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沛納海居然腰斬了

bigboss01 wrote:
有很多情況底下 想換..
商品的買賣,保值只是其中一環

買賣的過程也是一種樂趣
(恕刪)

E大說的沒錯 只是他說話比較直 
說真的 錶是奢侈品 要保值不買最保值
要看時間 要準確 誰會看錶 相信很多人與我一樣我都看手機
好吧 既然你在乎保值 我推薦你這只 名牌 耐操 絕對容易到手也保值
更會常戴拿來看時間
peirreflame wrote:

E大說的沒錯 只是...(恕刪)


他把文引導成投資理財
什麼保證增值
沒有人講這話
只有他在說
其實也聽不懂他為何説保證增值
(請您細看文)
他彷彿在自己的世界打轉。

如果用資本大小在不在意2%資本定義人夠不夠資格
王永慶生前連一張衛生紙都會在意
王永慶在E大面前不就也不夠資格

論資本您確定您口中E大比王永慶夠資格?

請您用理性角度順著他的話去思考事情
您確定他說的話合理?
任意去定義人夠不夠資格
您確定他有資格稱為大?
bigboss01 wrote:
他把文引導成投資...(恕刪)

bigboss01 wrote: 那請問精品裡面 ...(恕刪)

你整串開文回文就是在問價值、問保值、問轉賣價位,自然得到的答案就是投資向的回答。連最基本概念寫那麼清楚還看不懂,明顯不是我的問題喔。

peirreflame wrote:
E大說的沒錯 只是...(恕刪)



我覺得bigboss說的有道理

他本來就是在討論手錶在市場上的保值狀況

這跟投資保證增值有什麼關系 為什麼扯到理財去

最後用什麼資本2% 定義人也太扯了

bigboss舉的列子很好

王永慶在乎衛生紙 衛生紙資本小於王永慶資本2% 所以王永慶不夠資格囉
單純錶的版  錶的事情 
就單純討論錶的市場反應狀況


我不懂為何要扯一堆其它投資理財進來

錶的事,錶的市場反應狀況
在腕計時討論,是還是發去理財版討論?

要想教人理財的事不去理財版
來腕計時教人投資理財?

在錶的版簡單討論最近錶的反應市況被扯成理財道理大開講。
確定是我跑錯版。?
離題了 和氣生財 ………………
東西要保值當然很好啦. 但, 買的東西用了還希望能盡量接近原價甚至還倒賺賣出, 這心態是不是有點問題呢? 買錶, 是喜歡錶還是當做奇貨可居商品不就是這心態在看嗎?

二手店就不用說了, 台灣市場充斥著宰錶友的店家. 買的時候減個一兩千就像是天大恩惠, 收的時候擺明就是要賺個幾萬, 不要拉倒. 其實是個賺暴利的行業, 當然沒有資本也沒辦法和人家這樣玩就是了. 加上過去幾年來各錶廠也把客戶當肥羊, 一年調漲個一兩次變常態, 錶友會越來越少不是沒有原因的.

是說, 一堆人說這牌沒價, 但又會去注意這牌的動態, 算是口嫌體正直嗎?
strongarm wrote:
東西要保值當然很好啦...(恕刪)

完全贊同你的觀點
strongarm wrote:
東西要保值當然很好啦...(恕刪)



strongarm wrote: 東西要保值當然很好啦...(恕刪)


市場的購買行為確實反應在價格上
比如特定錶的拉高勞力士
和對岸火熱也有相關
對岸的財富驚人成長
瘋狂的購買特定品牌行為
不單國內掃貨
這些年,對岸出過旅遊如織
每到一地勞ad就是有貨就撈
全球各地撈貨
加價配錶都願意配合
讓人感覺ad水貨店胃口都被養大了
想要原價購入都變的不可能阿
我們台灣的消費行為也無法置身事外。

現在最火熱的品牌都玩起這一套
Hermes要買個經典包要看人看消費紀錄

香奈兒coco,boy經典款25 黑牛,羊皮
一直漲價,也是台灣永遠缺貨
其實永遠留給了高消費客戶

勞力士也走上這條路
直接搭售,變相加價

其實是消費者的行為決定了市場
熱款更火熱導致價格飆升阿

16年買的綠水鬼 白鋼迪
18年二手賣掉 比全新買時價格高
還只是量產錶 非特別款式

以往買錶認知是貶值 
買白鋼迪變成二手錶還增值
50萬買帶兩年二手變60萬賣
上個月去看二手16年白鋼迪
二手開價60覺得貴 新錶還要70萬
品像感覺不好未下手
60萬隔天回頭尋問,秒賣掉了。
二手賣的比2年前新品貴
也是驚訝了我這一般消費者。

有人氣的商品人追
消費者的行為反應在市場的價格結果。
奢侈品跟精品是不一樣的。
錶對我而言就是奢侈品,我只在乎買不買的到,特殊不特殊,當喜歡超過價格的衡量,就是奢侈品。
然而精品是“想望群眾”要踏入奢侈品的第一個台階,所以會有價格考量或者是轉讓考量,問題是,精品本來就會因為普遍性而不保值的問題。
買奢侈品的心態的人根本不在意價格,買精品的人在意2手價也沒用。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