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待久了,總會被動地接收到一些信息與故事。例如貌似外表平靜,實則暗流涌動的中環「望北樓」兩三事;曾短暫光臨香港,歷經驚魂兩周的斯諾登藏身記;銅鑼灣書店老闆失蹤案,等等。隨著日月變幻與季節更替,大多數的信息與故事來來去去,終成為香江中的一縷漣漪。但「表」,卻一直是香港永恆的話題之一。
我碰到的許多香港人都很喜歡錶,無論是永居(我們一般叫他們local)或是非永居,中國國籍或是外籍(生在香港即為香港永久居民,但永居並非都是中國國籍)。大家尤其鍾愛勞力士。在香港的街邊茶餐廳或是路邊賣牛雜雞蛋仔的小攤裡面隨便扔一磚頭,基本都能砸死好幾個戴勞力士的人,他可能是餐廳服務員,餐廳老闆,普通上班族,公司高層或是政府官員。在香港這種外表光鮮,但實際貧富差距懸殊的地方,社會上上下下的各色人物都鍾愛於同一事物,這本身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勞的信仰加持過於強大。所以,我們身在其中,但卻想不被影響到自身,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我對勞並沒有特別的執念,但周圍人對錶的熱衷還是影響到了我。

特別是在我工作的行業,雖然行業和業務基本與表不相關,畢竟我又不是賣表小哥。但實際上經常都在打交道(在香港上完學畢業後,我就留在了香港保險業。身邊很多客戶在諮詢保險之餘,經常會來打聽香港買表的情況)。所以時間一久,慢慢中毒就是一個難免的事情,畢竟我whatsapp、Line和wechat里都加了N個尖沙咀和銅鑼灣的賣表小哥,經常也受他們朋友圈的毒害。不過我因為之前幾年給家裡換房換車,同時也一直沒有想好要買什麼(原來看中的迪通拿要等貨,沛納海441錶盤有點大,積家大師和IWC葡系很驚艷,但是有點過於正裝。)所以我一直也就沒有入手,最多就做做客戶的和朋友的「看錶」小弟。
於是索性放下,後面碰碰情況再入手。
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前些天我的生日。這天在辦妥客戶的事情之後,他們就提議在尖沙咀附近逛逛看看錶,剛好我認識的尖沙咀某某店的賣表小哥才給我講過年後他們店會新來一批勞,所以我們就一起下樓去了店裡。在客戶看錶的間隙,我無意間就瞟到了只在圖片里見到過的天地良心珀五十噚鋼款和黑陶款,頓時心中驚雷響起,內心澎湃,因為實物真的非常驚艷,比圖片上要好看幾個檔次。於是我馬上問了現在的折扣,然後當即就決定要拿下了,唯一糾結的就是選鋼款還是黑陶,於是只能不停地試戴來做對比。這時客戶試完表過來和我講他同事剛入了藍陶,好看是真好看,質感也很無敵,但錶盤比鋼款要易碎,他都有一些碎過的「表友」,換一個盤都要三四萬港幣。所以我最後直接拿了鋼款,畢竟我本質上還是個粗人,怕的就是磕著碰著。
最後買完收工,皆大歡喜。附上靚照





再附上幾張前幾日拍的HK靚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