊框與機背的接壤處,就沒有以往玻璃的拼接感,而是滑順的一個弧度。這邊也能看的剛剛提到的天線改動位置,直接是環繞了相機模組一圈。

iP17pm重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重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重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重量部分,官方針對 iPhone 17 Pro Max / iPhone 16 Pro Max / iPhone 17 Pro 的重量分別是 231g / 227g / 204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得出 229 / 238 / 202g 的重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就是這次取代了 Plus 系列,在歷經傳聞、被友廠捷足先登(?)後推出的 iPhone Air。相機模組的設計風格也是很.....似曾相識,如此的設計也是因應輕薄需求,將重要的零組件直接上移,下方幾乎就是容納電池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除了本篇開箱的淺金,iPhone Air 尚有太空黑、雲白與天藍共四種顏色。我自己覺得太空黑質感上的呈現,對比輕薄體積有種衝突美感(?),加上 iPhone Air 機背也全部被超瓷晶盾覆蓋,其他三款就是一個霧面玻璃的淡淡質感。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相較單純的白,以及這次開箱的淺金,天藍則是會在玻璃上有著淡淡一抹藍調,其實也蠻有特色的。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由於螢幕是之前古早(?)時期 iPhone 系列出現過的 6.5 吋(Plus 是 6.7),讓 iPhone Air 跟 6.3 吋的 iPhone 17 Pro 與 6.7 吋的 iPhone 17 Pro Max 比起來則是位處中間。不過 6.5 吋對手小的人的來說可能還是會要習慣一下握持的寬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Air 邊框按鍵佈局也跟其他 iPhone 相同,但不同的是因應 5.6mm 的薄度,整體按鍵看起來也真的更薄了,幾乎是切齊邊框的區域。

而且因應 eSIM 的關係,iPhone Air 邊框也沒有常見的退卡槽,這點在國外是還好,台灣目前對 eSIM 的處理方式.....還是稍微麻煩一些,不知道會不會因為 iPhone Air 而有變化就是,就拭目以待吧。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光看平躺的機背可能感覺不太出來,從側面直接看的話,這個厚度真的不是開玩笑的.....另外,就如同樣輕薄的 S25 Edge,我其實也有拿的 iPhone Air 直接用力摺。摺的當下感覺些許彎,但放開後馬上又會復原了,所以薄度帶來的使用隱憂,基本上是不用太過擔心的。

另外,iPhone Air 倒是延續了 iPhone 16 Pro 的鈦金屬邊框,應該也是為了耐用程度,不過 iPhone Air 用的是鏡面設計,裸機的話可能就要無視指紋沾染的狀況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不過或許是輕薄度差異的關係,iPhone Air 並無雙喇叭配置,機底就能看到僅有 Mic 以及 USB 連接埠,另一只喇叭位於聽筒處。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邊也來幾個不同角度,與實際握持的方式來跟 iPhone 17 Pro Max 做個對照,iPhone Air 是真的薄啊......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Air 官方重量為 165g,實際測量則是 164g。雖然不是同級最輕,但至少厚度有最輕了。只不過真的要比的話,iPhone Air 螢幕比 S25 Edge 小一點,鏡頭也少一顆,還比較重一點就.....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最後一台基本款但可能會成為黑馬的 iPhone 17,機背設計跟前代幾乎一樣,都是以相對鮮豔跳色的注色玻璃機背,以及直式的膠囊狀相機模組,不同的應該就是機身比例因螢幕增大而改變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次 iPhone 17 一樣有五種顏色可以選,除了開箱的鼠尾草綠,還有黑、霧藍、薰衣草紫、白,跟前代相比不同的是把粉紅改為薰衣草紫,其他算是稍微有對應到。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一樣也拿 iPhone 16 做個對比,雖然兩機都是綠色(iPhone 16 是湖水綠),但 iPhone 17 的鼠尾草綠顯得更綠一點,iPhone 16 的湖水綠比較偏向藍綠調了;同時因應螢幕尺寸的變化,iPhone 17 機身會來得高與窄一點。

