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個月曾經騎單車經集集綠色隧道前往集集大山一遊,當時是以4+2方式將四輪停放在名間鄉的濁水車站,卸下單車開始騎乘。後來整理軌跡時才想起集集鐵路支線的起點站就是位於彰化縣的二水車站,二水鄉公所在鐵路沿線構築了一條名為"二水鐵道追風"的自行車道。更棒的是,從二水車站後方亦可轉接上豐柏道路爬上八卦山脈前往名間受天宮,剛好可以串連成一條距離不長卻小巧優美的單車路線。擇期不如撞日,趁著鋒面即將南下之前,趕緊出發探訪這條未曾騎過的鐵道追風線

▼先送上全程軌跡圖給車友參考
無效的路徑
▼高度曲線圖與坡度圖

▼上、下坡比例圖

▼地形空照圖

▼下載高度曲線、空照原圖、GPX軌跡檔: 200903/mobile01-66c1a08edd7446254e350f37c2f69ef5.zip
路線的出發點就選擇在距離高速公路交流道最近的名間濁水車站,外地車友可由國道三號下名間交流道,沿台三線南行穿過名間市區,便可見到位於道路右側的濁水車頭地標,該停車場可容納將近二十部大小車輛。

▼國道三號名間交流道→濁水車站交通示意圖
無效的路徑
▼將四輪車輛安置妥當後,即可沿著地標旁的小路通往濁水車站

▼濁水車站位於南投縣名間鄉的濁水村,也是集集支線從彰化二水車站發車後,進入南投縣境的第一個車站。因其地理位置靠近濁水溪而取名濁水車站。 車站是在大正11年(西元1922年)開始營運,方便當年中寮、集集一帶盛產的香蕉,還有水里的木材對外輸出,後來因公路交通發達,而使得集集線上的許多車站失去客貨運量,濁水站於民國八十年九月改為無人招呼站,曾一度面臨裁撤的危機,後因地方民意不捨,改朝觀光路線發展

▼南投縣政府陸續在07、08年舉辦"火車好多節"的活動,07年首度舉辦時,因為正逢農曆春節期間,雖然盛況空前卻也因為交通大打結造成怨聲載道,08年遂改在暑假期間舉辦,而該活動的起點就是位於名間鄉的濁水車站

▼沿著濁水車站前的"車站路"出發,開始此次的路程

▼路口左轉員集路,轉角的"濁水肉羹王",老闆夫妻雖然年輕,不過功夫可是承襲鹿港老師傅,羹湯充滿濃厚的古早味,肉塊也是清香爽口,是當地人解饞的美食,車友回程時不妨可試試


▼152縣道(員集路)會先經過一段名間鬧區

▼路底分成左右兩線,右線可往松柏嶺受天宮,咱們則是取左線前往二水

▼152縣道西起彰化大城鄉,東迄南投集集鎮林尾共計六十六公里,不過大家最有印象的應屬152縣道進入集集鎮前的綠色隧道,然而在往二水的路上,同樣也有一段美不勝收的綠色公路景致

▼景致宜人,唯一煞風景的是偶有砂石車奔馳呼嘯而過,車友還是敬而遠之比較保險


▼繼續直行往二水,若左轉往"新民"可接回台三線,新民社區也有規劃良好的自行車道,車友也可繞道一探

▼152縣道旁的靈山禪寺原名"明山岩",最早是由"初傳龍"法師以家產購地建一小竹屋在此修行,爾後得關西的德妙上人雲遊至此,兩人遂合作策劃興建道場以弘揚佛法

▼入夏前的樟樹換上一片新綠,騎在林蔭間好不涼爽痛快


▼二水鄉的舊稱為『二八水』,據傳是清康熙年間,當地的鄉民施世榜集流民,引濁水溪支流以灌溉八堡(今稱八堡一圳);後有黃仕卿開鑿十五庄圳(今稱八堡二圳),從此兩圳貫流二水鄉境,狀如八字形,後人為感其恩澤,故稱此地為"二八水",沿用至日據時期後改稱"二水庄"。直至台灣光復後,始設鄉並定名為"二水鄉"

