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vohk wrote:
當然會買,當年就是...(恕刪)
的確這隻探險家二號是三支中最高價的(是說並沒有高出多少就是),不過我相信應該也是相較錶店容易脫手的,我覺得二手錶店對Rolex大概不會有太多的愛,因為雖然買賣的人多,可是價格相較透明,大概沒有什麼超額利潤就是,所以我倒是能相信店家說的是真心的建議。

這幾年我對Rolex的定價策略有點失望,個人第一支Rolex是在2009年買進M字頭的116234,那是銀色羅馬數字面的Date Just,當年買的116234公司貨定價約20萬,公司貨大概十六萬,水貨可以便宜個一萬多,考量可以用很久,而且保養費用合理,我覺得這算是不錯的選擇。
後來又忍不住買了一隻二手的半金的Date just,然後我原先計畫在五十歲的中年認同危機時買支黑水鬼來壓驚,可是這幾年Rolex可能賣得太好,而其他表商也卯起來調漲價格,現在隨便一隻黑水鬼都比以前貴了至少三成,新舊不拘,讓我比較難釋懷的是,其實這些表款的調漲並不讓我感到值回票價,不外就是錶徑放大,或者換個表殼材質,甚至是外圈改個陶瓷就大肆調價,我是相當不以為然。
最近又因為保養價格也大幅變高,我已經有點動搖要投進其他表家的懷抱,之前在王永昌那邊我也真的就看起Zentih及IWC這種打磨較為精細的表款,但說實在的,表一定要試帶才準。
光以表本身來說,IWC的葡萄牙面最好看,那個配置真是典雅,不過我看的表款沒有日期,這個就打了折扣,另外就是Zenit跟IWC的錶徑對我來說都大了一些,本身看很讚,但帶起來就沒有那個感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