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力士各隻經典款大多集中在40~42mm,除了少數深潛有機會到43以上。
有人說這是40~42是對手腕的黃金尺寸,但就我自己實際親身戴過,真的還是太小,我都不覺得我的手很粗了,更何況尤其老外身高大隻的,錶徑這麼小放手上不會很怪嗎?
有人說這是勞力士的堅持傳統,所以一直都是這種錶徑大小,不盲目出大錶款。可是時代演進,也會有人需要大一點錶徑的需求。iPhone都從3.5“放大到現在了。
換句話說,今天勞力士堅持不出太多大錶徑的理由是什麼?是產能不夠?還是有其他原因?如果今天勞力士出了大錶徑的款式,對它也不會損害啊?反正多賺滿足不同需求。
這樣問好了,隨手舉個例,一樣的Yacht Master,在預算許可下,大家還會一定要堅持40的,還是會選若有43~44以上的款式呢?
只是一直以來對勞力士的心中疑問想討論討論,若有理解錯誤或是我不懂勞的地方,還請包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