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紐約這邊的 LTE 真的非常快 ,收訊滿格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 40 Mbps 的下載速度(補充,這是用 SpeedTest app 測到到最高數值,或許是個意外,其他時候大多是 8-10 Mbps 左右),第一次看到的時候簡直要感動落淚。就算沒有滿格,也感覺起來非常快,真的和大多數的 Wifi 差不多甚至更快。希望台灣的 LTE 可以儘快上路。

此外,iPhone 5 被稱為是目前最快的智慧型手機真的所言不假,不管做什麼就是「快」又「順」。App 載入時間明顯變短很多,整體感受非常明顯。我很驚訝原來 iPhone 4S 的順還可以更上一層樓。
2. 這一周來沒有用任何保護套和保護貼(因為選擇不多也不好買),每天出門都放牛仔褲口袋,雖然有時候會不小心跟零錢或打火機放在一起,外觀上並沒有因為日常使用的任何刮傷。
3. 但有一次揮動手的時候不小心敲到大理石桌角,上方的黑色鋁框有出現細小的刮傷,露出底下銀色的部分,但很不明顯,後來想到用油性簽字筆修補,現在也看不出來了。
4. Passbook 很方便,在美國已經有不少服務支援,包括電影票、會員卡和演唱會門票,但使用時最好記得把「到商店附近自動顯示相關內容」的 GPS 定位功能關掉,不然耗電會很明顯。台灣已經有相關的服務正在建置中,希望以後可普及到各種電影票、會員卡等等,是非常方便的功能。
5. iPhone 5 的質感真的非常好,之前覺得像補丁的背蓋黑色實機上看起來其實很漂亮,但鋁製背殼似乎比玻璃更容易手滑,已經有幾次差點釀成悲劇的經驗。
6. 地圖部分可能因為身處美國大都市的關係,使用上來說其實沒什麼問題,目前還沒機會到其他地方測試。但比較不習慣的地方是新 Apple Map 拿掉大眾運輸路線規劃的功能,改為導引你到 App Store 下載相關的 app。如果你本身已經有安裝相關的 app,在地圖 app 中可以直接按一下「導航」,就會自動將資料送到第三方 app 中作路線規劃。


這個功能其實有好有壞,對 app 開發者是一件好事,很多大眾運輸路線規劃的 app 最近的下載量已經明顯增加。而且這個改變也激勵了更多更優秀的大眾運輸 app 的出現,算是幫開發者開啓一扇大門。對於使用者來說,如果你有習慣使用的大眾運輸 app,能夠更方便的在 Apple Map 中就用自己用慣的 app 查路線也很方便。
但如果目前所在的地區並沒有好的大眾運輸 app,可能就會有點困擾。但相對的也能夠激勵大眾運輸 app 市場的活化,這就要等待時間來證明了。
7. 隨著越來越多 app 配合 iPhone 5 推出更新,加長的螢幕用起來越來越方便。例如一些照片編輯軟體,可以顯示更多工具列,不需要一層層切換。其它一般的 app 方面,一次可以看到的內容行數更多,用起來不需要一直滑動頁面,而且也的確如同 Apple 廣告中的那樣,可以單手操作時用拇指就能觸碰到最左上角和右上角的螢幕角落。這點對 iOS 來說很重要,因為 iOS 並沒有像 Andorid 的手機一樣下面有返回和選單實體按鍵,大部份的 app 返回都在左上角、選單都在右上角,如果螢幕加寬,左、右上角就會變得不容易碰到,就這點來說, iPhone 5 螢幕加長而不加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8. 新版 Lighting 接頭比舊版的 30 pin 要好插很多,也不會容易刮傷機身上的接口附近。由於 Lighting 的寬度比起 30 pin 要窄非常多,收納時相對的不容易摺到線材和接頭的連接處,之前常出現連接處外皮裂開電線外露的情況應該不會再那麼容易發生。缺點是去到很多場合的時候,如果臨時需要充電又沒自己帶線,就會面臨無法跟別人借線的問題,以前那種不管去到哪總是可以找到一條 30 pin 充電線的美好時光已經不會再回來了。(可能要到好一陣子以後了)
9. 輕,真的非常輕巧。過了一個禮拜再拿出 iPhone 4S 來整理一下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以前怎麼可以用這麼重的手機,或許有點誇張,但那個重量的差距和手感真的是非常明顯。
10. 目前遇到的問題有 Wifi 怎麼樣也連不上(一次) ,但在 Apple 修復伺服器之後已經解決。初期 App Store 連線速度很慢,但現在已經恢復正常的速度了。此外,還有因為水晶鏡頭所產生的「拍攝光源會出現紫色光暈」現象,但除非拍攝的照片邊緣有過亮的光線,不然造成的困擾並不大。而且這個現象在拍照取景時就會出現在觀景畫面內,並不是拍攝後才會出現,所以也很好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