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eica Lux Grip 外觀及特色介紹

上圖分別是 Leica Lux Grip 與 Lux Grip 皮革保護套。
- 皮革保護套
- 磁吸開關
Lux Grip 皮革保護套售價僅 1.8K,價格比我想像中要便宜的多,畢竟它的皮革用料真的不錯,側邊有縫線同時還有 Leica 壓紋,採用磁吸開關使用上也相對便利,我的建議是既然 Lux Grip 都買了,這個皮革套倒不如一起帶,也比較符合整體風格。
- Lux Grip 正面
- Lux Grip 背面
Lux Grip 握把設計延續了徠卡一貫的極簡線條,選用全金屬材質製成,透過 Magsafe 磁吸與 iPhone 組合,這部分出乎我意料地牢靠,吸上有啪嗒一聲的安心感,完全不用擔心滑落。
- 水平磁吸
- 垂直磁吸
Magsafe 的磁吸力相當優秀,就算隔著支援 Magsafe 的手機殼還是能牢牢吸附,吸附後想要任意改變角度也相對簡單,支援各種角度旋轉,要拍直式照片也沒問題;實際帶著它單手走在街頭,不論是舉高取景還是低角度拍攝,握感都非常穩定。順帶一提~Lux Grip 的握把與磁吸背板可手動分離轉向,以便於左撇子使用,這點真挺貼心的。

光是握感還不夠,徠卡很聰明地在 Lux Grip 上加入了實體控制,包括一顆滾輪(支援下壓)、兩顆自訂鍵,這個設計對習慣操作相機的人來說絕對是至關重要;滾輪在實際使用上可以控制曝光補償、焦段切換等參數,比起螢幕觸控或動作按鈕更有「拍照節奏」。

長按快門鍵三秒就會開機(燈號顯示於機底),開機後與 iPhone 的連線速度兩秒不到即可完成,基本上可以無視連線時間;另外兩顆自訂鍵,吉姆分別切換成 Zoom In 與 Zoom Out(鏡頭切換)。
滾輪單按可切換至不同項目,例如:「照片比例、濾鏡、白平衡、曝光補償」,切換到指定項目再搭配滾輪便可快速調整參數,這種「拍照手感」的營造,可說是 Lux Grip 與同類型產品相比最大的優勢。

以上是 Leica Lux App(Pro)的基礎介面,快門鍵支援半按快門進行對焦,當然也支援人臉偵測與對焦,基本上辨識度還挺高的,畢竟背後還是倚賴 iPhone 的對焦技術。
- 水平姿態
- 垂直姿態
- 手機支架
Lux Grip 不只是握把,它同時也是個小支架。把它放在桌面上,手機就能立起來,橫向放置時特別適合看影片,或是直接用來拍攝 Vlog、視訊通話,只可惜 Leica Lux App 並未支援錄影功能。