・iPhone 17:149.6 x 71.5 x 7.95mm
・iPhone 16:147.6 x 71.6 x 7.8mm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邊框一樣是鋁金屬材質,同時會以霧面呈現機背的顏色,按鍵佈局也是完全一樣的。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官方重量為 177g,實際以電子秤測量得出 175g。相較 170g 的 iPhone 16 來說是重了一些。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系列一樣是 6.3 與 6.9 吋兩種螢幕大小,並一樣有著超 Retina XDR OLED 面板,都有 1-120Hz ProMotion 等規格。至於跟前代主要提升,主要是峰值亮度來到 3,000nits(前代為 2,000nits),不過其他亮度像 1,000nits 標準、1,600nits HDR、最低 1nits 亮度則是一樣的。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次 iPhone 17 全系列也多了一個 7 層抗反射鍍膜,不過是做在螢幕裡面,外層一樣是 AF 抗指紋塗層;所以沒有像前幾天新聞說什麼貼保護貼撕下來會剝落這種說法,可以放心貼。

至於抗反射鍍膜的效果,這邊我以棚燈直接照射 iPhone 17 Pro Max 與 iPhone 16 Pro Max,可以看到左方的 iPhone 17 Pro Max 反光程度是有好上一些。但跟 S25 Ultra 的康寧大猩猩 Armor 2 玻璃相比,就還是有些差距,以我自己來說的話,我是會選擇貼保護貼的

至於玻璃的保護機制上,這次 iPhone 17 全系列一樣也有新的超瓷晶盾 2 做為保護,可提升 3 倍的抗刮能力。但很在意螢幕是否會刮到或破損的話,其實貼個保護貼也沒什麼不可,尤其是可能會想賣掉的話,有保護貼代償就是保障啊.....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這邊則是採用 6.3 吋的 超 Retina XDR OLED 面板,感覺跟 17 Pro 一樣對吧?但 iPhone 16 可是 6.1 吋,所以 iPhone 17 這次是有微幅提升螢幕尺寸的。其他規格部分,除了峰值亮度跟 Pro 系列一樣推到 3,000nits,這次最大的亮點無非就是 iPhone 17 終於有了 1-120Hz 的 ProMotion 可變更新率。

這邊也跟 iPhone 16 做個對比,從機身尺寸可以看出,iPhone 17 多了 0.2 吋,但其實單機看倒是沒什麼感覺,放在一起就能看到 iPhone 17 螢幕比較高,同時也窄了些許。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而且 iPhone 17 不僅螢幕尺寸提升,邊框跟前代比也有明顯縮減!當然,保護玻璃也一樣是用上超瓷晶盾 2。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還有另一項螢幕的提升,就是支援永遠顯示的 AoD 功能了......某種程度 iPhone 17 在多年的演進後,光是螢幕規格多了 AoD、120Hz LTPO 還有峰值亮度的提升,可以說是頗為超值的旗艦機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是 iPhone Air 的 6.5 吋螢幕,一樣是超 Retina XDR OLED 面板,也有 1-120Hz 的 ProMotion、3,000nits 峰值亮度以及超瓷晶盾 2 玻璃保護,其他規格則是基本與 iPhone 17 系列相同。

這邊也拿了 iPhone 17 與 iPhone 16 做個對比,6.5 吋的螢幕對於想要大螢幕,又有握感的話,某種程度也是蠻適中的尺寸。



另外,這次在 iPhone 17 全系列與 iPhone Air 的輔助功能中,可以選擇關閉 PWM 調光,在低亮度時就能減少螢幕閃爍,如此對一些比較敏感的朋友來說,會相對來的比較舒適。但建議觀望的話可以去實體店面看看,畢竟舒適不舒適自己看了最準。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首先要介紹的是 iPhone 17 Pro 系列的透明保護殼,由於機背設計跟以往不一樣,這次透明保護殼不僅為了相機模組而開了更大的孔,下方則是用了白底加上蘋果 Logo 的設計,如此也能將 MagSafe 標籤遮住,看起來就會比較平衡。

