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pple的血汗工廠的舊聞又變新聞了
在這裡不是要幫apple說話,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被媒體牽著鼻子走,換個角度來看整件事情
1。成本
先講到每次apple一出新機,就馬上有所有零件的成本分析
接著就是罵聲連連的說零件成本才這樣,蘋果賺暴利,現在說iphone的毛利就過40%,賺翻了
但是生產個東西只看零件成本的嗎?零件成本都是付給那些零件供應商的
毛利是不含管銷研,銷售、研發都沒算進去的利潤,好像都不用研發成本,手機就會憑空冒出?
apple的工業設計首席設計師強納森,先前apple的合約是3年1800萬英磅,一年將近3億的薪水
這不是成本嗎?何況還有負責供應鏈庫克、ios首席設計師等,光這些人的薪水就多少了
研發不用成本嗎?大家迷蘋果的東西不就是它研發出來的東西很好,受大家喜歡
2。代工廠利潤
說因為APPLE的關係,把富士康的利潤壓得很低,導致血汗工廠
這跟本就是台灣人和大陸人自已造成的
日本人在做生意,都常常會傾向自已的產品內使用的零件是使用日本廠牌的零件
即使成本比其它國的要高要貴,也都會指定料件,要求代工廠就是要買日本的東西
就算是同行的,也都會固定一個時間開個圓桌會議,維持一定的平衡
小弟在相關業界,和日本某名牌零件有關,而該牌和其它同為日本的競爭者都是相爭相依的
是競爭者,但也缺一不可,不會把對手殺死,因為對自已也不見得有利
反觀台商陸商,近十年來代工利潤低一年比一年低是為什麼
還不就是削價競爭,硬是砍低價來搶訂單,搞到後來即使接到訂單,也沒啥賺頭做的苦哈哈
但為了產線能正常運作,賠錢也得接,為了生存再去砍供應商的價格,延長PAYMENT
先前富士康為了調漲員工薪水,將這些成本反應給APPLE說要漲價,APPLE也讓它漲
反而同樣反應給HP、DELL等,得到的回應是你家漲價是你家的事,APPLE同意漲價算是很好的了
3。樹大招風
這樣的狀況不是只有APPLE的代工廠,所有的代工廠都一樣,富士康有名氣,養的人多,自殺個1、2個
就報得多嚴重,其它代工廠都沒人自殺嗎?只是公司沒名氣,沒人想去報
富士康先前光龍華廠養了50萬人,假設自殺5個好像很多,也不過是10萬分之1人
其它代工廠養1萬人自殺1個,好像不多,但是卻是萬分之1人,誰的比率比較嚴重?
同樣一樣的事情發生在別家廠牌上,沒人想報,但發生在蘋果上,報了就會有人看,一堆人關注
再平常的事發生在蘋果,也會被報得很嚴重
4。美國內部問題
一來是總統大選快到了,美國近期經濟狀況不好,嚴重影響選情,而蘋果富可敵國讓人眼紅
如果蘋國在美國生產,可以救很多美國的失業問題,這點歐巴馬早就和賈伯斯談過了
但在中國生產,整體的供應鏈整合和密集度是難以取代的
同樣的問題,在美國需要花9個月,在中國只要15天,有人說這就是血汗壓榨,其實不然
而是在中國代工廠的供應整合,運送時程短,老賈說了,如果美國可以幫忙訓練人才,有相同的競爭力
APPLE也是願意回到美國生產
同樣的問題就和台商紛紛出走大陸一樣,批評台商為何不把生產留在台灣給台灣工作機會
但工廠為了競爭力,只能移到生產成本低的中國大陸
講這些並不是要為蘋果辯護什麼,只是要大家在看一件事時,換個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媒體的力量很大,人很容易看到新聞說啥就是啥,好像媒體一定對,完全沒有自已的思考能力
這次血汗工廠是美國媒體先放出來,是不是為了救美國經濟,想迫使APPLE回美投資
還是總統大選到了,救不了經濟所以抓個替死鬼來轉移焦點
只是想說,大家不要被當棋子耍,不要被牽著鼻子失去自已判斷的能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