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各位先進,請參考這樣的錶,有何看法呢?

net086 wrote:
感謝先進指教...(恕刪)



聽起來是很不錯的加工技術
是否有考慮以類似的技術, 開發其他產品?
因為我想這種錶還是會有一定的市場的, 不過大概僅限於一般的銀樓通路, 而這個通路
能銷售的量, 是否足以支撐整個business?
這我就不清楚了, 相信樓主應該有評估過了.
畢竟這種產品, 尚不足以在高級表款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但是卻因有一定量的黃金,
而必須以高價販售.
以出現在版上的朋友來說, 同樣價位, 選擇買 Rolex Daytona 的人應該會比較多
如果是以保值功能來購買, 又會碰上流通性的問題. 基本上就是哪裡買的, 就只能回去
原來的地方回收了
畢竟能打造成手錶的"純金", 純度都會受到質疑,
也許999或是號稱"24K"金還有機會達到某個硬度. 但是9999的純金, 不管如何加工, 也
是硬不起來
有些品牌的金錶, 成色是被認可的, 甚至會有特殊的成色印記在上面
有些品牌的金錶, 並不是以高純度當賣點, 而是以色澤, 耐用度, 為賣點. 像是 Rolex
的18k金,
別人的18K金大部分是金銅(當然可能還有銀, 或其它金屬)的合金, Rolex 卻是金與白
金(Pt) 的合金
白金(Pt)的熔點遠高於黃金, 樓主所認識的加工廠, 應該可以告訴你這個難度有多少
但是Rolex卻也號稱, 不會因為氯氣腐蝕, 造成色澤改變
鐘錶使用的K金,從最早的9K,10K,12K,14K,到現在常用的18K,冶金技術的進步是一個重點,18K金以上的成色,鑄造看似不難,但是要維持一定的強度,耐久度,硬度,合金的成分是各家廠商的機密
通常,18K黃金,內含鈀金,銀,銅
18K玫瑰金,銅的比例更高,減少銀的量,再添一點點鉑金Pt
18K白金,銅減少,鈀金增多,鉑金也增多,外表可能會在電鍍一層白金系的金屬如銠
不同金屬的熔點落差很大,比例只要差一點點,顏色也會落差,要把多種金屬混合冶煉,
達到廠方希望的顏色,光澤和硬度,都是know how.....
即使是勞力士,不同批的K金,顏色也會有落差,不過這幾年比較穩定了.....
至於純金打造鐘表.....我想,鐘表買的是品牌,是機芯,是設計....
要純金買金條就好了,轉手變現更容易,價值更高....
net086 wrote:
感謝先進指教!我轉述...(恕刪)


雖然廠商有針對這問題詳加解釋....
但是很抱歉
我對於廠商的說法還是相當存疑....


假設如果真的有廠商所說的那種....突破性技術....
那麼
他的工法跟原創性.....就可以爲廠商創造出難以想像的利潤....
也早就讓這廠商聲名大噪.....

如果再跟知名3P+1R錶商....或卡蒂亞、替芬妮.....等等珠寶商合作...
那產生的價值應該會比自己生產一個默默無名的手錶來的高很多.......

這種邏輯不難推斷.....
我常常在說...別去相信所謂的祖傳秘方....祖傳藥方....
如果這些私人的技術或經驗有效果有療效
那麼他們的名聲利潤....早早就大大超越所謂的.....威而鋼......柔沛了
幹啥還要偷偷摸摸的賣你祖傳藥方.......直接拿去賣給國際大藥廠
那他們吃喝玩樂十輩子也享用不完了.......
更何況還可以造福人群.....何樂而不為.......你說是嗎.....




所以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成分居多....
我不是很相信這錶廠所說的話......



小瓜呆7770 wrote:
所以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成分居多....
我不是很相信這錶廠所說的話......


+1

net086 wrote:
感謝先進指教!我轉述...(恕刪)


你轉述的這些技術事實上頂級錶廠如PP早已經是這樣做了, 感覺起來你所謂的原廠不過是把別人的工序說成是自己發明的一樣
本人於01網站分享之錶款, 若無另載明出處, 皆為本人個人所擁有之錶款. 既非欲出售之商品, 也非他人委託購買之商品

net086 wrote:
請教各位先進,是否看...(恕刪)


全金色.....我肯定是沒興趣的
金錶至少要像我頭像這種....才有其價值
最近金價大跌不知道跟你們買這錶有沒有差
小弟覺得這錶很老氣,更像夜市買到的,戴在手上除非是開名車出人,不然旁人眼光一定是……
光是錶盤上寫
"pure gold and diamond"

我就軟掉沒有興趣
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

你不如請我,幫你設計的又年輕又帥氣,
那天可能會跟bell and ross 或 Uboat那樣小紅一下還比較好 hahaha


你目前這design是300%紅不起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