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市面上的潛水錶真的是百百款,再加上喜歡揹氣瓶深潛、考潛水執照的人愈來愈多,所以有水下深度測量功能的錶好像也不少,G牌(還不只一個G牌)的就滿普遍的。但是,台灣對於飛航管制依然很嚴格,即使像我這種當年曾被Top Gun電影激勵、想考空軍官校的人,也只有在東台灣體驗過輕航機而已。擁有一支飛行錶,如果再加上了高度測量功能(而且還不是電子式測量,是少見的機械式測量),你卻不是一位帥氣的空軍飛官或民航機機師,你會想要怎麼有趣地「玩」這支錶?真心好奇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更新:(以下是分格線)
────────────────────
好啦,我承認真的是從週六賞錶之後,就一直心癢癢的(還有手癢),隔沒幾天我就用新台幣來入手了。老實說,這支ProPilot感覺比我的Aquis還要大顆,但是真的輕了很多很多很多(重要所以說三次),錶殼就是最大原因。

層次感很明顯的碳纖維錶殼,摸起來有種不同於金屬的質感,覺得它比鈦殼還更輕盈,不管是平日上班或是假日休閒戴出門,都會感覺格外輕鬆。右上的錶冠是可以調時間的,右下那個錶冠好像做得比較大顆,把它轉開到露出紅線的時候,就可以用氣壓變化來測量高度。

到老姊那新店溪河景第一排的社區,去幫老貓當鏟屎官的時候,在一樓就先把高度計歸零一下,再上去她那18樓,到陽台一看,12點上面的高度指標......只有動了一點點,大概四、五十米吧。後來想想,一層樓如果兩、三公尺高,那這測量值應該算是還滿合理的。

錶的背面,做得有點微凸,不過戴起來還滿舒服的。上面還有刻了公制公尺和英制英呎的換算表。

這支ProPilot還有一個設計上的巧思,覺得很好看又好用,就是它的錶扣。

模仿飛機上的安全帶扣,用一根手指就能順利解開,但是角度又做得很服貼,不怕在生活中會不小心勾到。編織錶帶也做成雙層,內層加了皮革,佩戴起來真的很舒適。
想要再多玩玩它的高速測量功能,所以我就衝上陽明山了。

從冷水坑停車場爬上步道,就來到快800公尺的海拔高度,這支ProPilot的高度測量功能就滑動幅度很大,很有感了。

下山途中,也不忘去看看菁山路的大耳朵天線,沒想到以前夜衝會騎車來的這個老地方,竟然只有400多公尺高而已。下週,剛好有行程要去林口跟客戶開會,打算來走一趟五楊高架,測量看看那兒到底有多高。

戴上這支ProPilot運動錶,其實不一定得要坐飛機、直上青空才會覺得「好玩」。尤其是喜歡從事戶外運動,尤其是登山露營的朋友,應該更能感受到那很特殊的功能樂趣。錶徑大器又輕量化的碳纖維外殼,肯定會讓我更常在平日佩戴它,玩味那隨著高低起伏而搖擺的小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