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最近看了看手錶這版~蠻多人討厭直上X這句話

我幫你翻譯
10支2萬塊的錶
5年後=?
買一之20萬的X
5年後=?
不撘嘎 wrote:
時間到了你就會懂

我懂了


我只是想要說好像蠻多人討厭這句直上XX

但又很多人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推薦直上XX

我只是想表達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

尤其是錶版

我當然了解勞力士相對保殘值

希望喜歡勞力士的朋友不要介意啊

我也一堆朋友戴勞力士啊

不撘嘎 wrote:
好好賺錢才是真的

我想賺錢這檔事目前你也幫不了我

我們一起加油賺錢吧
名人名句都是唬爛您的

㊣水工生 wrote:
呵呵~感覺蠻有趣的...(恕刪)


直上勞~乾脆直上Patek Philippe好了,101那間旗艦店,路過我都不敢進去
水昆兄 wrote:
我以前玩過不少機械表...(恕刪)
說的真是到位!我讚同您的話!
其實前陣子我朋友也問我買錶的問題,我也是跟他建議直上~

因為他會2-3年就買一顆,越買越多顆,乾脆買一顆貴一點的,就不會常常想買錶~

後來他考慮了一晚也覺得有道理,決定存錢直上~

你討厭沒用阿你也改變不了這環境對與特定錶廠的厚愛阿

勞力士看準台灣人對勞的厚愛每年漲價也很多人趨之若鶩尤其運動勞

你不開心也沒用去問問你朋友去問問你的長輩去問問流通的通路當鋪

大家對勞一致的肯定 穩定 耐用 好轉手 其他錶廠買錶不給折扣在台灣賣不下去啊

且說真的花20-30萬左右買錶-不一定真的很有錢

花上百萬買錶那種-一定很有錢
預算許可下直上是先進們的忠心建議

目前玩過的單眼前輩們也是都說直上全幅
鋼筆也是直上149
都是直上XX
別人走過的冤望路
自己可以省點錢
萬一沒興趣要脫手也不會太傷

㊣水工生 wrote:
呵呵~感覺蠻有趣的...(恕刪)


戴過勞後

就真的覺得要直上勞..

不過還是要考量經濟基礎啦
個人也不是特別喜歡勞

但若是30萬內請我選一隻 耐用度 品質 售後以及個年紀都可配戴等等等之類的問題做考量

我會毫不猶豫選擇勞

就是有它的價值在 不然不會有直上的觀念在

就是有前輩 傳授的經驗罷了 轉了一圈 花了一堆冤枉錢 結果還是買勞 不如一開始努力點直上吧
老實說我一開始對那句話也頗不以為然
畢竟這建議常會把已經做了不少功課、鎖定'非勞'品牌手錶的錶友澆了一頭冷水
試想你自己花了許多時間去找資料、逛討論版、訪價後好不容易選出心頭好
卻被別人用一句話就打死
這當然是難免有點讓人反感、更常會得到反效果

不過姑且不論部分反串板友的刻意消遣(自以為幽默?)、或是人云亦云地跟著瞎喊、
這句話如果是出於仔細評估對方的需求和預算後給出的建議
那其實還真的很有其參考價值、而也的確精準地反映了不少錶友的心路歷程

買第一只機械錶時就看到許多 "直上勞" 的建議
但當時實在無力負擔的我買了SEIKO、終於初嚐機械錶的樂趣
之後每次'升級'時都無可避免地看到同樣的建議、雖然購錶預算漸增、但還是很難'一勞永逸'的我
又陸續進了 Invicta、Hamilton 和 Mido
(這階段的我買新錶前都會把舊錶售出,所以比較像是'租'錶戴?)
但在我終於有能力可以'直上勞'時、我卻又把那筆預算拿去買了 IWC 圓夢
不過在我擁有第一支機械錶約十年後的今天、我此時此刻手上戴著的、的確還真的是支勞

一步登頂當然很好、或許也真能少花不少冤枉錢
(不過就如前面許多錶友都提到的,勞力士 其實也說不上是頂峰,錶上有錶啊)
不過這種一步一步向上爬的過程、其實也很有樂趣的啊!
而要是沒有擁有過之前那些手錶、我又怎能真正欣賞勞力士的好?
二十歲的我追求那秒針優雅劃過錶面的流暢、光盯著它看就能開心許久
那時的我覺得只要下只錶中能用上ETA機芯、最好還有個透背讓我研究機芯如何運作、
就已經是了不起的升級了
要是沒經過這個過程、我可能很難真正理解並欣賞3130/3135的好

雖說買十支兩萬的錶、或許還真不如直接買支二十萬的勞
但我相信有許多人像我一樣要花上多年的時間才能打下能無慮入手勞力士的經濟基礎
你要他將自己想要踏入機械表世界的衝動暫且壓下只因為自己還無力上勞、感覺似乎殘忍了些

我相信大多數錶友給出 "直上勞" 的建議都是出於一番好意、不想別人和自己一樣走'冤枉路'
不過我倒是覺得那'繞路'的過程、其實也有其樂趣所在啊~

重點或許還是在於量力而為、享受做功課的過程、然後愛自己所選吧~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