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 wrote:嗯我相信還是有一定的...(恕刪) 看了先進的回覆,我明白您對腕表的見解深厚,對金飾也有相當程度的知識不過,我還是回到原點,我很好奇是有否任何純金製品,有做到鏡面的技術?小弟我懇請先進提供此外,買只錶當成炫耀品+裝飾品,不正滿足此目標族群的期待嗎?再者,黃金+鑽石的材質,哪點損了您高貴的地位?至於您提到腳踏車、轎車、相機的應用,這也大可不必,難道你會買了台捷安特、BMW、LEICA,而被誤認為是膺品嗎?至於黃金的回收,現在光譜分析儀已經非常普遍,稍具規模的銀樓就有,可靠度達99%以上,一分鐘以內就可完整鑑定出,你完全不必擔心。對了,您的台銀"9999"條塊顏色比"9999"UBS差嗎?建議您趕緊向消基會舉報,您可能被框了喔?我認識的"台銀"--台灣銀樓"999"條塊就跟"9999"UBS色澤、比重完全一樣,看您要用水秤、還是光譜分析儀來檢測都可以。台灣的銀樓珠寶店,見證著台灣經濟的起飛,如果收掉,人家也是獲利了結,快樂收山,很多老店,有超過六倍的庫存增值,這輩子,夫復何求?最後,您提到的見解又更有趣了,怕店家倒..如果你是總代理,您難道不能在每個縣市,只慎選一家代表性的店家,來做你的經銷嗎?
net086 wrote:此外,買只錶當成炫耀品+裝飾品,不正滿足此目標族群的期待嗎? 可是這樣的造型和.機芯,會當被土包子...很好奇版主有幾支其他廠牌的錶,本身是不是玩錶人伫,搞不懂大家對錶的要求是什麼,假如廠商不了解客戶想要什麼,做出的商品怎麼符合客戶想要的..
net086 wrote:看了先進的回覆,我明...(恕刪) 先別激動.我用小弟個人淺見一一回答您純金要做到鏡面會有個限度.消耗量也非常大.容易變形.能像我這顆戒指分的出霧面亮面就很棒了另外純金要插入錶帶芯.長久使用來說會有很大的考驗!!如果要把此錶當做"炫耀品+裝飾品"還需要一點品牌加持手錶= 品牌 + 工藝 + 生產原料同樣的品牌底下會先優先以機芯訂價.其次才是生產的原料版大PO的此錶反之順序為 1.原料 2.機芯 最後才是品牌有違評斷這只錶好壞的正常邏輯其他商品精神理念不同.我無法多評論光譜儀是好東西~確保銀樓不吃虧...其它商場問題說來又臭又長我就迴避掉吧...雖然朋友的銀樓一直哭賠錢我一直買...至於此錶有無市場我就有興趣幫他規劃一下廣告部分呢1.找有公信力的機關打保證純度上去2.機芯好壞其實無所謂...好保養就好3.鑽石最好也是大顆一點有GIA證書的既然要賣材料也可以賣到底!!只是最後幕後廠商要很有實力去撐他的材料假設黃金空重個250g+上GIA30分鑽20顆 賣價只在成本上加20%我會考慮一下! 盒子裡面就21張保證書了!! 還可以拆賣...不過此錶就只能流入首飾市場了最後補充一下~ 黃金是流動財的一種.也可以等同現金!!所以發展黃金極致的工藝不是條好路因為工藝用在黃金上並不值錢...大家注意力只會放在他多重而已不如找出更堅顧的金屬做出更重的手錶使用夾鑲的手法去鑲更大顆的鑽石
net086 wrote:看了先進的回...(恕刪) 嗯不知道是我們對"鏡面"這兩個字的定義有差異我案頭上一直貼著一個1/10 Oz 的澳洲鴻運金幣剛剛仔細看了一下, 那個女王頭和另一面的袋鼠就是鏡面的, 不但是鏡面的, 還是立體的周圍字體的部分, 還是鏡面晤面立體交錯的家裡還有零星幾個, 回去再仔細看看這顆小金幣, 哪天我跑路的時候地球上任何一家當舖或銀樓(就先用銀樓稱呼吧)不需要我提示任何證明, 就可以兌現了黃金鑽石可以彰顯佩帶者的財富但不等於可以彰顯佩帶者的地位張教主, 小馬哥, 郭董, 林志鈴, 就算只戴隻 Casio, Swatch也無損他們的地位陳樹菊阿嬤, 德雷莎修女,身上的東西加起來,可能還不到我案頭上那個1/10 OZ 的小金幣但是別說是路人了, 即使國家元首, 誰不敬她們三分另外, 關於台銀和UBS條塊我是說"顏色"有差, 不是"成色"有差是要提醒您, 即使是9999的金冶鍊技術不同, 外觀"顏色"也會不同如果您分不出這差異和市場價值的關係那就當我沒說至於找代理商或經銷商的事以這款表而言, 您認為發球權在總代理手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