不過透明保護殼就是一個白底設計,我自己覺得如果能因應色系做變化,像是用個宇宙橙或是藏藍,應該就更像透明殼了(?),目前看起來應該只有銀色最搭.....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從殼的後方看起,就能看到白色塗裝也把 MagSafe 直接遮蓋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邊框就沒什麼好說的,就是透明樣式,而且原廠的相機控制鍵都有做包覆設計提升手感。另外,等等會介紹的斜背掛繩,由於安裝方式的因素,因此不能適用在透明導護殼上。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是新款材質的科技織紋保護殼,整體是用 100% 回收的再生聚酯纖維製成,同時側邊也用了 TPU 圖層提升握持時的穩定性。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底部兩側可以看到以往沒有的圓形孔洞,就是為了這次官方特別設計的斜背掛繩安裝而設置。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至於 iPhone Air 部分,除了一般包覆的透明與矽膠保護殼,這次官方還有推出一款僅有框體的 Bumper 保護殼款,明顯就是為了極致的輕薄設計!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從側面看起的話,其實這款殼的框體是有高於螢幕的,但就沒有高過鏡頭模組了,所以要是不小心手滑,建議可以開始祈禱不要撞到鏡頭那塊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底部兩側一樣能看到斜背掛繩的安裝孔。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最後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的矽膠保護殼了,這次對於 iPhone 17 系列的差別除了開孔外,底部也增設了斜背掛繩的安裝孔。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斜背掛繩部分,也是蘋果首次推出類似的配件,不過從圖片可以看出,安裝方式跟目前主流掛繩的 USB 墊片不太一樣。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簡單來說,這次 Apple 的斜背掛繩,其實就是以專門設置吊繩孔來做安裝。而安裝過後,背帶則是可穿過孔洞後再行固定。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款斜背掛繩雖然是比較早期的安裝方式,但無論是繩子還是扣具的質感都頗有蘋果的高品質水準。而且繩子可調的長度蠻誇張的......我自己測了一下,拉到最長給 147cm 的倩倩配戴,會快要碰到地上,這也表示這款掛繩能支援的身高相當的廣!

▌效能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主要的核心規格這邊,iPhone 17 Pro 系列用了台積電 3nm 製程的 A19 Pro 晶片,主要是 6 + 6 CPU / GPU,同時也有 6 核心的神經網路加速器與第二代 Dynamic Caching 等。另外,iPhone 17 Pro 這次因應部分零組件上移,電池容量也來的更大,同時一樣支援 40W 快充,而且號稱 20 分可充到 50%。

同時 iPhone 17 Pro 系列也首次內建了 VC 均溫板,加上散熱效率比鈦金屬高 20x 的鋁金屬一體成型設計,這次號稱持續效能可提升 40%,主打一個長時間穩定(?)

iPhone Air 一樣是用上 A19 Pro,不過相較 iPhone 17 Pro 系列少了一個 GPU 核心,並因應輕薄程度,用了新的自研 C1X 通信晶片,不僅速度號稱是前代 2x,重點是功耗跟 iPhone 16 Pro 比降了 30%,明顯是為了省電。

但 iPhone Air 充電部分就僅支援 20W,充電半小時才會 50%,而且 USB-C 連接埠也是老朋友 USB 2 規格.....

iPhone 17 這邊用的則是 A19 處理器,不同的是這次快充同步升級至 40W / 25W 無線,可惜的是 USB 連接埠一樣是 USB 2 規格。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全系列與 iPhone Air 也都會配置 iOS 26 作業系統,主打的 Liquid Glass 介面可以營造出半透明的感受,同時也有新的相機介面,這個等等也會介紹。重點還是先來看本次機型的效能表現!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首先是安兔兔 V10.1.3 測試,這邊從左至右分別是 iPhone 17 Pro Max、iPhone 16 Pro Max、iPhone 17 Pro 與 iPhone Air。可以看到最高者還是 iPhone 17 Pro Max,iPhone 17 Pro 則次之,不過僅少了一個 GPU 核心的 iPhone Air 成績則是稍低,跟 iPhone 16 Pro Max 算差不多。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是 iPhone 17 與前代的表現,一樣也是佔優的。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是 GeekBench CPU 的效能表現,這邊就直接看圖吧。排序上差不多,但這邊 iPhone Air 倒是有扳回一城,好歹也是用上 A19 Pro 啊啊。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這邊一樣也是有贏面,不過說真的差距其實並沒有到很大。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至於算本次重點的 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壓力測試,可以看看這次 iPhone 17 Pro 系列的鋁合金,加上內建的 VC 均溫版效果如何。以 iPhone 17 Pro Max 來說,可以看到不管是在分數、穩定性都是超過 iPhone 16 Pro Max 的。

