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9/1/29 浸水營林道 第二次燃燒的遠征 回家簽到照片分享喔

浸水營林道 第二次燃燒的遠征 ,計畫如下:

時間:2009/01/29(初四)

人數:目前10人,最多12人

交通: 搭乘小巴士前往。

住宿:無 當日來回。

用餐: 早午餐請自行解決,晚餐道地岡山羊肉爐

費用:2000內((含晚餐,保險)

時間表:
巴士接人時間

台中
03:30(台中市南屯區項上路3段63號) 走國道一號至斗六西螺交流道下
人員:Jeffery 集合地點:

雲林莿桐
04:30
人員:簽名 集合地點:自家

斗六
05:00 斗六交流道上 國道三號
人員:阿修,阿書,阿貴,阿豪,阿Q毛,阿銘 集合地點:文化路和大學路交叉口加油站

到達浸水營古道入山口 1000
到達台東大武 1500
到達岡山吃羊肉盧 1800
回到斗六 2200


車子會由台中出發直接到浸水營(不過聽說目前有些路車子開不到或許會在離浸水營林道入口幾km就先下車),
再來車子會過到大武接我們回西半部,小巴備有專用單車架,還有簡單維修設備,急救箱。


參加人員簽名處

1.阿銘
2.阿貴
3.阿修
4.阿書
5.Jeffrey
6.簽名
7.阿豪
8.Q毛
9.加拿大人
10.阿戴
11
12.

個人攜帶物品:

背包:用來裝下面的東西,及個人物品,雨衣。
護具:至少有安全帽,護膝,護肘~~安全第一!!!
衣著:建議穿長手套/長衣褲,因古道路上會有吸血的蟲子。保暖防風的的衣物。
工具:隨車工具及打氣筒,這個不用每人都帶。
備胎:一車至少自備一份,請大家PO上SIZE。
錢:看個人(飲料,中餐及火車費用…)
其他:藥水,鹽巴,健保卡,身分證。

注意事項:

出發前車子請記得檢查一下各部零件,輪胎要換巧克力胎,胎紋磨光的話也請換一下。

此次出發氣溫較低,請各位務必注意保暖。

開始騎乘古道前,務必檢查人/車物品,該收的收好該鎖好,萬一路上東西掉了…很難找的回來…
這次行程古道皆非鋪裝路面,故務必注意安全!!!! 安全第一!!!

這次為一日來回之行程,且日逢春節,為避免塞車之苦,故務必準時出發。





2009-01-13 23:22 發佈
浸水營古道

西起屏東縣枋察鄉新開,越過中央山脈,出口在台東縣的大武,屏東縣境內大多屬於春日鄉的力里村和歸崇村,是原住民往來東西的山徑。此徑於牡丹社事件,清廷沈葆楨修築這條平埔族的移民路。

  古道海拔介於200公尺到1450公尺,全長47公里,古道通過中央山脈的越嶺點最低,是台灣使用壽命最長的越嶺古道,林務局在此建了國家步道,鼓勵民眾古道休閒。也間接讓單車騎士有了豪華的登山車路線。
  古道沿線人文與動植物資源豐富,現存人文貴址有出水坡遺址,清代營盤址、日警駐在所、原住民小矮人石板屋遺址,舊力里社近千年遺址,春日鄉民傳說中的紅眼睛故鄉及大力士遺跡都在這裡。
  自然景觀有國寶級的台灣穗花杉自然保留區和闊葉林自然保護區,整條古道景緻林相優美。
  從枋寮新開上大漢山林道,車子可直達古道入口,全程步行約需6小時,自苗圃過茶茶牙頓溪走溪床到大武火車站要2小時。騎乘單車只要三各多小時,一路下坡。放慢速度。輕鬆又刺激。
  往浸水營古道的大漢林道,每到秋冬楓紅一片,是賞楓的好去處,在上大漢林道11公里處有一產業道路,農民在這裡開墾有機農場,種植有機蔬菜,如果沒時間走訪古道,也可到大漢林道享受1日閒遊。


●◎○浸水營國家步道的變遷●◎○

卑南王控管的時代(1500~1885)
約400多年前,驍勇善戰與巫高超的卑南族,控制了台灣的東部與南部,當時其他原住民部族,阿美族、排灣族都臣服於卑南王。浸水營古道的前身,即卑南王巡視管轄地,以及其他部族向卑南王進貢的道路。