▼152縣道41.5K處即可見到"二水台灣獼猴生態教育館",緊鄰八卦山台地保安林的獼猴館,由於區內植物種類複雜,喬灌木、蕨類等叢生,加上氣候適宜,有許多野生動物棲息其間,尤其以台灣獼猴的棲息活動最為著名,與高雄柴山同為台灣獼猴在低海拔活動的少見地區之一

▼獼猴館的主體建築規模並不大,造型卻頗為獨特。館內人員非常熱情親切,見小弟一人騎車前來,便主動指引我飲水機所在位置,還屢屢詢問是否要觀賞生態教育影片

▼一樓為視聽室可觀賞簡介影片

▼二樓則為獼猴生態介紹

▼生態豐富的保安林地

▼休憩平台

▼離開獼猴生態教育館之後,繼續沿著152縣道前往二水。由於二水鄉位於八卦山脈南麓,有部分被涵蓋於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之內(獅頭山、梨山、八卦山)

▼往八堡圳的指標實在令人不可思議,往前往後看,完全不知該如何跨越鐵軌到指標所指引的方向


▼後來見一位大嬸徒步跨越鐵軌,也只好依樣畫葫蘆扛起單車穿越鐵道


▼穿越鐵道後便可見通往八堡圳公園的指示

▼八堡圳原名"施厝圳",因引水灌溉彰化縣十三堡中的八堡而得名

▼二水自行車道已構築完成的路段便是由二水車站通行至八堡圳水門

▼八堡圳公園

▼八堡圳主線的長度達八十九里,分流延長更高達二百三十餘里,稱其為灌溉彰化農田沃土的母親之河一點都不為過

▼水閘門旁可見分流後的滾滾濁水洶湧澎湃

▼親眼見證彰化最偉大的水利灌溉系統之後,原路折返繼續往二水前進

▼跟隨著指標來到引水公園

▼濁水溪畔的引水公園是倡和村一群村民自發營造的社區公園,熱心居民自行綠化、美化,為了就是讓村民有更好的休憩環境

▼有八堡圳的調節,灌溉用水得以發揮最大成效


▼穿出引水公園後,接回大馬路並轉往源泉車站

▼歷史悠久的農村建築與穀亭

▼平交道前左轉

▼位於濁水與二水車站間的源泉車站目前是無人招呼站,也是彰化縣最南端的車站

▼從車站旁的地下道進入

▼牌子寫得很清楚,請下馬牽車吧


▼一穿出隧道口,便是單車道的意像裝置

▼火車轟隆隆的從後方駛來,完全在意料之外,急急忙忙掏出相機還差點失手摔在地上


▼目前從二水車站西側沿著鐵道北側,利用原有產業道路,已經完成約三公里至源泉車站的單車專用道,稱為"二水自行車觀光園道"

▼自行車道旁還設置有音箱播放音樂,不過不知是小弟耳背還是根本沒開啟,除了蛙鳴鳥叫還有火車奔馳,倒是沒聽到半點樂音


▼左轉跨越平交道後,沿著鐵道另一側的小路前進

▼接上往二水車站鬧區的道路

▼身為集集支線中轉站的二水車站舊名「二八水站」,建於民國前七年,台鐵接收集集支線後,至民國九年站名正式改為「二水站」, 集集支線也是目前台鐵三條還在營運的支線中最長的一條,鐵路全長近三十公里,由二水站起往東會經過源泉、濁水、龍泉、集集、水里、車埕,共計七站

