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想請教平價機械表的意義


1. 一山還有一山高

2. 凡事量力而為

3. 別在乎別人的看法

這 3 點不克服, 一生不會快樂

天使專屬 wrote:
我記得我買過第一隻機...(恕刪)


我也有一隻精工五號表,日本機芯大陸製造,
才2000多元.已經帶了五年,未曾洗油,仍現役中
其實我有另一面的疑問???

一隻5~6萬的石英錶,有何意義?為何有人買的下手?

難道是金城武的魅力那麼大...

gcbug wrote:
其實我有另一面的疑問...(恕刪)


有人喜歡漂亮又準.當然,耐用度就少了許多.
近年來石英表標榜要像原子鐘準,
例如Sony GPS錶, casio 及 citizen 的電波錶.
至於瑞士的石英錶我就比較難理解.

gcbug wrote:
其實我有另一面的疑問...(恕刪)


作為我其他手錶的手錶就值得啦(電波錶)
朋友有一些比較好的錶!
光保養的周邊就要一兩萬
像有一支讓錶保持搖動的機器
就還蠻貴的!!
cocopeanut wrote:
我只能說你不是一個真...(恕刪)


我之前也是有買一個平價的機械錶 CYMA

現在也是丟著,保養不是,不保養也不是
我的文章--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42196&last=2302341
我就是買一萬出頭的 SWATCH 機械表
為什麼?
一種感覺罷了

很小的時候的第一隻表,是要手動上發條的表,父親還提醒,不可以轉超過幾圈,不然發條會斷掉。最後真的被我轉壞掉。
後來第二隻表,就是自動上鏈機械表,對於父親把表拿起來晃動上發條,很有記憶。
就是童年時的這些記憶,讓我一直想買機械表。
但是能夠花在買表的預算很有限,加上剛好看到那隻 SWATCH 白色機械表很喜歡,就包回家了。
最早戴電子錶,
可是撐很久換電池的結果,
就是電池漏液把機版弄掛了。

後來1996年到香港順道購買了CYMA機械表,
瑞士製機芯,
當時折合新台幣不到9K,
優點是操作簡單方便,
有日曆(31天)及星期顯示,
有戴就會走,
雖然一個月會快約幾分鐘,
還好操作很簡單,
每個月調時間順便調日期,
拔起旋扭轉幾下就調好了。
就算出國調時差也很好調整。
不用電池,
摔了好幾次還頭好壯壯,
算是好用耐操。
缺點一是白天如果活動量不夠,
晚上又沒戴著,
儲存動能不足,
隔天錶就慢了,
解決方法是出門對一下時鐘,
不然上班怎麼遲到都不曉得。
缺點二是不鏽鋼材質錶帶,
夏天流汗手會過敏,
解決方法是摘下來放褲口袋。

相比之下,
現在常戴的光動能電波表,
準的時候很準,
主要是鈦合金錶帶,
手流汗比較不會過敏,
可能太精密了,
出國手動調時差,
常常調到精度跑掉(電波對時完也不準),
也發生過敲到東西後指針鬆脫,
前前後後送修了5次,
技師說過海關金屬探測機等之類強磁場也會影響精度,
後來怕麻煩出國就改戴機械表,
現在機械表是電波表的備用機。

所以個人很喜歡懶人表,
平價機械表算很適合當懶人表,
如果操壞了比較不會心疼。

看了樓主的文章才知道機械表還有洗油保養這回事。
我覺得 平價機械表也有平價機械表的價值
說的沒錯 一支機幾千塊的石英錶和稍貴一點的機械錶 我還是會選擇機械錶
原因簡單 看得就是爽 就像我買機車或機車只要是電子式儀表一律不考慮XD 就是喜歡看指針
但機械錶最大的問題就是準確度 許多人說什麼機械錶沒個兩三萬就不要買了
我到是很不以為意 我買過三支機械錶 第一支是美國的名家錶(應該是有點忘了)沒什麼名 但當時預算有限看它又雙簍空就買了大概3000多快4000塊左右 帶了一年多也沒出什麼問題 平均一個月大概快一分多鐘
第二支是ALBA的機械錶 價位大約8~9000左右 只能說日本的工藝真是了得 平均一個月誤差都在一分鐘上下
當然隨著時間越來越久誤差會越來越大 但也還在可接受的範圍 但這時間還是比我之前那支好多了
第三支是目前再帶的ORIENT的機械錶 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支破萬的機械錶 大概14000~15000左右
準確度和之前ALBA那支差不多 但多了藍寶石水晶玻璃 一個月誤差也是在一分鐘上下
稍微有點水準的日本機械錶(是指不要說夜市買990那種等級的)我覺得就不錯了
你說貴到嚇死人最準確的陀飛輪誤差也指是比這些機械錶少個10~20秒左右 不過是真的超漂亮
洗個油保養一下大概也才500快左右吧 3.4年做一次不會太傷吧??
以上是個人淺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