至於 iPhone 17 Pro 礙於機身尺寸影響,穩定性會差了一些;iPhone Air 就不用多說了,雖然晶片也是高規,但少了一個 GPU 核心,以及輕薄的機身與散熱相對沒有鋁合金好的鈦金屬邊框,表現就受到限制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這邊成績也是相當不俗,甚至超過 iPhone Air 了.....

iP17pm螢幕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螢幕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螢幕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Air螢幕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螢幕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螢幕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機背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機背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機背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Air機背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機背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機背溫度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邊也附上跑完 3DMark 壓力測試的溫度表現,雖然 iPhone 17 Pro Max 溫度感覺比前代高,但整體效能分數明顯提升,溫度高一點其實也還可接受。而且實際握起來,溫感其實跟 iPhone 16 Pro Max 差不多,散熱的速度也比較快。

而真的要說比較燙的,恐怕還是以輕薄為主的 iPhone Air 了,畢竟主打的不是長時間的效能表現。

iP17pm充電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充電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6pm充電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充電部分,這邊我將 iPhone 17 Pro 雙機與 iPhone 16 Pro Max 都用到電量將耗盡的狀態充電,三機都是支援 40W 快充的機制,但這邊測試只有 iPhone 17 Pro Max 可以到將近 40W,不過整體充到 80% 的時間差不多。

iPhone 17 Pro 雙機從 25% 開始充,到 80% 都是預估 40 分鐘,而 iPhone 16 Pro Max 則是 42 分,我自己推測應該是充電機制分配,加上我手邊沒有新推出,也是目前第一款 USB PD 3.2 SPR AVS 的充電器,可以說用了就幾乎能完全解放 iPhone 17 系列的快充機制。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另一項跟溫度有關的則是充電了,在 iPhone 17 Pro Max 與前代的充電過程後,也能看到 iPhone 17 Pro Max 溫度是比前代要低的。

iP17充電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充電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Air充電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是 iPhone 17、iPhone 16 與 iPhone Air 了。這邊就只有 iPhone 17 支援 40W 的功率,其餘兩款都是 20W 規格.....

▌相機實拍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系列這次在相機上也有不俗的進步。首先是三鏡頭全部變成 48MP Fusion 融合相機規格,重點的望遠部分,將前代的 120mm 5x 變成 4x 100mm,同時可搭配演算法達到「近似」光學變焦的 8x 規格。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另外,這次 iPhone 17 全系列的前鏡頭改為正方形的 18MP Center Stage 規格,除了預設焦段更廣,從 23mm 變成 20mm,也能一鍵直接改變直、橫幅構圖,就不需直接打橫手機了。

・48MP Fusion 等效 24mm f/1.78 廣角鏡頭
支援第二代感光元件位移防震、起始 24MP、支援 48MP 高解析照片
・48MP Fusion 120 度視角等效 13mm f/2.2 超廣角 支援 48MP 高解析照片
・48MP Fusion 等效 100mm 4x 光學變焦望遠鏡頭
(號稱光學 8x / 數位 40x)
四重反射稜鏡降低體積
支援 3D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18MP Center Stage f/1.9 可切換直 / 橫幅拍攝前鏡頭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這邊也附上 iPhone 16 Pro Max 的比較,可以發現除了超廣角不是融合相機,重點還是望遠端的焦距以及畫素差異了。

・48MP Fusion 等效 24mm f/1.78 廣角鏡頭
支援第二代感光元件位移防震、起始 24MP、支援 48MP 高解析照片
・48MP(前代 12MP) 120 度視角等效 13mm f/2.2 超廣角
支援 48MP 高解析照片
・12MP 等效 120mm 5x 光學變焦望遠鏡頭(數位 25x)
四重反射稜鏡降低體積
支援 3D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至於 iPhone 17 部分,廣角相機是與前代相同的規格,主要是超廣角變成融合相機(畫素一樣),以及新的 Center Stage 前鏡頭了。

・48MP Fusion 等效 26mm f/1.6 廣角鏡頭
感光元件位移式穩定功能
4 in 1 方式的 2x 等效 52mm 望遠裁切
支援 24MP / 48MP Raw 超高解析度照片
・48MP Fusion 120 度視角等效 13mm f/2.2 超廣角 支援 48MP 高解析照片
・18MP Center Stage f/1.9 可切換直 / 橫幅拍攝前鏡頭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最後 iPhone Air 則是跟 iPhone 16e 類似,僅配置了一顆廣角鏡頭,從規格來看應該是與 iPhone 17 同一顆,這也是我自己覺得蠻可惜的地方,可惜沒有雙鏡頭啊啊。