▼民以食為天,來到二水市區,當然得先解決民生問題



▼循著二水火車站前的光文路直行,即可接上員集路三段

▼古味十足的中山堂對面

▼就是大名鼎鼎,招牌卻斑駁的幾乎認不出字來的"大明火燒麵"。明明非假日,而且都已經下午一點多,陸續湧入的食客還是多的驚人,等了好一會兒才空出一張小桌子,趕緊把握機會入座,否則不知還得等上多久

▼在當地已經營三十多年小吃生意的王添明老闆說,以前如果要看到炒菜時鍋子裡起火的花招,只有在大飯店才能夠看到。於是他就想試試在小吃中加入這個起火花招,漸漸地,大火燒過的炒麵就被當地人稱做火燒麵

▼看著老闆以大火將鍋子燒熱,放入油後才能剎那間燃起大火熊熊,快得還來不及拍就已經化做青煙,經過高溫烹煮的麵身,略帶點大火燒過的焦味,也是大明火燒麵獨有的風味。老闆先是大火快炒再蓋上鍋蓋悶上一會,再次打開鍋蓋就是香氣撲鼻,看老闆熟練的盛盤送到眼前,份量大的令人吃驚。新鮮的韮菜、蔥段、豆芽菜、肉絲和一小塊Q而不膩的豬皮是基本配料,油麵炒的軟而不爛,一入口就知是真功夫



▼原路折返回到二水車站,沿著站旁的小路就要啟程往下一站"松柏嶺受天宮"而去

▼蒸汽火車陳列場,車棚內陳列兩輛火車頭,其中一輛是編號CT278號日製帶煤蒸汽機車頭,另一輛則是台糖嘉義蒜頭場撥贈的345號比利時製,俗稱『五分仔』小火車頭。圖中的CT278號車頭因車速快,時常做為高級官員的專車,直到民國七十一年,鐵路電氣化後才停止使用

▼右轉穿過平交道後直行

▼穿過海豐橋後沿著海豐路前進

▼雖然看似複雜,不過沿途都有往豐柏廣場的指標

▼右轉小爬坡

▼路底左轉山腳路(137縣道)

▼直行可往田中森林公園與長青自行車道,咱們則是右轉往豐柏廣場

▼右轉進入山腳路226巷,自此之後就是爬上松柏嶺受天宮的爬坡路段

▼山腳路至受天宮地形空照圖,4.3公里平均7.1%的爬坡其實也不算輕鬆

▼一開始的爬坡就有點讓人軟腳


▼豐柏廣場位於八卦山脈南端,引以為名的是二水上豐村至松柏嶺的登山步道,故名豐柏步道。入口設有停車場,登山步道全程約二公里,是彰化地區頗為熱門的健行路線。早期的步道是松柏坑人為了到二水街上做買賣而闢築而成的羊腸小徑,通道狹小到面對面時必須側身才能通過,因此便有人稱此步道為"摸乳巷",光復後因交通開發,往來便利許多,松柏坑人便不再循此舊道至二水買賣,山徑荒廢為雜草藤蔓所蓋,民國七十年後為了發展觀光休閒、提倡運動,二水鄉公所始將上豐村至「摸乳巷」間的石頭坑仔路鋪設成二公里長的健行步道

▼單車不走步道,但可沿著廣場上方的豐柏路騎往松柏嶺。叉路口右線為豐柏林道的單車挑戰路線,左線則被列為逍遙路線,不過小弟在路口怎麼端詳,都覺得兩條看起來都很不輕鬆啊


