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ZK wrote:
這我想是沒心也沒力...比起來 左岸鐘表技術比台灣接觸時間是要早一點.
早在清朝時期 西方傳教士將一系列鐘錶工藝傳給宮廷的工匠 雖然做的都是些吊鐘或裝飾性的東西 但是也算當時頂尖的技術.
像慈禧 雍正 光緒帝都有懷錶 也都是御用工匠製作 到現在技術多少有留存一些 接觸時間也早.
鐘錶製作很講求紮實基礎 沒一點底子就想飛是很難的 能做到什麼程度往往就代表實力在哪裡.
要攻高階機械錶 我看有很多東西要從頭來 時間很長不說 花費也絕對不是小數目.
雖然可能有些人對左岸不大認同,
不過至少他們肯花幾十年時間與金錢摸索 做出的成果讓瑞士錶廠也無法忽視 不然就不會打官司了 這點至少是我們所不能及.
但是我覺得這也好,
瑞士一線錶廠的技術等級既然無法被取代 不妨拿出一點真正的實力讓世人讚嘆一下.
一般認為還有至少50年的技術力深藏不露 那想必是相當有看頭 像球型陀飛輪+31日鍊就實在炫到不行
而平面陀飛輪這種對瑞士廠來說一點也不難的東西 就下放給我們這些平(貧)民吧.(恕刪)
清朝...經過幾十年戰亂和文革 真的還有剩下很多技術嗎
就我所知
中國的技術有兩大系統 一個是前蘇聯來的 也就是還沒改革開放前
共產國家 是一定要有鐘錶工業的(不然 人民要帶什麼錶 又不能進口斜惡的資本煮異國家商品

機心是粗胚中的粗胚
特色就是這些錶錶面都有毛主席之類的人像
而這段時間
台灣或香港走私到中國的仿勞 就是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真勞"
之後就是日系機心廠囉
日本人在中國設廠製造
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明珠廠 miyota是也
miyota什麼機心和技術都有
三針一線 動能儲存 兩地時間 月像 簍空雕花 手上鍊 4分之三夾板 三金橋等等 有的沒的
這些機心可在夜市那些機械錶
或者是很便宜的簍空釣花錶款可看到
但這些機心有些還不是明珠廠的
而是山寨版明珠
因為中國是鐘錶零件大國(日系技術貢獻很大)
根本不需要買"正廠組裝"的機心
只需去買相同規格零件來組裝
日系機心不說
連ETA機心都有仿的
比方說7750 2824 6497等
甚至rolex相對應的"副廠"零件都有
如果硬要說 中國的制錶技術
其實 破解+仿製 的成份居大
反正就是 別人怎麼做 就照著做 就是了
而陀飛輪其實也是18世紀的東西 機構不是什麼秘密了 也沒什麼專利可言了
只要找的到零件來兜 因該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