荷蘭入主時期(1624~1661)
荷蘭人在統治台灣的38年間,自印尼引進黃牛作為耕作、搬運之用,在東部放養的牛隻,因水草豐足而身強力健,排灣族人逐從東部帶牛隻走浸水營道路到西部販賣,荷蘭也利用此一道路深入台灣山區,成為重要的越嶺探險孔道。

明鄭時期(1661~1683)
鄭成功來台之後,主要工作放在平原開墾屯兵,對山區原住民敬而遠之,浸水營道路只有排灣族人利用,平靜無事。

清朝(1683~1895)
康熙44年(1705)枋寮街日益富庶,排灣族與卑南族經常利用浸水營道路出入枋寮交易山產。嘉慶年間,民番交易日盛,水底寮興起,後山地區的卑南族、排灣族、阿美族與前山的排灣族,均利用浸水營道路往來,進行物產交易。
道光9年(1829),西部平埔族利用浸水營道路遷居東部,咸豐10年(1860)起,漢人也開始利用浸水營道路到東部墾居。光緒8年(1882),提督周大發率屯兵,循浸水營道路開築三條崙、卑南路至越嶺點,續由提督張兆連率兵向東開路。光緒10年(1884),三條崙、卑南路全線完工,沿線設石頭營、歸化門營、六儀社營、大樹前營、大樹林營、出水坡營、溪底營、巴塱衛營與卑南營。三條崙、卑南道開通後,除了繼續作為東西交易、向東移民、向西輸牛等用途外,長老教會的傳教士,也利用此路到東部傳教。光緒18年(1892),巡撫邵友濂令胡傳到台東視察,也以乘坐四人大轎循此路到達台東。

日人領台時期(1895~1945)
明治29年(1896)至大正12年(1923)期間,日軍及警方六次整修三條崙、卑南路,並改名為浸水營越嶺警備道。昭和10年(1935),壽卡越嶺車道(南迴公路)完工通車,浸水營道路在官方用途上,重要性逐漸喪失,但民間及登山健行者,仍時常使用。

民國時期(1945~)
光復後,浸水營道路成為軍事及訓練場所,民國57年,建軍用雷達於大樹林山頂,並將此山改名為大漢山,隨後拓寬道路,成為大漢林道,全長27公里。浸水營古道的西段已被大漢林道淹沒,東段部份則維持原樣,隨著歲月推移,古道漸被值林與蔓草佔據,時至今日,只有登山健行隊伍行走。2002年,林務局為推行國家步道系統規劃,選定浸水營古道為文化懷舊屬性的歷史步道,並完成沿線相關的人文史蹟調查,可以預期的是,這條充滿台灣本土歷史發展典故的古道,將再度躍上歷史的舞台,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內容摘自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家步道系統導覽地圖》

此頁暫空白,相關資料,照片整理使用,如有任何問題請各位車友提出將會統一整理。
八百壯士!巴士已經訂囉! 基本咖都有囉!
相關費用目前預估2000含保險! 請於1/23日前繳交給小弟喔。
還早

可以晚一點再決定....^^
http://tw.myblog.yahoo.com/aresdi/
各位各位!請PO上需要的內胎SIZE喔!

一台車要準備一份兩條內胎喔,有便宜的方式請各位PO上你需要的內胎SIZE

目前已經繳交費用者:
1.阿銘 26X21
2.阿豪
3.阿桂
4.阿修
5.
6.
7.
8.
9.
10.
今天是初三了!!! 明天就是出發的日子!!! 各位 車子 該注意的地方請檢查調整了!!要帶的個人物品.衣物.也要裝袋了!!! 最重要的是 記好各地出車時間!! 請記得在出車時間前到達 集合點 以免拖慢了整個行程囉!!!


PS:參考奇摩氣象 屏東 和 台東 氣溫都在 19~26 取中間為 24度 ,浸水營 最高點約 1500公尺,每千公尺掉6度,故氣溫應會比平地掉個9度~!! 簡單的說 山上氣溫會在 15度左右~~!!
今天騎的真是有夠爽!
爽的四肢都抽筋,結束前還來各前空翻
由於今天期的真是太高興了。

所以只有出發前的照片2張





回家後髒髒車!




還有超累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