採用藍牙 5.0 LE 技術的 Lux Grip 具備快速藍牙連線與低功耗的優勢,內建電池的容量僅 300mAH,不過卻可拍攝 1000 張照片,完全無須頻繁的充電,絕對是完勝市面上的隨身 DC;可透過機底的 USB-C 來充電,雖然電池容量不大但充飽電卻需要 2 小時,看來是不支援快充。此外在底部還可以看到 Lux Grip 附上的 1/4" 螺牙,方便搭配攝影腳架使用。
/// Leica Look 共計 16 種濾鏡
- GREG WLM
- SEP
- SEL
- BLU
- IA
- BW HC
- BW NAT
- TEL
- BRS
- ETN
- CNT
- CLS
- CHR
- NAT
- VIV
- STD
Lux Grip 除了硬體之外搭配 Leica Lux App(Pro)才是靈魂,雖然它採訂閱制(Pro)的費用可能會讓人望之卻步,但說實話這套 App 的表現確實有徠卡的味道,畢竟類似的「Leica Look」目前只有在 Leica SL3-S、SL3、Q3 以及 Q3 43 這幾款高階機種才玩得到,特別是之中的「Leica Essential Looks」。
- CNT
- BRS
- CHR
- IA
這次實拍中我以人像為主、風景為輔作為主軸,Leica Lux 的濾鏡風格非常有個性,不同於 iPhone 原生相機那種寫實主義,它更偏向徠卡相機一貫的厚實與膠片感,不論是彩色或黑白照都有獨到的表現方式,在不同經典鏡頭與濾鏡的搭配下,能激化出多種有趣的組合。
- ETN
- BRS
- CHR
- BW HC
風景拍攝時,我尤其喜歡它的「Eternal」與「Chrome」,前者有種接近 M 系列相機直出的厚實感,天空與綠葉的色彩層次分明卻不刺眼,完全不需要額外調色;單色調我則偏愛「BW High Contrast」與「I MODEL A」,後者自帶底片顆粒感讓照片更有個性。
/// 模擬八顆經典鏡頭/相機
- 28mm f/1.4
- 35mm f/1.4
- 40mm f/1.5
- 50mm f/1.2
- 50mm f/3.5
- 120mm f/2
- 120mm f/2.8
- 135mm f/3.4
另一個我覺得非常好玩的地方是它內建的多焦段模擬,雖然 iPhone 本身就有多顆鏡頭,但 Leica Lux 帶來的不僅僅是焦段的切換,而是模擬多達 8 顆 Leica 的定焦鏡頭的氛圍,焦段涵蓋 28mm~135mm,其中還包括淺景深的虛化效果。也因為是虛化的緣故基本上只要沒有特寫人物或近物,也不太會有虛化的情況產生,因此全程我都沒有去控制控制光圈,而我個人比較習慣的焦段是 35mm、40mm 及 50mm。
- NOCTILUX 50mm f/1.2 ASPH.
- I-THAMBAR 120mm f/2.8
- LeicaI MODEL A 50mm f/3.5
上圖 NOCTILUX 在焦外可營造出類似漩渦般的散景效果,當然也是這顆鏡頭的特色;再來 I-THAMBAR 這顆長焦鏡不僅來柔焦效果,焦外的光點也能幻化成甜甜圈形狀~相當特別;最後 50mm f/3.5 正是向 1925 年「Leica I」型相機致敬,因此只能拍單色照片且顆粒感超明顯相當有趣,而今年正好就是徠卡百週年的紀念,有這樣的安排絕對不是巧合!
/// Leica Frame 相片模版
- White
- Black
- Clear
- Film
透過 Leica Lux App(Pro)拍攝的照片,分享前可自訂 Leica Frame 風格,簡單說就是直接套相框模版,同時會加上完整的 EXIF 資訊,更進一步強化了品牌形象。這裡也要提醒各位,要透過 Leica Lux App(Pro)分享出去的照片才是有確實套用到自家濾鏡與鏡頭的影像,如果直接從 USB 拉照片出去的話只是原始照片而已。
/// Leica Lux Grip 使用心得與結語

當然,說到缺點就繞不開價格,Lux Grip 本身的單價已經不算低,再加上 Leica Lux App(Pro)的訂閱費用,整套使用成本確實考驗著品牌信仰;畢竟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光是 Leica Lux App(Pro)訂閱制就可能是一道門檻...但話說回來,這其實是徠卡一貫的策略,用價格篩選出目標族群。
如果你願意投資在攝影體驗上,並充分享受「用 iPhone 拍照如同徠卡隨身機」的儀式感,那這筆錢可不算白花;反之如果你只是偶爾拍拍美食、旅遊照片,那麼 iPhone 原生相機已經足夠,Lux Grip 可能就顯得過於奢侈。

整體來說 Leica Lux Grip 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產品,從外觀設計、操作手感到 Leica Lux App(Pro) 的濾鏡調性;它不只是藍牙握把,而是巧妙的將徠卡從相機角度切入手機市場,進而傳遞徠卡的品牌精神。
只可惜 Lux Grip 僅支援 iPhone 連線作業,我用三星 S24U 嘗試藍牙連接,雖然連的上但卻無法觸發快門或觸發按鍵、滾輪的功能,強烈建議搭配 iPhone 16 Pro Max / 16 Pro 或 iPhone 15 Pro Max 作業,因為唯有這幾款才內建 120mm 長焦鏡頭

Lux Grip 除了金屬質感屌打同級產品之外,擁有極佳的磁吸力與握感,搭配實體滾輪、自訂鍵、半快門回饋的快門鍵,帶來猶如相機般的操作體驗,再加上高辨識度的濾鏡色調,以及輸出帶有徠卡底圖的模版,不僅僅儀式感滿滿,更讓我在用 iPhone 街拍時,也能找到人機一體的樂趣;不過 Lux Grip 較高的售價與 APP 採訂閱制(Pro 版本)的雙重門檻,勢必也讓它成為少眾玩家的選擇。
如果你是攝影愛好者但又覺得一般相機太笨重,那麼 Lux Grip 絕對能成為取代隨身 DC 的專業配件,最後就由吉姆跟大家分享這次「iPhone 16 Pro Max + Leica Lux Grip + Leica Lux App(Pro)」的實拍表現啦!
ps. 價格高是事實,不過 Lux Grip 開賣後一直處於缺貨階段,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到正成官網預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