・48MP Fusion 等效 26mm f/1.6 廣角鏡頭
感光元件位移式穩定功能
4 in 1 方式的 2x 等效 52mm 望遠裁切
支援 24MP / 48MP Raw 超高解析度照片
・18MP Center Stage f/1.9 可切換直 / 橫幅拍攝前鏡頭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在 iPhone 17 全系列與開放更新 iOS 26 的機型中,本次更動較大的應該是相機介面了。整體變得更為簡潔,拍攝模式幾乎都被隱藏起來,但要調用也算直覺,點擊下方模式或是右上角就能開啟;在模式左右滑動則是能快速切換。

這邊是以 iPhone 17 Pro Max 做示範,可以看到預設焦段就包含 4x / 8x 兩個焦距,最遠則是能到 40x。至於 iPhone 17 與 iPhone Air 最遠則都是 10x,預設焦段則是到 2x。



前鏡頭的介面操作部分,這邊就直接以影片示範。可以看到介面中央下方除了原本的焦段切換,旁邊還多了一個按鍵,點擊後就能在直、橫幅中做改變。另外,這次前鏡頭自拍也多了偵測人物多寡而自動變焦的能力,可惜現場人不夠多......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錄影部分,iPhone 17 Pro 系列一樣是可錄最高 4K 120p,並多了 Apple Log 等功能,不過 4K 120p 一樣是在 1x 至 3x 間做切換,不像 4K 60p 可囊括前鏡頭、乃至最遠 24x。



錄影部分,這次 iPhone 17 系列也多了一個雙重錄影功能,Android 的用戶應該不陌生.....在錄影前可以滑動任意改變小視窗的位置;然而錄製中不能改變焦距,同時畫質最高就是 4K 30p 外,輸出的影片居然只有單個,不是主與前鏡頭分開輸出,這點蠻可惜的。

但往好處想,以後如果要查勤的話,這個雙重錄影的限制,反而會成為一種更為真實的妙方(?)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其他功能部分其實大致相同,但在攝影風格這邊多了一個「明亮」設定,而且是可支援到 iPhone 16 的,簡單來說中國版的「珠光」可能更適合一點。

簡單來說,明亮的拍攝風格就是目前人像大家蠻愛用的冷白皮,對於預設風格真實的 iPhone 來說,可能是近 5 年來拍人像最實用的升級(?),可以看到這邊我跟類似的玫瑰金做對照,比起玫瑰金有偏紅的傾象,明亮調一調一樣有冷白皮,而且看起來更自然。

不過以下實拍為了實際比對,攝影風格我都是以標準呈現,加上自動測光來做拍攝,這邊就特別說明一下。

日拍

實拍這邊我以 iPhone 17 Pro Max 與 iPhone 17 當作代表,跟 iPhone 16 Pro Max 與 iPhone 16 做對比。基本上色調可能稍有偏差,但大抵上都是自然偏暖調的風格呈現;比較大的差別應該是在 iPhone 17 Pro 在整體畫質,銳化感似乎沒有那麼重了,而且低光的雜訊控制也相對優秀。

至於 iPhone 17 與 iPhone 16 幾乎就是一個複製貼上的樣貌,不管在風格還是畫質都是如此。
iP17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直接換一個低光的組別,這邊四機在拍攝風格上也是同個調性,只有 iPhone 16 超廣角亮度稍微高了一點。畫質表現部分,可以看到 iPhone 17 Pro Max 在超廣角與 2x 的細節明顯較優,廣角部分也是有好一點,但不太明顯。
iP17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下一組來個低光環境同時又遇到大逆光的狀態,這邊就拿兩款Pro Max 做比較了。可以看到除了 2x 雙機都有出現霧化比較明顯的問題之餘,iPhone 17 Pro Max 在超廣角的色溫,以及廣角的霧化表現都較為優秀。

