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這支iPhone開始果粉升級不再有fu

美聯社報導,蘋果砍財測背後,潛藏著更警世的事實:科技業已達到所謂的「智慧手機高峰」(Peak Smartphone),意即買得起智慧手機的人,手中都擁有至少1支,有限的技術突破不足以驅策他們像過去一樣頻繁換機。

一部分企業透過漲價來支撐獲利,但蘋果的營收缺口凸顯這種策略的極限。
研究機構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夫(Dan Ives)形容:「蘋果的消息是整個產業的警鐘。」
艾夫說,不只蘋果,整個智慧手機正在歷經龐大逆風,三星遭受的打擊更大,去年9月為止的12個月手機出貨銳減8%。
手機科技在2010年代有跳躍式的創新,螢幕尺寸、解析度、電池續航、相機和處理器每年都在進步。
但智慧手機業本身也是成功下的受害者,創新在2014年開始放緩,蘋果當年推出iPhone 6、6 Plus,最大賣點是把螢幕放大。
後來的手機持續改進,新功能卻好像可有可無,像是為已經不錯的相機增添新的閃光燈技術,一般消費者通常不會注意到,更別提要花錢升級。
艾夫說:「自iPhone 6之後,要持續拉高創新的水平,變得很困難。」他表示,蘋果用戶現在平均每33個月才會換新機,比3年前的24或25個月還長很多。(吳國仲╱綜合外電報導)
2019-01-05 18:0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iPhone
與其剪剪貼貼新聞,不如發表你的高見,哪一代蘋果產品讓你沒有感覺?

我個人對iphone 6 plus、ipad 2、ipad air特別有感,iphone xs 也是,只是覺得定價過高,不然銷量會更佳。
任何產品的銷售都會有平原期,
有時是技術沒進步、有時是新技術太貴無法商業化、有時是市場接近飽和、有時是整體經濟面變差,有時是多種因素同時出現。


即便是市場分析師,也常陷入盲區,說不出所以然。


我的看法是:
產品的規格設定(64/256/512)、價格設定心機太高,價格拉到臨界點了。
結果就自食惡果了。


gn00448694 wrote:
美聯社報導,蘋果砍財...(恕刪)
價格問題,XS MAX 一隻賣兩萬,你看賣不賣翻天。
我的6+用了4年多還是頭好壯壯
不過為了拍照方便近期還是要購入XS MAX了
gn00448694 wrote:
美聯社報導,蘋果砍...(恕刪)
我是覺得這幾年的手機全螢幕設計很有感 而且是業界趨勢 各家品牌一起上

不過如果單就蘋果的話 他平板的表現更讓人驚艷
沒有對手能研發出革命性殺手級產品把原有的蘋果用戶大量搶光以前

蘋果還是霸主
只是缺乏成長動能從增量變成存量市場

缺乏成長動能=本益比要下修
股價就會反映很正常

華爾街那些買在高點的法人在為賠錢找理由
好跟客戶解釋「為什麼」

ddr7011 wrote:
我的6+用了4年多...(恕刪)

從出新機就換到6之後就沒再換過了,主要是新鮮感低,功能要求對我來說也不高了。
而且手機變大之後覺得很不方便,本來想等看看SE2,SE的大小然後有全螢幕的,結果也沒有出了,6就一直撐著,壞了再打算吧。
Moto nokia不是也是在當年無敵

誰會知道現在變這樣

對於消費者根本不用擔心那麼多

會有下一個蘋果出現
就像電視一樣 當大家都還在CRT時 LCD出來 就來了一次大革命
面板技術廠大贏家,當家家戶戶都一台的時候就飽和了
根本不會大量的用戶年年換電視
((btw衍伸出來的3D電視都消失匿跡了

相同的手機也是會走到這一步的

況且蘋果的手機太耐用了
安卓在這方面就厲害多了
手機越來越頓 就有升級的理由

但蘋果
手段之一:提高單機售價
補足安卓族群年年換機而蘋果能多用兩年,藉此均化

手段之二:賣服務
提高並穩定每年的營收

手段之三:之後絕對會有更多蘋果的物聯網產品會出現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