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在台灣買得到 suunto core 這支新登山錶嗎

飛機上有艙壓,高度可能會不準,
耗電~~看使用上的時間吧!!
我大約是7~8個月換一次電池.
Den
日前買了一支Suunto Core,但對於高度既和氣壓表的功能還是有些模糊,我現在是設定在氣壓模式,進入更改氣壓和高度的選單後,為何手錶無法讓我同時更改這兩樣訊息而只能以氣壓為主?

像現在由氣象局資料取得目前海平面氣壓大約為1016 hpa,
我用GARMIN的 60CSX測得的大器壓力也差不多是1016左右
我將氣壓資訊更改後,手錶秀出的海拔高度就一直維持-4m。
可我家是七樓,再如何也不可能是這高度,又我想將高度校正和GPS一樣在大約標高24m左右,氣壓值卻跑掉了。

這現象是正常的嗎?那這樣假如我在登山過程中,我事先知道大氣壓力,卻不知海拔來說,我依氣壓去校正的資訊不就會得到極嚴重錯誤的相對高度?
mi.3 wrote:
日前買了一支Suun...(恕刪)


Core能設定的應該是海平面氣壓,Garmin是絕對氣壓?這兩者並不同你可能要翻翻說明書確定一下,
另外core的氣壓與高度模式取決於你現在需要的是哪個資訊,
當你是登山高度垂直的運動,修正高度後,高度計還挺準確的,
但如果你是用高度計模式卻一直沒垂直移動,高度計會變化是因為大氣壓力改變誤以為高度改變,
所以你設定好海平面氣壓後,沒有垂直移動時可以觀察天氣的變化,
或是你在2樓的高度設好3公尺,當你爬到7樓就會發現高度是準確的,不過在大氣壓力遽變似乎是可能會錯誤,
因此有地圖是很重要的,沒有gps就需要修正高度,
我自己擁有過Suunto Core與X9Mi和Casio的登山表,Suunto非常準,而且Core還可以測潛水深度
moju wrote:
Core能設定的應該...(恕刪)


原來是這樣!

可是我還有個疑問,一般來說,既使我們有登山用的地圖,但常常地圖上只有在山頂上才有標高,只有少部分登山口有標高,往往網路上登山口的標高資訊也是GPS所測得的資訊,仍有誤差。五萬分之一的地圖等高線細線一條通常是20M.粗的一百M。 假使今天的攀登活動將完全不經過山頭或有海拔標示的登山口,這樣我們出發前能做的好像就是參考氣象站的大氣壓力來先做設定,可這樣一來在爬到有確定高度的地方之前,手錶上頭的高度計幾乎是沒有參考價值的數據,那麼,在到達山頭之前,好像手錶能依賴的只勝指北針。

這樣可能算我對這隻錶的期望過高了,我以為他可以同時校正已知氣壓和高度,沒想只能擇其一。

那這樣說來,是不是我每次要做攀登活動前,一定要先確定好開始的高度才行? 那這隻錶,不就只能應付在以做好規劃的活動前。而無法在任一時後都提供給你一個具有參考價值的數據了......



對了,x9mi的GPS定位有辦法設定座標系統嗎?像台灣一般地圖較準確的都需用虎子山座標系統,那隻我原本想買,只是價錢太......
mi.3 wrote:
原來是這樣!可是我還...(恕刪)



所有可顯示高度的儀器是以氣壓做參考值,所以大部分都是到登山口參考高度時校正吧,
要是沒參考高度校正,在天氣不良時在高度計部份的確可能會有不小誤差,

關於Core校正完7樓高度,切換到顯示氣壓發現海平面氣壓會跑掉,
應該是因為他是根據現在量測到的絕對氣壓推估海平面氣壓(說明書好像有寫?),
所以看哪個準確可得知擇一校正,在天氣良好時校正海平面氣壓上山,高度計應該仍具有參考價值,
而在天氣良好時,我發現Core的氣壓計與氣象局提供的海平面氣壓幾乎一致(包含氣壓趨勢圖),
出發前校正氣壓,知道目前氣壓的趨勢,
到登山口準備垂直登山活動時就可校正高度開始紀錄,一般應該都是這樣,
至於其他詳細使用忘記了,因為我只有嘗鮮測試3天左右就賣出,
而且因為我都是在美國買的,所以是英文說明書,如有記錯的請包含.