畫質部分,iPhone 17 Pro Max 在這組也是有贏面的,但這個環境實在是太極限了,放大看其實也有蠻明顯的鬆散狀況,只是 iPhone 16 Pro Max 更嚴重
iP17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看完了超廣角與廣角,再來是變化較大的望遠鏡頭表現。第一組可以看到 iPhone 17 Pro Max 色溫有做校正,沒有像前代那麼暖調,雖然多少有些霧化狀況就是了,第二組兩機色溫就比較類似。

放大檢視畫質,基本上全部焦段都是 iPhone 17 Pro Max 佔優,4x 是光學焦段,不像前代是從 1x 做裁切,5x 在畫素比較高的狀態下,也經的起裁切,細節也是比 16 Pro Max 多,更不用說 8x 了。
iP17pm 4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4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4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4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1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1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換成室外光線充足的建築,這邊可以看到 iPhone 17 Pro Max 在 4x 與前代 5x 相比細節類似,但前者銳化感沒那麼重,到了 8x 之後就幾乎是 17 Pro Max 佔優,前代還是有蠻明顯的衰弱,以及頗高的銳化處理。
iP17pm 4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1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1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4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人像自拍

景深人像部分其實四款機型風格都蠻相似的,加上不俗的景深摳邊與過渡效果,其實差異就是在 17 Pro Max 在畫質上會相對來得好一些,不過縮圖說真的看不太出來就是。

加上這次 iPhone 17 與 16 系列都支援頗為好用,而且又有新增功能的攝影風格,以及幾乎是無腦拍就能快速在一般跟人像模式間做切換,這是我覺得目前 iPhone 相對 Android 好用的功能之一了。(雖然還是沒有美顏,就加減用一下第三方 APP 吧)
iP17pm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另外要提的是,雖然 iPhone 17 Pro Max 望遠端變成 4x,但在介面拍攝上一樣是支援 1x 至 5x 的,畢竟 4x 就是光學變焦、畫素又比較高,在不同焦段下,在 3x 至 5x 間拍攝的畫質,一定會比 iPhone 16 Pro Max 來的優秀。
iP17pm 4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5x人像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兩機一樣都能錄製 4K 30p 的景深「電影級錄影」,並同步支援杜比視界的 HDR 格式,看起來差異其實不算太大,畢竟電影級錄影是以廣角鏡頭為主。


兩機一樣都能拍 4K 120p 的慢動作影片,相信就不需多做解釋.....


自拍部分這邊我是用預設焦段,雖然構圖不太一樣,但 EXIF 檔中兩機的焦距都是 30mm。風格看起來也是一樣的,就像是同一台手機拍的.....
iP17pm自拍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自拍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其實不只 iPhone 17 Pro Max,只要是其他同系列的機種,自拍的最大優勢,就是在可以直、橫幅快速切換,同時最廣可拍到 20mm 的 Center Stage 前相機了。這邊切成橫幅拍攝,一般前相機應該很難拍到那麼廣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由於 Center Stage 是正方形的感光元件在經過裁切拍攝,因此不會用到全部範圍的感光元件。對於錄影來說,聰明的你應該就知道可以用來做數位防震了,但拍倩倩的時候我完全忘記這件事.....就給大家來個驚喜自拍!(反正十月之後也看不到我了

這邊我手持 iPhone 17 Pro Max 與 iPhone 16 Pro Max 在辦公室中奔跑,相信不需多做解釋,就能看到防震程度的差別了......而且 iPhone 17 Pro Max(其他同輩也是)前鏡頭錄影是直接內建防震,不需開啟就不怕忘記了。

夜景

夜景這邊由於測試時間有限(大概就 3.5 天吧),就直接以 Pro Max 當作主戰場!第一組先來看超廣角與廣角的表現。色溫兩機幾乎還是複製貼上的等級,測光稍有不同,像 iPhone 17 Pro Max 在 2x 陰影就比較亮。

畫質表現部分,這組三個焦段也都是 iPhone 17 Pro Max 細節佔優,尤其是超廣角最明顯。喔不過 iPhone 17 Pro Max 在夜景偵測上,還是不太敏感.....這組兩機就完全沒觸發夜景模式。
iP17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超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廣角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望遠端部分一樣是拍攝都會景色,色溫與曝光就不需多說了,就是 Same。畫質基本上 25x 兩機縮圖都是不太可用的等級......iPhone 17 Pro Max 在這邊還是有明顯的畫質優勢,而且雜訊抑制處理來的更好,我自己覺得 10x 在縮圖都是可用的。
iP17pm 4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8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1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10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7pm 2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16pm 25x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小結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大致看到這邊,應該對這次 iPhone 17 系列跟 iPhone Air 有些認知了。雖然這次 iPhone 17 Pro 外型更改之後,評價有點兩極化;但以整體提升來說,倒是近幾年相對升級幅度大的機種了。