▼最後還是決定取左線上行,若有騎過右線的車友還麻煩分享一下大略坡度


▼豐柏路由海拔139公尺的豐柏廣場,爬升至海拔近四百公尺的受天宮。雖然能見度不佳,然而隨著地勢爬升也能一覽二水街區

▼豐柏車隊也是中部"騎很大"的單車隊,就像136縣道之於136車隊,豐柏林道對於豐柏鐵馬隊也別具意義

▼不管從任何路線從山腳爬上八卦山脈稜線,距離都不長但卻有一定坡度,豐柏道路也不例外



▼髮夾彎一個比一個陡

▼所幸在幾個彎角都有涼亭可供車友小憩

▼涼亭no.2

▼雖然累,但是離平地越來越遠,多少還是有點成就感的


▼涼亭no.3

▼從山腳路起算,坡度依序是陡--緩--陡

▼中段以後,坡度屢屢超過10%

▼阿娘喂...這也有點太超過了吧


▼還來啊


▼涼亭no.4

▼上到稜線後視野變得開闊,松道休閒茶園之後坡度已漸趨緩和

▼松柏嶺什麼沒有,就是茶葉最多


▼崖上的受天宮

▼受天宮建於名間與二水兩鄉交界,供奉昔日移民從大陸帶來之武當山北極玄天上帝香火。相傳甚為靈驗,遠道而來的進香客更是不斷湧入

▼平日的信眾也是絡繹不絕

▼循右線商店街往前行

▼受天宮牌樓

▼穿出牌樓之後,左線主幹道為139乙縣道往名間市區,右線為投42號鄉道往南投高爾夫球場

▼叉路口的現榨甘蔗汁是每次來到受天宮的必買好物,冰涼醇厚不摻一滴水的原汁,一罐只賣NT25,不僅消暑還可以補充大量糖份


▼解決了甘蔗汁之後,不走139乙線,這回就取道右線的投42號鄉道下山

▼早年為了捍衛濁水溪等地的軍事基地,國防部便於松柏嶺地區興建陣地及指揮所,如今碉堡的軍事功能不再,閒置多年後於2006年移交產權予名間鄉公所,將防空碉堡轉為觀光資源

▼七星陣地公園因位置類似北斗七星,故以七星為名

▼據說整個松柏嶺地區共有27座碉堡


▼有應媽廟

▼循指標左轉

▼投42直行

▼沿途只要循著南投高爾夫球場指標就不怕迷路了

▼鳳梨是名間鄉除了茶葉之外的主要經濟作物,茶園夾雜鳳梨園也是名間鄉的特殊景觀

▼茶園旁小徑

▼高爾夫球場籬笆

▼南投球場於民國六十九年由名球師陳金獅先生設計監造完成九洞,再於七十一年十八洞完成,是中部著名的老球場之一

▼正在採收春茶的大嬸們

▼過了球場之後就是一路下滑回到名間市區

▼台三線路口右轉

▼回到濁水車頭停車場


------------------------------------------------------------------------------------------------------
其實跨上單車未必每次都要拼命,抱持休閒輕鬆的態度,把單車當作純粹的交通工具,探訪不曾到過的鄉間小徑,也是另外一種體驗。從濁水車站出發沿著152縣道,在八卦山脈下尋找獼猴蹤跡,見證八堡圳在彰化灌溉史上的重要地位,沿著集集線與火車打招呼,由豐柏道路爬上八卦山,感受昔時松柏坑人不畏跋涉從山頂到山腳下買賣討生活的堅毅,最後帶著松柏嶺的茶香與受天宮的沈香下山,不也是另外一種美好的單車休閒

此路程前段大致都很輕鬆,不想爬坡的車友只消原路去回即可,一切隨喜。若是肚子餓了,大明火燒麵的好手藝錯過可惜!!
------------------------------------------------------------------------------------------------------
無責任鑑定指數(滿分為 ★★★★★)
1.爬坡痛苦指數 ★★(山腳路至受天宮的4.3公里爬坡並不輕鬆,不過路程不長,累了就找個涼亭歇著吹吹風,也是另一種享受)
2.曝曬指數 ★★★★(除了豐柏道路之外,其他路段紫外線指數達到過量級

3.補給方便指數 ★★★★(豐柏道路與受天宮間無店家,其餘路段則無須擔心)
4.路面平整度★★★★(全程均為柏油鋪面平整好騎)
5.路線推薦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