x9mi的GPS定位可以設定不同座標系統,因為平時都是唸唸書,騎騎自行車,
除了可顯示移動距離和速度外,其他功能都沒在用,而且戴在我手上覺得有點大,
所以入手第2天賣1萬很快就賣出,也沒多把玩,大致上氣壓與高度跟Core差異不大,
GPS倒是多了不少功能,個人覺得X9i(mi),X10比Core更值得入手,
因為Core跟出很久的Vector差不多.
To mi.3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常常爬山(我覺得沒有),如果你有1:50k的地圖,又有氣壓為基準的高度計(無論casio, sunnto or 牌的),還可以一路都不知道自已的高度的話,那其實這兩樣東西對你也沒啥用。

如果你要求的是絕對高度的話,那這種氣壓為基準的高度計不會是你的選擇,然後我個人覺得相對高度比較有用啦,地圖加基本判位可以校正了,差一點不會差很多啦
fiasco wrote:
To mi.3我不知...(恕刪)


感謝你的回應,我不確定你說的'常'爬山是如何回事,該像攻百岳那樣的瘋狂,或是常參加大縱走行程之類的活動,


我常是自己私約團,且將別人覺得應該要五天就要完成的活動,非要搞個六七天的墮落行程才覺得有爬到山的人。

你說的沒錯,確實光由地圖和一個確定的路徑以及相呼應的地形可以推斷當時所在的地方和大略高度。

但請別忘記了,如此多的山難,也都是山界赫赫有名的老手所發生的,且還不少是迷途的,我不確定你是否有把握絕

不會在大霧裡頭不小心走到獸徑,或是一個不小心就接錯了路,我比較不敢覺得自己是優秀於那些老手的人,每次看

到那些緊急扎營的人所寫的紀錄,對於找路所產生的疑惑和無奈,我更加不敢覺得自己走過多少山!

所以我只是想在意外發生之前,先瞭解這隻手錶可以在哪種合理的情況和認知裡給我哪些資訊。

坦白說,假使今天起了極大的霧,你給我一張二萬五分之一的地圖,和一個絕對準確的高度,但我在懷疑自己是否不

小心接錯到獸徑或是不小心錯過些什麼時,我依舊無法告訴你我所在絕對位置。我只能依照當時的認知和情況及所擁

有的資訊去小心判斷了,我相信自己的判斷,但我仍不敢大言說自己所在的絕對高度與位置。或許你正是高手中的高

手,在一條你未曾走過的山徑中且大霧狀況裡(尤其是溯溪時),你可以隨時一直指在地圖的某個點上所處的位置,

這樣你真該開個定位課程函授大眾,造福人群,我自己確實這方面資訊少的可憐。我爬山遇到如此多前輩(不表示我

爬過很多山喔),也還不曾有人開釋過我這個訣竅。

我只知道,當必須時,而我想依賴我身上的所有器材,我必須先知到這些器材的極限和使用限制,所以來此討教與討

論關於這'手錶'該有的認知而已。更何況我可能只是帶著手錶去晃一晃,卻想突發奇想的想知道一下高度或是海拔氣

壓而已。

另外,關於定位課程,小弟是認真的,還希望你多多指教。有機會希望能跟你一塊爬山學技能與自信。

我一直相信,自信是一種對於所有事物有全盤瞭解和徹底認識自己的能與不能而後所散發出來的味道,

小弟終於在01論壇中找到這樣一位奇才了。

To mi.3
我沒有多強,判位也弱到爆,不過幸運的是我有一群很優秀的朋友可以讓我跟隊,讓我不用擔心太多。就我跟他們爬山的經驗,判位基本只要指北針和地圖就要行了,不過事情往往沒這麼好,當不需要的判位的時候,天氣好,展望優,植披少,要那那顆山頭就有那顆山頭,但真的需要的時候,往往什麼都看不到。高度計通常只是拿來輔助,更多的時候是拿來衡量行進速度是否合理。

山上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沒人敢說自已有100%的把握,天氣好的時候都會走錯路了,何況大霧呢...:P,但我想重要怎麼知道自已走錯路,走錯路後怎麼處理?不過每個人要求都不一樣啦,如果絕對精準高度對你真的很重要,那GPS和準確的地圖可能才是你要的。之前有看過一份台灣山難的整理報告,掛點的第一名是高山症,第二名是墜崖...:P


回歸手錶的問題,當初會買這core是因為覺得casio 的實在太醜了,而且那時候匯率才 1:31 ...:P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