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等級,不鏽鋼跟鈦合金都各有軟的也有硬的。常見的材料以維氏硬度來講,純鈦(有純鈦作的錶嗎?)<Grade2鈦合金<316L不鏽鋼<Grade5鈦合金<904L不鏽鋼。你去年(2021-12-03)問關於手錶刮傷的時候我有貼過,把當時的回文搬過來:2006年的星辰不鏽鋼,無鍍層。一般不鏽鋼粗戴錶大概都會刮成這樣?維氏硬度200Hv。2010年的精工白鈦,無鍍層。優點是顏色接近不鏽鋼,不像一般鈦合金那樣暗沉,硬度也稍微提升。維氏硬度200-300Hv。2016年的Steinhart Grade5鈦合金,無鍍層。硬度比普通鈦合金和不鏽鋼更高,但顏色仍是鈦的暗沉灰色。維氏硬度400Hv。2017年的星辰超級鈦,鍍Duratect TIC。顏色上比Grade5淺但還是能一眼看出是鈦合金的灰。維氏硬度1100-1200Hv。2018年的星辰超級鈦,鍍Duratect PTIC。跟上面的鍍層方式相同,但多了調色效果。維氏硬度1100-1200Hv。3歲的超級鈦+Duratect PTIC 跟 一個月前新購入的不鏽鋼 顏色對比。不拿起來光用看的根本看不出來左邊的其實是鈦合金。然後上面那些都是會戴著上班卸貨上架、東敲西撞的手錶們... 下面這隻則是正好六個月前(2021年6月初)購入,從未戴去上班過,材質是不鏽鋼無鍍層(就是跟第一隻相同,維氏硬度200Hv的不鏽鋼)。錶扣狀況如下:也不知道是牛仔褲還是木頭桌上磨的(就是我上面說的,刮傷的回憶?那啥可以吃嗎?),總之密密麻麻一片滿是細紋,這樣一比星辰的Duratect鍍層效果就很明顯了(而且我那兩隻用的TIC/PTIC鍍層硬度還只有最硬的Duratect α的一半...)。這是星辰官網上的各種Duratect介紹:這是之前在某討論區存下來的圖:
會挑選鈦金屬(或鈦合金)的表款,大多是為了輕量化,畢竟同款表不鏽鋼跟鈦金屬材質,您拿在手上就會感受到重量差異;指紋來說,也是看材質面的處理方式。如果是鏡面處理,當然指紋留下的機會,會比霧面髮絲紋處理的要多很多;至於耐不耐刮傷...我想不論是金銀銅鐵錫還是合金,使用一段時間後,都還是或多或少會有刮痕
Big grapes wrote:最近要入手一支鈦金屬...(恕刪) 鈦金屬,原始材質是偏軟,容易刮傷。星辰主要是Duratect表面硬化技術,及DLC高耐磨處理,才是他的主打強化材質的技術。至於星辰的腕錶,喜歡的配色最重要,其實同一款機芯、面板換個顏色,過陣子又是限量款,價格再加個幾千塊錢。
鈦合金確實會比不鏽鋼容易磨損,小弟買過很多的鈦合金手錶ORIS、帝舵、GS、每一支磨損都很嚴重。而且鈦合金的顏色比不鏽鋼暗沉,個人覺得比較難看,GS的技術可以將鈦合金打磨的跟不鏽鋼一樣的光澤,但是價格就不好說了。鈦合金刮傷後比較難拋光復原,不鏽鋼則很好處理可自行買拋光布擦拭。手錶還是建議不鏽鋼比較好,重量帶在手上很快的就會習慣,說真的我個人還比較不喜歡鈦合金的重量太輕了很不喜歡。最後圖片這二支建議買黑色那支,因為你怕刮傷他的黑色塗層是DLC類鑽碳,硬度非常高比五級鈦、904鋼等等都還要硬,抗磨損不掉色~重點是價格便宜,3萬多可以買到全錶DLC塗層實在是划算。如果不買黑色就強烈建議不鏽鋼款比較好,我個人不會再買鈦合金材質手錶了,除非像這支鍍DLC材質才有可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