首先是效能表現,雖說時間不太夠直接跑遊戲,但可以看到這次 A19 Pro 加上 VC 均溫板的效果,在長時間高效能使用的狀態下,散熱跟表現也是夠力的,甚至我覺得小款的 17 Pro 也是相對不俗的選擇;甚至在電量與快充也都有所提升。

加上外型更動核心之一的相機部分,其實改善最大的就是在望遠鏡頭,整體表現也幾乎是比前代優秀的,尤其是在 3x - 5x 中間這個區間,因應焦段的縮減,拍攝上也更有彈性。

還有新的 Center Stage 前置相機,不管是拍攝上的自動偵測彈性,如果你會使用前鏡頭錄製影片,那說真的 iPhone 17 系列真的會讓你相當有感,加上 iPhone 目前還是手機錄影中的前段班。

理性來說,如果你是使用 iPhone 16 Pro、或是 15 Pro 系列的話,其實還是可以再忍一忍,除非你是望遠鏡頭的超級愛好者,不然效能、甚至是相機表現上,老實說還是夠用的。但如果是之前的機型,那直接換絕對沒有問題。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再來是這次感覺沒什麼,但可能會成為本次新機中最亮眼(?)存在的 iPhone 17。雖然整體配置外型沒什麼變,相機除了 Center Stage 前相機其實升級也相對無感;但重點就是效能除了 A19 處理器升級,已經被唸了好幾年的 120Hz LTPO 更新率、還有跟 Pro 同級的快充一次通通給你,要是 USB 還是維持 USB 2,真的會覺得牙膏踩爆了

對望遠鏡頭還好,又喜歡多彩機身的話,iPhone 17 其實就剛好合適,而且效能上的差異雖有,但價格比較便宜反而成為性價比的優勢(?)如果你是比較輕量級的手機用戶,甚至是原本在 Android 陣營,想買個功能可用性廣的 iPhone,那其實就是 iPhone 17 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最後是聲音傳了很久,但最後才登場的輕巧機型 iPhone Air。從配置上不難看出 Apple 為了輕薄這件事犧牲了蠻多東西,我自己覺得犧牲最大的應該就是單鏡頭吧

但從某個方向想,想要輕薄機型,又想要接近旗艦機的完整配置,這件事好像就有點難度了,以 Apple 對 iPhone Air 的定位來說,我自己推測可能是想走個極致輕薄好攜帶,但對相機什麼就是相對堪用,回歸「基本」的手機體驗?

這樣想是有幾分道理,不過就理性層面來看,iPhone Air 的價格說真的不算便宜, A19 Pro 處理器少一核 GPU 是還能接受,但 20W 快充跟 USB 2.0.....這刀法就有點讓人疑惑了。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最後還是不免其俗想說一下,這次對於 AI 的功能著墨上反而變得相當低調。而且對於功能性來說,的確還是 Android 陣營這邊相對來的多元且完整,但以目前 iPhone 17 系列處理器的配置上,負責算力的單元還是有蠻明顯的升級,加上已經被唸了那麼久,或許可以期待一下之後 Apple Intelligence 的大爆發(?)

畢竟 Apple Intelligence 繁體中文稍早已經開始推送了,只是我不是天選之人.....到時候有更新的話再看看有沒有機會分享囉。

▌小惡魔福利社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iPhone 17 Pro / iPhone Air / iPhone 17全系體驗|重點變化一次看!
2025-09-18 7:18 發佈
感謝分享&介紹, iPhone 17 感覺夠我用了
頭香!
話說iPhone 17 Air真的好薄~
沒有要換機,但有倩倩就給讚!
終於有調光了 至少看手機不會不舒服了
真的好好薄,摔一下就壞了
MD
有 倩倩 就給五星好評!
iphone 15 pro 繼續使用

應該可以撐到 20代吧

香 真香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